【医经钩考】漫谈中医“十二官”:引子
金栋按:《素问·灵兰秘典论》对十二藏的论述:“脾胃者,仓廪之官”,是否传写之误,还是另有原因?疑问如下:
(1)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仓廪就是仓库,即“传化物”的机构。脾为藏,主运化,与此功能不符。
(2)十二藏中,其他十藏,都分别封了官,甚至心与心包都不例外,却唯独把脾胃合在一起,与文例不符。
唐·孙思邈《千金方》里脾为“谏议之官”,且其他各官都与《素问》不同,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上述问题,漫谈如下。
《素问·灵兰秘典论》黄帝首问“愿闻十二脏之相使”,岐伯末答“凡此十二官者”,将十二脏亦称十二官。通篇之义,“官”本是“脏”之变文,即脏腑器官之官。而对“官”之解释,历代《素问》注家有指官僚、官宦、官职之官称者,如森立之《素问考注》说:“心君,肾小君,肝武官,肺文官,脾货谷官,国家之官僚悉焉。”这是为何?乃源于中医比类取象之方法。以古代封建社会的官职名称比类(喻)脏腑的功能。
十二脏之官职,是如何比喻的呢?
《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据上可见,六脏六腑十二个脏腑器官,实际只有十一个官称,因将脾胃合在一起论述。宋臣林亿等《新校正》说:“详此乃十一官,脾胃二藏共一官故也。”不知何故少了一个?
从上面十一个官称来说 ,是否皆是真正之官职呢?君主、相傅、将军、中正、臣使、州都等,在历代官职中可以找到确切答案。仓廪、作强,变通一点的话,勉强可以说是一个官职,而传道、受盛、决渎则非官职也。
《千金方》为何未记载《灵兰秘典论》十二官职呢?
今本《黄帝内经》是中医四部经典之一,《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十二官称,成为中医理论正统权威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然若读读六朝、隋唐时期之医学典籍,则会发现“五脏六腑”尚有其他的官职称谓,同道又会怎么想,是否能接受非正统、非权威的说法?
孙思邈《千金方·卷一序例·大医习业第一》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侯、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如此乃得为大医。”
从上看出,孙思邈熟读《素问》,《灵兰秘典论》(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十二官职胸中了然。但在其著作《千金方·卷十一至卷二十》所载“肝脏、胆腑、心脏、小肠腑、脾脏、胃腑、肺脏、大肠腑、肾脏、膀胱腑、三焦脉论”中,皆有“论曰”二字,其所“论”者,既有《黄帝针经》(《灵枢·本神》)者,亦有《中藏经》者,还有其它医籍者,但未见《素问·灵兰秘典论》十二官之内容。因五脏六腑之官称并未沿袭抄录《灵兰秘典论》者。而在《千金方·卷二十九·针灸上·五藏六府变化傍通诀第四》则归纳说:“五藏官:后宫列女,帝王,上将军又为郎官,大尚书又为上将军,谏议大夫。六腑官:水曹掾,监仓吏,将军决曹吏,监仓掾,内啬吏。”这说明孙思邈并不认同《素问》经典权威之说而采纳了当时流传之别本,而是另有所本(疑扁鹊学派之传本,亦或未见到《素问》全元起注本),并且六腑官实际只有五腑官称,没有三焦。
《千金方·卷二十九》五脏官职之排列顺序是按《尚书·洪范》篇所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五行生数排列,即肾者后宫列女,心者帝王,肝者上将军又为郎官,肺者大尚书又为上将军,脾者谏议大夫。
五脏配五腑,具体官称之顺序是膀胱者水曹掾,小肠者监仓吏,胆者将军决曹吏,大肠者监仓掾,胃者内啬吏。
然隋·萧吉《五行大义·第十四论杂配·四者论配藏府》时却尊《素问》之官称,说:“《素问》云:‘肝者,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心者,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其不同于《素问》者,只载录了五脏之官称,将“脾胃”提炼为“脾”者,以应五行之说,亦或系传抄致讹漏掉了“胃”?其顺序亦作了调整,即适合于五行之相生序。不知孙思邈“博取群经,勤求古训”,是否见过《五行大义》?
那么,《灵兰秘典论》之官与《千金方》之官,哪个官称更合适?为中医者,除了熟知正统权威经典之论,是否尚须知道其他之说?有学者说,《内经》有文化之美,实则中医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史、子、集无所不有。
又,据鄙人考证,《千金方》之官称,系扁鹊学派之传承,《灵兰秘典论》之官称,乃黄帝学派之所为。
1、漫谈中医“十二官”——心脏:君主与帝王
金栋按:《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然而孙思邈《千金方·卷十三·心脏脉论第一》则云:“论曰:心主神。神者,五脏专精之本也。为帝王,监领四方……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所以任物谓之心。神者,心之藏也。”即心者,“帝王”之尊称!
孙思邈见过《素问》,为什么在脏腑官职称谓中没有采纳《灵兰秘典论》的“君主之官”,而是沿袭抄录了“帝王”之称?或孙思邈并不认同“君主”之说?说孙思邈并不认同经典之说而采纳了当时流传之传抄本,而是另有所本(疑扁鹊学派之传本),是否如此?请看
①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明堂五脏论》云:“心为帝王,监领四方。”
②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张仲景五脏论·甲本》云:“心为帝王。”
③三卷本《中藏经·卷上·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云:“心者,五脏之尊号,帝王之称也。”
④《千金方·卷十三·心脏脉论第一》云:心主神“为帝王,监领四方”。
由以上看是否一脉相承?是否别有所本?否则孙思邈是不会记载“论曰”的。
据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敦煌医学文献》系六朝末叶之产物,其抄录年代应在唐代初期七世纪。
而《中藏经》的成书年代,清·孙星衍说《中藏经》“此书文义古奥,似是六朝人所撰,非后世所能假托。”(《重校华氏中藏经序》)而湖南中医学院《中藏经》整理研究课题组,经过三年的深入研究,对此书之真伪考证结论是:“其祖本可能为华佗所撰,至少可认为存有华佗遗作片断;其书经过后人整理、增附,且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今之传本所据者,大约成书于六朝之时,始传于世之际,即北宋末、南宋初,又再次有所增附,遂成是书。”(张年顺主编《中医综合类名著集成·华氏中藏经·点校说明》)据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中藏经》属扁鹊学派之医籍,华佗系扁鹊学派之弟子。
对于“心者,君主之官”之考,日人·丹波元简《素问识》云:“简按:《灵·邪客》篇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精神之所舍。’《荀子·解蔽》篇云:‘心者,形之君也,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淮南子》云:‘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气。’《五行大义》引本经,作‘主守之官’,云:‘心为主守之官,神明出者。火者,南方阳;光晖,人君之象。神为身之君,如君南向以治。《易》以离为火,居太阳之位,人君之象。人之运动,情性之作,莫不由心,故为主守之官,神明所出也。’《说文》:‘官,吏事君也。’《玉篇》:‘官,宦也。’”
由上可见,《灵兰秘典论》“君主之官”取材于先秦《荀子》及西汉初《淮南子》,成编于曹魏以后从而跻身于经典之列,成为正统权威说法,一直流传至今。然历代医学典籍中尚有心为“帝王”之称,虽未跻身于四大医学经典之行列,可列入了唐代以前中医十四部医学经典之中。如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钱超尘序》云:“医学之经典,犹如学者之四书五经,地位尊崇,不可替代。在中医典籍中,能被尊为‘经典’者,除清季《温病条辨》外,皆在唐以前。《灵枢》《素问》《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针灸甲乙经》《中藏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十四部经典之作,奠定了中国传统医药学基础,构建了中医学的框架,交相辉映,绵亘千古。这十四部重要著作,犹如布帛菽粟,不可须臾或离,在中医学传承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是否亦甚为合理?这是因为君主与帝王基本等同,而小有区别。有功德而据天下者可称帝王,君主既可以是帝王,亦可以是诸侯、卿、大夫等。如
①班固《白虎通·卷二·号》:“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礼记·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
②《汉语大字典·巾部》:“帝:①君主;皇帝。《尔雅·释诂上》:‘帝,君也。’《说文·上部》:‘帝,王天下之号也。’”
③《辞源·巾部》:“帝:㈡君主的称号,皇帝。如三皇五帝。《左传·僖》二五年:‘今之王,古之帝也。’”
④沈起炜、徐光烈《简明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帝:战国以前专指天帝,战国时始以指人间君主,秦以后为‘皇帝’简称。……商、周天子称王不称帝。公元前288年,齐湣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当时列国均以称王,欲寻一更尊于王之称号,乃借天神之名,用为人君之号。《史记》以《五帝本纪》为首篇,所载帝号,实系后人所加。秦始皇以皇帝为君主称号,帝遂为皇帝简称。”
帝王者,一切政令之所出,高级指挥中心,犹如人体之心脏。因“心主神。神者,五脏专精之本也,为帝王”(《千金方·卷十三·心脏脉论第一》),与“神明出焉”虽名称不同,但比喻之意义相同。
附:部分参考书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