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顾名思义,肉桂树的嫩枝。桂枝是医圣张仲景用得最多的一味药。像桂枝汤,麻黄汤,桂枝茯苓丸等,很多经典方都有桂枝。桂枝一药,能散能敛、能升能降、能通能补,不管是脏腑气血失调,还是皮肤四肢病变,都能调理,且药性平和、毒副作用不大,临床应用极其广泛,是常用中药中的常用药。
依据《神农本草经》所述桂枝功效主治,考察《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用药特点。桂枝治上气咳喘,主结气以消癥瘕积聚,主喉痹以利咽消肿,利关节以宣痹止痛,补中益气以疗虚损不足。除此之外,还可调和营卫固汗出,温补心阳平惊悸,宣通三焦利水湿。其临床使用及配伍规律值得我们学习发掘。
桂枝是经方常用药物之一,《神农本草经》(《本经》)描述其功效为“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桂枝主咳逆、吐吸以治上气咳喘,多配伍厚朴、苦杏仁、麻黄,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小青龙汤为代表方;主结气以消癥瘕积聚,常配伍桃仁、大黄,如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主喉痹以利咽消肿,多配伍半夏、甘草,代表方如半夏散、半夏汤、麻黄升麻汤;利关节以宣痹止痛,常配伍附子、芍药等,如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新加汤;补中益气以疗虚损不足,多配伍饴糖、甘草、黄芪,如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竹皮大丸。除《本经》所载功效外,仲景运用桂枝经方还有新的发展,如配伍等量白芍以调和营卫固汗出,配伍龙骨、牡蛎以温补心阳平惊悸,配伍茯苓、白术、泽泻以宣通三焦利水湿。以经方分析《本经》中药物的功效,以《本经》推演经方的配伍规律,是解读经典奥秘的不二之法。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首部理、法、方、药兼备的医学著作,不仅开创了方证先河,还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运用六经辨治疾病奠定了基础。深入探讨与还原仲景组方及用药特点,亟需摆脱目前对药物功效的一般认识,回归到当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溯源其组方的实质,领略医圣用药的真谛。《神农本草经》(《本经》)虽托名“神农”所著,实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其所载药物的功效主治,是仲景创制经方的主要参考来源,《伤寒杂病论》的组方特色均源于《本经》对药物性味和功效的总结。现代医家秦高凤等表示,以《本经》为蓝本和线索,还原经方的用药和配伍规律,可总结仲景组方思路。
《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前者共载方113首,用药91味,组方严谨,用药精当。其中,有41方为原方用桂枝,如桂枝汤等;有2方为原方去桂枝,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有3方为方后注加桂枝,如小柴胡汤等。《金匮要略》一书中,桂枝入方共56次,可见仲景运用桂枝可谓至臻至美,出神入化。日本《类聚方广义》谓:“仲景之方凡二百余首,其用桂枝者,殆六十方,其中以桂枝为主药者,垂于三十方。”桂枝的加减及用量变化更是体现了仲景用药的精巧。
1 桂枝品类及性味之辨
《本经》将桂枝分为“牡桂”和“菌桂”两类。“牡桂,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菌桂,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仲景时代无桂枝、肉桂之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桂枝应包括肉桂。桂枝为桂树的干燥嫩枝,肉桂为桂树的干皮及根皮,两者虽同出一体,但功效同中有异。在性味上,桂枝气薄,肉桂味厚;在功效方面,桂枝主上行而发散,可助心阳,肉桂主下行而收敛,能补肾火。此暗含李东垣所谓:“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肉桂也。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肉桂下行而补肾”,及许叔微云:“肉桂厚实,治五脏用之者,取其镇重也;桂枝轻扬,治伤寒用之者,取其发散也”。其二者均具有温营血、散寒凝、辛开温通、振奋气血的作用。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桂枝功效为: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疼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病证。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解表药。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更有中医连药量如何来的前提是药有效都不知道,搞得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药量。在真是人间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