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朱德孙子被处决,康克清警告其他孙辈:你们爷爷可有话在先

红色风云录 2024-09-25 09:35:50

“刘师傅,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的孙子犯了罪,昨天给枪毙了。”

1983年9月的一个早上,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外出参加活动,途中平静地对司机说道。司机刘师傅对于朱德孙子朱国华的事情有些耳闻,如今从康克清口中得到证实,又想起社会上的一些传言,便谨慎地问了一句:

“听其他司机们说,您在判决书上签过字?”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还用签字吗?”康克清有些激动地说道。

自从朱国华被捕之后,社会上的风言风语就开始不断涌现,有说康克清去天津了解过情况,想给孙子减刑,有些却说朱家的子孙都不是康克清所生,她根本没有感情。

对于这些流言,康克清从未有过理睬。在她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做好朱国华母亲的思想工作,让她能够认清现实,从中吸取教训。

朱国华的母亲赵力平出生于河北定县,父亲、兄长很早便投身革命。1944年,18岁的赵力平来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没过多久就接到教导员通知,让她去大队部一趟。

赵力平到了队部以后,发现有几个人在里面坐着,其中有个陌生的男同志不住地看自己,但赵力平没有搭理。第二天,教导员找到赵力平,问上次看的那人怎么样,赵力平才明白组织上只要给自己介绍对象,而且还是朱德总司令的儿子朱琦。

“不行,不行,我才多大呀,太小了。”赵力平当场拒绝道。其实这只不过是赵力平拒绝的原因之一,赵力平心中还有一层顾虑,就是朱德总司令“官太大”,如果嫁到这样的家庭,恐怕不自由。

几个月之后,组织上将赵力平和朱琦调到了一起工作。尽管两人每天见面,但赵力平对朱琦的态度仍旧是回避、躲闪,甚至朱琦主动邀请她去自己家做客,见一见朱德和康克清,赵力平都没有答应。

其实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赵力平对朱琦的印象还不错,为人比较热情,待人也很客气,只是朱琦的家世不得不让赵力平有所顾忌。

康克清认准了赵力平的人品,在得知赵力平的顾虑之后,同样出身普通的她很能理解赵力平的心情,便托李贞、贺龙帮忙做做赵力平的工作。

那一段时间,李贞和贺龙没事就找赵力平散步聊天,旁敲侧击询问她对朱琦的态度,赵力平也开始逐渐放下对朱琦家世的芥蒂。直到120师进张家口之前,贺龙来了一个当场“逼婚”,给赵力平和朱琦写了条子,让他们马上结婚。

1946年3月,赵力平和朱琦结婚,贺龙亲自主持了婚礼,远在延安的朱德夫妇,终于盼来了儿子新婚的喜讯。结婚以后,赵力平跟随部队辗转来到河北,还没来得及见公公婆婆一面,就加入工作团下基层搞土改去了。

直到1948年8月,赵力平才在西柏坡见到了公公婆婆。初次见面,朱德穿了一件褪色的旧军装,满脸挂着慈祥的笑容,丝毫没有官架子,让赵力平的心里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由于工作需要,朱琦被调去石家庄铁路局,朱德得知此事后,叮嘱儿子不要一去就搞管理,要从头开始学起。按照父亲的嘱咐,朱琦从最基层的司炉开始干起,逐渐认识和了解铁路工作,还学会了开火车。

1951年赵力平生下了一个男孩,在朱德夫妇的催促下,赵力平夫妇带着孩子回到了北京。也许是因为自己没有生过孩子,康克清将自己的那份母爱全都倾注到了孙辈身上,每天下班一回家,必定先去看孙子,还亲自给孙子洗澡、换衣服,告诉赵力平如何带孩子。

赵力平带着孩子回到天津后,朱德夫妇反复写信,要替他们带孩子。赵力平拗不过老人,将10个月的大儿子送到了北京。一年以后,赵力平生下了第二个孩子,结果刚满8个月,就在朱德夫妇的要求下,又送到了中南海。

几年之后,朱德女儿的孩子也被陆续送到了中南海朱德夫妇身边。朱德要求儿子、女儿离开自己身边,在外独立自主,却将孙辈全都接到了自己身边,只为让儿子和女儿一家无牵无挂地全力投入工作。

随着孙辈们逐渐长大,朱德夫妇对于孙辈的关心转为人格和政治上的培养的锻炼。大外孙初中毕业后,朱德建议他到黑龙江务农,在朱德的鼓励下,大外孙克服了怕苦怕累的思想,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个外孙被分配到工厂工作,朱德连声称赞:

“当工人好,就是要当工人农民,不要想当‘官’。”

1974年朱琦病逝后,有关部门考虑到朱德身边应该有人照顾,便决定将孙子朱全华调回北京。朱全华一进家门,朱德就问是出差还是开会,朱全华不敢说实话,便说自己是临时调回北京帮忙。

两个月之后,朱全华又去看望爷爷。朱德猜出了其中的名堂,直截了当问他是不是调回了北京。朱全华见瞒不住,只好红着脸说出了实话,还说是组织上考虑到方便照顾爷爷。

“我要的是革命接班人,不是孝子贤孙。”朱德一听便不高兴地说道:“哪里来的,就该回哪里去。”

过了几天,朱德把朱全华的部队领导请到家里,请领导将孙子调到基层去锻炼,不要留在大机关。部队领导被朱德说服,将朱全华调到了基层连队工作,朱德听说后很是高兴,连春节都没留朱全华在家,就让他赶快去部队报到。

既然朱德夫妇如此重视孙辈的教育,朱国华又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呢?

1980年,朱德的小孙子朱国华毕业后,顶替父亲进入天津铁路局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朱国华要求进步,工作积极,但随着他身份被大家所熟知后,领导对他的管理开始放松,只有照顾没有管教,朱国华的思想也开始走下坡路。

渐渐地,朱国华的身边聚集了一批干部子弟,他们以帮人调动工作为由头,结识了不少的女孩子,甚至和她们发生了关系。

1983年,随着邓小平一声令下,“严打”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朱国华和一批军队干部子弟悉数归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快,法院通报了朱国华的罪行,宣布朱国华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一个星期之后,朱国华被押上了刑场,一声枪响过后,朱国华在枪声中重重倒下。后来,康克清在饭桌上对其他孙辈发了火:

“你们出了问题,就是在折腾爷爷!爷爷有话在先,你们如果不争气,做了违法的事,我就登报声明和你们断绝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凡.儿媳赵力平眼中的朱德总司令[J].党史博采,2003,(05):4-8.

[2]赵力平,周海滨.朱德儿媳赵力平:悲欣家事[J].中外文摘,2012,(第13期).

[3]朱和平著. 我的爷爷朱德 最从平淡见英雄.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01.

[4]龙在宇.“爷爷始终明白党的规矩”——专访朱德之孙朱和平少将[J].廉政瞭望(上半月),2016,(11):22-24.

[5]朱舒坤.朱德的“五心”家规[J].福建党史月刊,2016,(06):24-26.

1 阅读:1006

红色风云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