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行:AI時代的原創作品
美术人王唯行
2025-03-11 09:18:54
文/圖 王唯行
今人掌中皆握一方寸手機,內藏神通廣大的文曲星。但凡胸中有些許念頭,無論是墨字丹青抑或活影戲文,只消對著這手機吩咐幾句,不消半盞茶的辰光,便能化作工工整整的圖樣文字。若說這新奇的戲法兒,倒教人想起幼時臨帖的趣事——那時要謄寫十頁工楷須得熬上整宿,如今卻似有千百個抄書匠藏在手機中代筆。
舊年間的讀書人若要表心跡,總得研墨鋪紙,一字一句細細推敲。而今朝晨見著廊前海棠帶露,午間便能將這般景致化作工筆丹青,且能署上自家名號。若嫌那花瓣顏色太淡,盡可教那手機中的畫工重繪千遍,直教那花枝顫巍巍要伸出屏幕來。
這般情形倒教人想起茶館裡說書先生的老話本:從前學藝講究"三年畫石,五年畫竹",如今滿街都是提筆能繪的秀才。可細想來,文章之事到底在胸中丘壑。譬如老翁欲述城南舊事,雖遣詞造句請了文曲星潤色,可那橋頭賣糖人的吆喝聲、城牆上斑駁的青苔印,終歸是自家心頭記掛的光景。
書畫行當亦是這般道理。昨日見鄰家童子用手機畫了幅會游動的金魚,鱗片泛著七彩光。老畫師見了卻道:"這畫工雖精妙,終不及當年白石老人筆下的蝦須,那三筆兩畫間可藏著半輩子的風雨。"想來這世間的筆墨,終究要看那一點靈犀是借來的火種,還是自家心燈里長明的光。
Ai文生視頻作品
AI文生視頻作品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