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殉国,她殉情!
1938年武汉四二九空中大捷,我方空军以7架战机为代价,摧毁日机21架。
在血洒长空的英雄当中,一位名叫陈怀民的空军战士,以一敌五与敌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后,爱人悲痛欲绝,竟跳江殉情,成就一段抗日战争中最为凄美的爱情故事!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85年前的四二九空中大捷,半个小时,打掉日机21架,那一天,武汉百万居民都围在江城地面抬头仰望。
这一刻,他们终于不用听着轰鸣声,便东躲西藏,四处找掩体,我国第一批飞行员披甲上阵。
在这场激烈的空中角逐中,我方占据绝对上风,看着日机不断坠落,武汉人民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涌上街头加油呐喊,甚至唱起了《青年航空员之歌》。
作家老舍也目睹了这场激战,他曾写道:敌机被我机打伤,曳着黑烟逃窜,走着走着,一团红光,落了下去,有多么兴奋、痛快呀!
当烈士陈怀民的战机撞向敌方,与其同归于尽时,下方一对观战的父子肃然起敬,“好!有种!”那时的他们尚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弟弟、骨血至亲,正是这场悲壮事件的主角!
4月29日,是日本昭和天皇的生日,也是中国的鬼王节。为了给天皇祝寿,日本侵略者将空袭武汉,当作了贺礼。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其详细计划早已被我军截获。
九天前,一架日本侦察机在湖北上空巡逻时,被我军发现并成功击落,在死去的飞行员身上,战士们搜到了一个笔记本,上面记载着日军将以12架战斗机作掩护,共出动36架轰炸机,空袭武汉,一举消灭驻守武汉的中国空军主力。
为了迷惑日军,4月28日晚间,中苏空军故意弄出很大动静,造成大批飞机撤往南昌方向的假象。
一个多小时后,空军队伍们悄无声息的返回汉口机场。
次日,我军安排19架飞机,再加上苏联志愿军的45架飞机,率先占据有利地形预备来一场瓮中捉鳖。
下午两点半左右,日军大批飞机“乌泱泱”进入武汉上空,我空军先头部队立刻迎敌,“四二九空战”拉开序幕。
陈怀民当天驾驶的是I-152战斗机,作为空军第4大队副队长的僚机,他一马当先飞在最前端,掩护副队长的进攻行动。
这一刻,少年身上熠熠生辉,在他擅长的领域,游刃有余的操作着指挥杆上下翻滚,开战不到5分钟,一架敌机便在猛烈的攻势下,冒着滚滚黑烟坠落。
但不久后,他便被一名有着“红武士”之称的日军飞行员盯上,此人名叫高桥宪一,是日本海军第二航空队的飞行员。
当天他驾驶的是96式舰载战斗机,察觉到我方一名空军的出彩表现,他立刻便被吸引了,率领其余四架飞机将陈怀民紧紧包围。
五架敌机同时将瞄准器对准陈怀民,密集的子弹射来,飞机逃脱无门,油箱被射中起火,导致操纵不灵,向下栽去,陈怀民胸口也被击中,鲜血汩汩流出,子弹也在此时射光了。
按照规定,陈怀民可以跳伞逃生,下方围观的群众一定能及时救助,但他注意到了其中一架敌机上的“红武士”标志,在日本,只有少数几十个战无不胜的士兵,才享有如此声誉。
若是继续放任其作战,必定会对战友们造成更大损失,陈怀民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
“誓死保卫武汉,哪怕只剩一人一机!”对着通话机向战友作了最后的道别。
身负重伤的他便猛拉操纵杆,带着同样“伤痕累累”的飞机,倒扣翻转180度,拖着浓浓黑烟高速撞向敌机。
高桥宪一根本不会想到我军飞行员如此无畏死亡,躲闪不及的他眼睁睁看着两机相撞,在空中燃起两团巨大的火光,最后伴随着两道黑烟,一同扎向长江!
中国空军与敌人同归于尽,武汉城下百万民众仰头观望了此等壮举,义愤填膺者有,感慨万千者有,呐喊助威者有,其中,陈怀民的父亲与弟弟也在为这个不知名战士骄傲着、悲怆着。
受他感染,其余空军战士们火力全开,一个个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国家而战,只为百姓而战,30分钟后,日机撤退,我方损失7架飞机,却也摧毁了21架日机,赢得抗战以来最为辉煌的空战成果。
那天晚上,武汉欢声笑语,陈家却静默一片,陈怀民没有回家,次日,确定性的消息传来,陈家才知道,昨日他们亲眼目睹了儿子的死亡!
陈怀民以一敌五,最后与敌同归于尽的壮举被传扬开来,当地民众自发组织寻找烈士遗骸,上级部门也派了很多船只打捞他的遗体,但始终没有找到。
陈怀民的母亲在听到噩耗后,当场昏厥,醒来后终日以泪洗面,还天天乘着渔船穿梭于江中,希望能找到儿子的尸体,也希望奇迹能发生。
直到一个月后,武汉下游的阳逻地区,一个渔民打鱼时捞到了烈士遗体,原来当时两机相撞后,陈怀民没有放弃求生的机会,立刻跳伞,但降落伞被大火波及,他从3000多米的高空径直坠落长江,身体深深陷入江底泥沙中,在泥土中浸泡了近一个月,后来江水不断的流动,遗体才慢慢漂浮出来。
6月5日,全国各界人士纷纷赶来,悼念为国牺牲的四位英雄空军,周总理亲自献上花圈,上书“报国捐躯,义薄云天”!
那么,陈怀民英雄事迹还有几何?他与未婚妻的爱情故事又经历了怎样的荡气回肠?
“空中英雄”陈怀民事实上,陈怀民家境优渥,于1916年降生在江苏一户军人家庭,父亲陈子祥曾去日本求学,教训过板垣征四郎,也就是后来的侵华总司令,让得了“残耳将军”的名号。
陈怀民爱好习武,在父亲的严苛淬炼下,拥有了强健的体魄,也更加明白爱国热血,报国从军的鸿鹄之志。
1932年,一二八事件爆发,父亲带着两个儿子加入义勇军,当时日军仗着空中优势,在吴淞一带狂轰滥炸,年少的陈怀民不解:日机如此猖狂,为什么我们不发展自己的空军呢?若有,一定第一个报名。
机会很快到来,中央航空学校招收飞行员,陈怀民信心满满的报名,所有测试全部通过,唯独视力没有过关,陈怀民没有气馁,反而更加专心进行眼部训练,最终在一年后,成功进入杭州的飞行院校。
就读期间,一位美国教官还曾夸赞,假以时日,陈怀民必定能成为中国最优秀的飞行员。
1936年毕业之际,他被编入中国空军第五大队,先后参加保卫华北、南京、上海等的战斗。
七七事变后,日军百余架飞机轰炸南京,陈怀民当时在浦口上空警戒,收到命令后前往参战,中途被四架敌机包围,尽管是战场萌新,但他无惧生死,猛烈开火,很快就将一架驱逐机打落。
但他自己也被包围,密集的火力网中,油箱被击中起火,战机急速下降,为了保全为数不多的飞机,在离地面200多米时,他冒着生命危险迫降至一处平地。
最终飞机撞到大树,陈怀民被弹出座舱,鼻梁骨折断,肩部、胸部严重受伤,血肉模糊。
三个月后,他重伤痊愈,上级决定派他到学校当教官,陈怀民果断回绝,他认为现在的空军实力并不强,有经验的飞行员去了后方,对部队是一种损失。
不久后,他再次遇到危急情况,当时他随部队迁往武汉,路上遭遇敌军偷袭,日军共出动38架飞机前来,陈怀民与另外9名飞行员迎战,成功打下敌机12架,而他自己的飞机也在最后被击中,跳伞之后,腿部受伤。
台儿庄战役期间,他驾驶飞机低空侦察,回程途中与日机相遇,一人孤军奋战,撞毁敌机一架,再一次跳伞逃生。
屡次险中求生,陈怀民的抗战意志丝毫没有被削减,反而更加坚定,唯一愧对的便是家人。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空军飞行员有一条隐形规定,必须年满28岁才能成婚,以防殉国后,给另一半带来痛苦,在这样的状况下,每一位飞行员的爱情都被冠以奋不顾身的名头。
1937年与敌激战重伤三月时,陈怀民的母亲便提议,空战作战遭遇不测的几率很大,为了后代可以找个女友先订婚。陈怀民婉拒了母亲的提议。
她不知道的是,陈怀民早已心有所属,奈何以身许国,生死未定,不敢言情。他与女友相识在校园,对方名叫王璐璐,在名校浙大就读,父亲是银行家,她是家中独女。
当时陈怀民前往浙大参加篮球赛,王璐璐是啦啦队员,二人一见钟情,因为战争的不确定性,陈怀民时刻需要随军转移,两人聚少离多。他受伤期间,王璐璐听闻他在长沙医院,便请假去了,到了之后,又发现男友转移到了武汉,便匆匆赶到武汉,细心照顾。
临别之际,陈怀民送给她一件旗袍,叮嘱她若有一天战死,便替自己好好活下去!
而在陈怀民牺牲前一天,他掏出一块银元对母亲讲,这几天随时会处于备战状态,银元给您,想吃什么自己上街买吧。
他走后,母亲买了几个橘子,等着儿子下次回家一起吃,还不准任何人动。
后来,心心念念的儿子没能吃上橘子,老人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
后来,那个青春洋溢的姑娘受到刺激,患上精神分裂症,在某天落日余晖洒满江边之际,穿着心爱人送的旗袍,纵身一跃,跳入滚滚长江!
湛蓝 夏时
值得后人尊敬
用户10xxx42
[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