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俗语“人不可貌相”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能仅仅用外貌来评判一个人。
这位来自四川的57岁老农,虽然看上去朴实无华,但他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
他曾经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并且屡立殊荣,他家中的墙上甚至还挂着和两位老总的合照!
那么这位英雄的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故事呢?他如今又为何选择隐居在农村呢?
少年入伍,抗美援朝陈仁华来自于四川省万区分水镇,在1951年的时候,年仅21岁的他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报名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一心想要保家卫国的陈仁华训练非常刻苦。
同年,首次上战场的陈仁华就表现得十分出色。他不仅勇当先锋,靠着一把破旧的枪,歼灭了很多敌军,还缴获了敌人的卡宾枪和机枪。
陈仁华直接被领导授予了一次个人的三等功。
这件事大大激励了陈仁华的积极性,他更加勤奋地练习枪法。
次年的8月,陈仁华只身摸向敌人的所在地,成功击杀了几名敌人。
这份勇气与智谋让陈仁华又获得了一次个人二等功,并且成功地加入了共青团。
在1953年夏天的时候,陈仁华积极响应国家“抗美援朝”的号召,强烈要求参与这次战争。
为此,陈仁华在前线一连写下了10封血书,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最后,陈仁华如愿被选中参与这场战争,前往朝鲜担任爆破手一职。
成为立下特等功的英雄当时,敌方的美军和南朝鲜军攻占了洞南山的一处有利地形,将其呈十字架形状包围起来,圈为自己的阵地,并把它称为十字架山。
他们得意洋洋地给这里起名为“模范阵地”,宣称要想攻破他们的领地,简直是痴心妄想。
但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攻破这个地方是必然的。
于是组织上派出了陈仁华所在的连队,作为突击连完成攻破这一艰巨的任务。
陈仁华等人深感责任的重大,一路上都英勇作战,毫不退却。
奈何当时美军的枪支等装备实在太过先进,我军牺牲了很多的同胞。
但是即使困难重重,剩下的士兵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陈仁华先是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敌军,然后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尽量寻找敌军射击的死角,慢慢地向着对方的方向前进。
就这样,凭借着过人的机智和勇敢,陈仁华凭借着一己之力,一下子炸掉了敌军的四个火力点!
这大大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陈仁华想要趁势再炸掉敌人的一个火力点,于是他一咬牙冲了上去。但是由于这次他距离爆炸地太近,陈仁华不幸负伤。炮弹的强大冲击力使得他被弹了出去。
不幸的是,陈仁华受了重伤:手指头被弹片削掉了一根,腿部、脚部负伤,脑部受到了重创,以后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身上其他地方更是有数不清的细小伤口,简直是伤痕累累。
万幸的是,经过医生的抢救,陈仁华的命最终还是保全了下来。
事后,陈仁华的英勇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全军,大家都对他非常敬佩。
正是多亏了陈仁华炸掉敌人五个火力点,他们的前进才能这么顺利,陈仁华功不可没,为这次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陈仁华由于这次出色表现,被授予了特等功的荣誉勋章,这是对英雄的奖赏与赞美!
但令陈仁华感到遗憾的是,由于这次负伤比较严重,病痛可能会永久伴随着他,被评为了三等乙级残,这也意味着他再也上不了战场了。
很快,知道彭老总和贺老总要来亲自接见自己和其他十几位战斗英雄,陈仁华又激动起来,暂时把遗憾放下。
接见那天,陈仁华如愿见到了彭老总和贺老总。他们亲切地和他握了握手,并赞赏他是好样的。
陈仁华激动地和两位老总合了一张影,并请他们给自己签名来勉励自己。
原本,按照计划陈仁华有机会作为67军的军代表得到伟人的接见。
但可惜的是,那段时间他的脑疾正好再次复发,疼痛难忍的陈仁华只好住进了医院,也因此错失了这个机会。
退下战场以后隐居深山不能再上战场的陈仁华决定回到家乡,父母见到多年未归的儿子都是非常激动。
而他的英雄事迹也传遍了整个家乡,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陈仁华本人却很平静。
此后,陈仁华就安心待在老家务农,结婚生子,就这样平淡地过了很多年,成为了一名“隐居英雄”。
听完陈仁华的故事以后,坐在陈仁华对面的两个军史记者久久无言。
他们原本是来四川万区采访英雄事迹的,走到半路上感到有些口渴,正好在此时遇到了一位老农,他们就跟着老农来他家讨口水喝。
老农家很小,只有三十几平米,因此两位记者很快就看到了挂在墙上的一张合照。
这张合照的内容着实把他们俩都吓了一跳:照片上赫然是彭老总、贺老总、和他们眼前这位老农的合影!
在他们的连连追问下,才知道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农,正是他们苦苦寻找了很久的主人公陈仁华。
于是两位记者连忙让陈仁华讲讲当年的抗战故事,陈仁华原本不想多说什么,但是架不住两位记者的一再恳求,只能讲出了这个故事。
看着眼前有些寒酸的住宅和简朴的老农,两位记者问他会不会后悔当年的参战,陈仁华淡然又坚定地表示,他永远都不会后悔,保家卫国是他的使命和职责。
听完以后,两位记者不禁对陈仁华肃然起敬。
是啊,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这些先辈靠着鲜血换来的,正是由于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安宁岁月。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们的付出,永远敬佩他们!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用户10xxx50
向先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