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李德生主动请辞副主席,毛主席托人带话:你是惹不起他们的

红色风云录 2024-09-27 20:19:21

“我看现在的候选人里面,有老的,有青的,就是没有中的……”听完周总理的汇报之后,毛主席伸出手指,将副主席的人选盘点了一遍,然后提出副主席也应该采用老、中、青三结合的方式。

关于“老中青”三结合的想法,毛主席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思考。当时党内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毛主席就提出要处理好新老干部、外地干部与本地干部、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的关系。

到了晚年,毛主席在考虑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组成时,除了人选的基本条件外,还加上了年龄、基层历练等因素。1970年,毛主席在山东视察期间,专门提到完全搞青年班子不好,还是要“老中青”三结合。

“我的意见,这个‘中’就在军队里面选。”随后,毛主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周总理当即提出将李德生列入副主席候选人,一是李德生来自军队,二是李德生此时只有57岁,符合“中”的标准。

毛主席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因为早在5年前,毛主席已经开始酝酿让李德生进入中央工作。

李德生14岁参加革命,但在1968年以前,毛主席并不认识李德生。十年政治风暴开始前,李德生率领十二军驻守苏北。1967年,随着安徽形势变得严峻,中央决定派李德生率领十二军进驻安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由于李德生身先士卒,又实事求是,安徽的局面很快稳定。安徽省革委会成立后,李德生出任革委会主任,后又当选安徽省第一书记。

1968年,李德生作为安徽省负责人,列席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当周总理宣布分组名单,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忽然开口问道:“哪个是李德生?”

“德生同志,请你站起来。”周总理朝着李德生招了招手。毛主席仔细打量了一番李德生,询问了一些他的个人情况,尤其问了李德生的年纪。当毛主席问李德生是如何稳定安徽局势时,李德生想了一下说了六个字:

“就是大造舆论!”

大家都在等待李德生继续往下说,结果李德生说完之后就站在那里,会场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忽然有人笑了一声,打破了这份尴尬,毛主席也笑了,点了点头接过话题:

“是啊,就是要造舆论,不然,我们怎能搞那么多队伍。”

1969年“九大”召开,李德生作为安徽代表进京参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在宣布选举结果的时候,毛主席再一次点了李德生的名:“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应声起立,习惯性地戴好军帽,整理一下风纪扣,然后立正敬礼。周总理笑着摆了摆手:“德生同志,请你把军帽摘下来。”

“你今年多大年纪?”毛主席看着李德生一头浓密乌黑的寸发,红光满面精神饱满,不禁再次问道。

从这一刻起,李德生注定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

“九大”结束后不久,已经回到安徽的李德生忽然接到周总理亲自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中央已经决定调他进京工作,让他尽快到北京一趟。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李德生进入中央工作后,南京和安徽的职务也没有被免去,身兼党政军数职开始接触各方面的工作。

1973年当选党的副主席之后,李德生成为第一个担任中央副主席的开国将军,政治生涯达到了顶点,却也变成了某些人通往最高权力道路上的一道屏障。尽管李德生对某些人一直是“敬而远之”,但很多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在叶剑英的支持下,李德生取消了八一电影厂的革委会,将过去被“打倒”的老干部找了回来,恢复党委负责制。如此一来,彻底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同年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仅仅在北京工作了四个月的李德生,被调动到沈阳军区工作。由于李德生是北京军区司令员,又是中央副主席,因此毛主席首先征询了他的意见。

“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李德生坚决回答道。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李德生到了沈阳之后,就出发各地开始勘察地形,了解部队的情况。东北占据重要的战略位置,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依托于这些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再加上东北物产丰富,群众觉悟高,是打人民战争的好战场。

站在中苏边防线上,李德生看到了苏军的高架哨所,还有苏军的飞机、装甲车经常在边防线上故意炫耀。反观我们的边防设施,守备部队大多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房。

然而,李德生改进沈阳军区的想法还没有落实,政治形势再度变得严峻起来。尽管李德生已经远离北京,但仍旧没能逃过受冲击的命运。

1974年8月,各大军区负责同志齐聚京西宾馆,李德生成了批判的重点对象,而且是“重点中的重点”。针对列出了十几个“问题”,李德生被要求表态,但为了不让某些人从自己身上找到“突破口”,波及到周总理和叶帅,李德生只有缄口不言,不给某些人任何口实。

每天晚上回到房间,李德生都久久不能入睡,他没想到眼下的党内斗争会如此残酷和无情。经过反复思考衡量,李德生决定辞去所担负的所有中央职务,毛主席看过李德生的辞职信,批示同意辞去副主席和政治局常委,保留政治局委员职务。

不久,纪登奎登门找到李德生,转达了毛主席的意思,并且特意转告毛主席的话:“你是惹不起他们的。”简简单单“惹不起”三个字,让李德生意识到斗争的艰巨。

尽管李德生已经主动辞去了中央职务,但回到沈阳之后,李德生的发言权却越来越小,人人避而远之。面对如此处境,李德生经常提醒自己还是要担负起自己军区司令员的职责,党委没事他就到机关,机关没事他就下基层,工作少了他就抓紧时间学习。

这一段经历在当时看来的确有些艰难,却给李德生后来抓战备工作、搞部队建设打下了理论基础。

1976年毛主席病逝后,李德生在治丧期间前去看望叶帅。叶帅问李德生,当前形势严峻,是抓组织重要还是抓生产重要。李德生思考片刻谈了自己的想法:“还是先抓组织。”

十年政治风暴结束后,李德生召开军区军级干部会议,学习中央精神。很快,全军区以团为单位,办了500多期学习班,培训骨干4万余人,群众也很快被发动起来。1980年,中央正式发出文件,彻底推翻李德生身上的不实之词,恢复了李德生的名誉。

改革开放之后,李德生连续担任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后又担任中顾委常委。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李德生被授予上将军衔,无疑是对李德生在特殊时期表现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祝庭勋.李德生辞去党中央副主席内幕[J].共产党员,2007,(19):57.

[2]董保存.毛泽东为何、如何选中了李德生[J].党史博览,2011,(12):4-9.

[3]耕晨.李德生的崛起前后[J].炎黄春秋,2016,(08):31-43.

[4]水新营.李德生的三度“意外”任职[J].党史博采(上),2021,(07):48-51+54.

[5]贺全胜.毛泽东干部“老中青”相结合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1,38(05):80-86.

0 阅读:57

红色风云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