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主席深爱他的母亲。相比之下,却不太喜欢他的父亲毛顺生,这是他接受著名记者斯诺采访时亲口说过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回顾毛主席的成长历程,我想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父亲脾气暴躁,不会表达父爱,让毛主席很难亲近。
毛主席的父亲是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不会表达对孩子的爱,也极少跟跟孩子亲近,只有严厉的管教和批评。毛主席很小就开始干农活,但是只要稍有“偷懒怠工”,就会挨父亲的打骂,毛主席后来回忆说父亲“是一个严厉的监工”,经常打他和弟弟,这样脾气暴躁的父亲,自然不讨儿子的喜欢,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第二,父亲专制思想严重,激发了毛主席的逆反心理。
毛主席的父亲是典型的“大家长”作风,在家里说一不二。毛主席从小喜欢读书,一看书就入迷,父亲最看不惯这一点,认为儿子读书耽误了农活,经常为此训斥毛主席,甚至在别人面前羞辱他,说他“懒而无用”,嘲笑他的求知欲。
我们知道毛主席是很有性格的人,小时候只能忍耐,到了青春期就开始逆反,经常和父亲争吵不休,斗智斗勇。
第三,父亲的商人思想,让毛主席觉得是剥削阶级。
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一开始种地,后来又经商,赚了不少钱,还雇佣了长工。毛主席的堂叔毛菊生靠7亩水田勉强度日,家境贫苦,毛主席和母亲都很同情他,经常接济这位穷亲戚,可父亲却在对方最困难的时候“趁火打劫”,低价买下水田。
毛主席和母亲得知后极力反对,父亲却觉得天经地义。这些举动让毛主席认为父亲只顾自己发财,不顾兄弟情份,成了压榨别人的“剥削阶级”,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第四,父亲不重视读书,不支持毛主席的人生选择。
毛主席的父亲读过两年私塾,会打算盘、记账,所以他希望毛主席跟他学这些技能,将来继承家业,可是毛主席志不在此,他想要出去读书,见识外面的世界,父亲坚决反对。
但是毛主席下定决心,毅然离家出走去湘乡求学,还给父亲留下了那首著名的“明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由于上述四个原因,毛主席打心底对父亲喜欢不上来,父子俩的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但是毛主席并不痛恨父亲,随着年龄增长,他越来越理解父亲,而父亲执着、倔强的性格,坚韧、担当的精神,也对毛主席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造就了伟人独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