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诊疗的未来是什么样(2)

晋瑞谈健康 2025-01-03 20:25:05

规范

说到了肿瘤疾病诊疗的规范化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肿瘤患者就诊观念的转变。在很久以前,很多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时侯,总是喜欢找一些所谓的“老医生”“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这样的情况和现象,在目前的肿瘤疾病诊疗过程中也是越来越少见了。

近30年来,特别是近20年以来,临床肿瘤学的诊疗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经验医学诊疗模式向着循证医学诊疗模式发生了转变。在肿瘤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各种医疗行为、方法、手段和治疗评价,都是在大量、科学、严谨、规范的临床实验和研究中获得的,这些通过循证医学证据所获得的相关的结果、结论,再反过来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诊治,自然使得疾病的治疗更加规范、统一,抗肿瘤的治疗疗效自然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循证医学诊疗模式的开展,并不是一味的教条主义、死磕书本,循证医学模式的开展,刚好是对各种地域、种族、疾病类型、分期、分级、治疗模式的综合考虑,甚至是可以考虑到治疗药物、手段的疗效、不良反应、价格、可及性等诸多因素,这样的诊疗模式的推广,刚好也会弥补我国因为幅员辽阔、贫富差异、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所带来的诊疗差异。规范一致的诊疗模式,为国人的肿瘤诊疗水平相对一致性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微创

不知道从什么时侯开始,各种影视作品中描写医务人员的辛苦已经较少使用长时间的手术操作为素材了。在更多的有关表现医务人员工作的场面上,则会展示出各种腹腔镜、胸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等微创手术操作技术。此外,患者和家属对于医生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价,已经从以往大家常说的“刀口长得真好”向着“手术切口怎么看不出来”转变。

其实,就是这些在我们眼前发生的改变,主要都是缘自于肿瘤治疗中的微创技术。近些年来,随着肿瘤学及其相关专业在基础研究、临床协作研究上的迅猛发展,这样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于肿瘤疾病的认识更加接近于他的本质,随之而来的恶性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水平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样的飞跃也使得临床肿瘤治疗水平、模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肿瘤患者在实施整体治疗的过程中,其疗效的提高得益于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和有机的结合。肿瘤的治疗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那些各种单一的治疗手段,或者是被无限度扩大的手术治疗模式都被临床应用中逐渐弱化。

这样最为典型的实例就是乳腺癌的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手术治疗的模式,从一百多年前,不断扩大的、大范围的“扩大根治术”,逐渐转变到如今手术范围极小的“保乳性手术”,甚至于实施同步的“保乳手术加乳房修复重建治疗”。尽管这样的手术切除范围明显缩小了,但是,结合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非手术以外的各种其他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却是获得了显著性的提高。这些貌似缩小了的微创手术切除措施,并没有降低治疗的疗效,但是,这样的微创治疗却是真切的给肿瘤临床治疗过程中带来了较低的不良反应和较少的并发症。

1 阅读:435
晋瑞谈健康

晋瑞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