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任命晋国的大夫,魏斯、赵籍、韩虔(读qian)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被作为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也被司马温公,作为《资治通鉴》一书的开篇。可见三家分晋,在司马光眼中的严重性,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
对此,寥寥十四个字,司马光做了大段的论述,从文王序《易》,说到孔子《春秋》,从汤武革命,说到桀纣亡国。总结一句话,就是孔夫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家都要讲规矩。
很显然,司马光在撰写整部《资治通鉴》的时候,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直白一点说,也是站在了既得利益集团立场上。平心而论,单靠孔子所说的“礼”,就能治理好天下吗?小白以为,所谓的规矩,只是治理天下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胜利者,治理天下的一种低成本手段而已。
首先要说,这种手段是必要的;其次要说,这种手段是需要支撑或者前提的,前提是什么呢?那就是实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周天子会任命三位大夫做诸侯吗?显然不会,所以说,实力是必须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石。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实力,可能在一个家庭里面都没有发言权,更何况号令天下呢!
但是,“礼”这种规矩,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的确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实力是必要的,但是使用实力的成本太高,不能长期持续的展示实力,简单来说,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农业国,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的维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军队,处于征战的状态。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强大如美利坚帝国,也被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拖到了入不敷出的境遇,可见战争的可怕。
所以说,规矩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规矩,也是万万不能的。司马温公之所以不谈规矩后面的实力,一方面,是美化或者神圣既得利益集团的统治,同时也是一种“愚民”政策,如果所有的老百姓都认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没有人造反了,这恰恰是建立规矩的目的,也是建立规矩的内在逻辑。
三家分晋正是历史变革的关键阶段,正是实力失衡之后,打破原有规矩的表面平衡,建立新的实力、规矩相统一的新平衡的阶段,司马温公此刻,只强调“礼”的重要性,难免有舍本逐末、颠倒因果之嫌。
小白以为,很多历史上的大道理,也是可以联想应用到现实生活细节中。比如说,规矩和实力的辩证关系,也可以运用到现在的社会,甚至家庭中。举例来说,女权的崛起,首先是女性意识,和女性实力的崛起,其次才是女性公平地位的被认可,才有不断趋于平等的,男女平权概念的共识。当然,小白这里说的是合理的女权,而非所谓“女权”。
再往小了说,一个家庭的和睦,往往也是实力和规矩的平衡,首先无论实力还是规矩,都要有合理的底线,不能偏废,简单来说,即便是夫妻一方独自养家,也不能将对方的家庭权益完全漠视;其次,“实力”相对强的一方,获得规矩规定中,相对好的待遇或名头,也是需要达成共识并理解的。
中国的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黑格尔却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到底孰对孰错,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学习,和实践中来论证吧!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