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道德經0452: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妍春聊文化 2025-04-13 22:12:33

【前提示】

粗大事啦。氧氣!是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所以氧氣的分子式O₂,氫卻只有一個電子,所以氫分子就是氫原子,所以氫氣的分子式就是H。

可是我今天翻遍了頭條搜索,頭條AI,豆包,deepseek,都是說氫氣的分子式就是是H₂,好神奇啊。

【视频版】

【文字版】

一天一分鐘,一句道德經。今天我繼續給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接下來的一句“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方,空間屬性。器,自由自在的生長與被雕琢打磨規定形狀的器物相對應。音,就是聲音韻律。象,相較“相”就是內在的本質的象徵。所以這裏蔥空間量度,器物形態,運動節律,內在性質四個方面表述道與德的同一性。

也就是說在這四個方面,道與德的屬性,基本上是相同的。

所以,人們對道的認知是不一樣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

【不充说】

道與德的關係,很多人並不重視,有人即使重視了,也拎不清,搞不了。也無非是,道是德的源泉主導,道是因德是果,道是体德是總之類的泛泛之論。

我多次論及道和德的關係。參考我的的《識破天經》以及《新道學大綱》,在這裏僅僅做一些不完整的補充說明。

老子就不用說了。“道生之,德養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云云。道生萬物,德癢萬物,那是不是說,道是媽,德是爹,層層疊疊,道屬陰,德屬陽;道是月亮神崇拜的,道是太陽神崇拜。

據說離老子最近的庄子说“通于天下,德也;行于万物,道也。”可惜,通行,現在基本是一個意思。道行于萬物,萬物是道之器,道之果,道之表現形式。

萬物之道的總和等於道?言語之中的道是道的分身還是分体?那麽,這把德置于何地?很多人認為道存在於萬物中的部分實際上是德。德也是道之器也。

昨天與友道交流,正好也涉及到這個問題。笼统地说,德是道的果,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德还远远没有达到“结果”/成果的时候。万物才是果。德連道的果都做不得了,魯迅說我們村只分兩個時代,一個是坐穩了努力的時代,一個是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我們借用這句話,德既做不得道之器,又做不得道之果,不可不謂之悲慘至極。

德是由道结果的过程。对于人类而言,人类生命体诞生本身就是道的一种成果。但人生之“德”全在于我们一生所作所为,所谓德行。

德是道成果的過程。

道→德→萬物。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德是道在萬物的投射,或者是德是道與萬物之間玄變的過程。

氫氣+氧氣=水

碳酸+氫氧化鈣=碳酸鈣+水

假設,氫氣在氧氣中燃燒可以生成水,這是一條道兒。

顯然,水是結果。

這個化學反應過程,就是德。

這當然都是極為簡單的化學反應過程,再如,光合作用的光化學生物反應過程就更加複雜。再如,中子星與中微子的形成。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引发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

恒星在死亡时還會产生的一种现象,它会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由于中微子几乎不受任何物质的影响,因此它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超新星到达地球,比光速还要快,科学家们通过观测这些中微子来研究超新星爆炸的过程和宇宙的演化。

這個過程就更加複雜,人類目前尚不能完全認知其全過程。老子把所有這些運動變化過程都稱之為玄。

【AI作文】

“大方无隅”意味着真正大的方正没有棱角,它所表达的是一种超越常规形态的境界,即真正的宏大并非局限于外在的形式和规则,而是在包容和融合中展现出一种无边界、无限制的状态。

“大器免成”,有一种观点认为应是“大器晚成”,意思是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但如果按照“大器免成”来理解,或许是指真正伟大的器物不是刻意造就而成的,而是自然形成或顺应自然规律而成就的。

“大音希声”是说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这不是说没有声音,而是指那些超越了常规听觉感知的、蕴含着深刻内涵和力量的声音,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音韵,它超越了外在的声响表现。

“大象无形”指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它强调的是那些最本质、最宏大的事物并非通过具体的外形来展现,而是超越了外在的形态束缚,以一种无形的、难以捉摸的方式存在和发挥作用。

(每次都重申AI作文不代表本人觀點!)

0 阅读:19
妍春聊文化

妍春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