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或致癌!再爱吃也别贪嘴

半莲谈健康 2024-11-30 08:13:07

小李望着刚进门的父亲李叔,发现他手中提着一条鱼,不禁忧虑地说:“爸,您怎么又买鱼回来了?我之前跟您提到过,过多食用鱼类可能会提升患癌的风险啊。”李叔叔闻言,摸了摸后脑勺,笑容中带着几分尴尬:“哦,小李,这鱼不是买的,是隔壁老王今天钓鱼的收获,他特地送了一条给咱们。我想,家里挺久没吃鱼了,偶尔尝尝应该没事吧。”“但是,那些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小李正想展开说说,却被李叔叔的话语打断。“你太过多虑了,”李叔叔摆手示意,“人活着,如果总是顾虑重重,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而且,这是老王亲手钓的野生鱼,跟那些养殖的可不一样,哪会有什么问题?”小李听后,内心五味杂陈,他既不愿辜负父亲的一片好意,又确实忧虑鱼的安全性,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

事实上,鱼肉长久以来被看作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过,近年来的研究却揭示,特定种类的鱼可能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那么,究竟哪些鱼类被列入了“可能致癌”的范畴呢?

一、经常吃鱼,是“癌症催化剂”还是“心血管保护神”?

先前的研究提示,增加非油炸鱼和金枪鱼的摄入量与恶性黑色素瘤及0期黑色素瘤的风险提升有关联。这一发现迅速引发了公众对于“过量食用鱼类可能导致癌症”的广泛讨论。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虽基于大规模数据,但仅属于前瞻性调查性质,缺乏确凿的科学证据来确立直接的因果关系。它可能揭示了鱼类消费与特定癌症之间的某种联系,却未能证明吃鱼就是致癌的直接原因。此外,“摄入量”这一变量在此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另一方面,《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则表明,适量食用鱼类——每周约250克,能有效降低包括多种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全因死亡风险。具体而言,与每周食用0-3份(每份50克)鱼类相比,每周摄入4-6份鱼类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下降了15%,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了23%;而每周食用7-10份鱼类的人,这两项风险分别减少了8%和13%。不过,当每周鱼类摄入量达到或超过11份时,与死亡风险降低之间的关联则不再显著。

鱼类作为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其蛋白质含量可达15%-22%,且特别富含亮氨酸和赖氨酸,同时还是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EPA)的良好补充。加之其肌纤维细短,相较于畜肉和禽肉更易于消化。综上所述,适量且经常地食用鱼类,对我们的健康而言,益处是明显大于潜在风险的。

二、这几类人不适合吃鱼

1.痛风患者

针对正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必须严格避免摄入所有肉类及高嘌呤食物。由于鱼虾、贝类含有极高的嘌呤,应予以忌口,但可适当选择一些嘌呤含量较低的鱼类食用,例如金枪鱼、青鱼及白鱼等。而对于嘌呤含量较高的鱼类,如三文鱼、带鱼,则应限制食用量。

2.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鱼类富含蛋白质,然而过量摄取会给肝脏和肾脏带来额外的负担。因此,针对那些肝肾功能已遭受严重损害的人群,若确需食用鱼类,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进食。

3.服用某些药物的群体

当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药物作为组胺受体拮抗剂使用时,而鱼虾这类食物因富含氨酸,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组胺。若将这些药物与鱼肉同时食用,会抑制体内组胺的分解过程,造成组胺积累,从而可能引发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

另外,对于那些本身就对鱼虾有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应特别小心食用,以防止再次触发过敏反应。

三、这4种鱼有致癌风险,尽量少吃或不吃

1.淡水鱼生鱼片

食用淡水鱼制成的生鱼片存在较高的寄生虫感染风险,例如,肝吸虫便可能潜藏于此类生鱼片中。若不幸感染,该寄生虫会在肝脏的胆小管内寄生,对肝脏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且在疾病后期,还有可能发展为癌症。

2.过度烤/煎炸的鱼

在鱼肉经历高温熏制或油炸的过程中,会生成众多的氧化及聚合反应产物,其中包含多环芳烃、苯并芘等已知的一类致癌物质。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会提升个体患上胃癌和肠癌的风险。

3.腌制的咸鱼

在咸鱼的腌制流程中,会生成大量的亚硝酸盐。值得注意的是,亚硝酸盐本身并不具备直接致癌性,然而,一旦它被摄入胃部,就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亚硝胺。亚硝胺已被明确归类为致癌物质,能够提升罹患食管癌、肝癌及胃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4.甲醛鱼

甲醛具有保鲜、增强色泽及防腐的功效,然而,部分商家为非法延长鱼类的保存期限,会擅自添加甲醛。人体接触甲醛后,易诱发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在日常选购鱼类时,务必仔细观察,如若发现鱼肉呈现出不自然的苍白与肥大、散发出异常气味,或是质地脆弱易碎,那么这些鱼很可能被添加了甲醛,应避免购买。

0 阅读:261

半莲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