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 刘忠华,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2. 王志伟, 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中国高血压杂志》, 2019.
3. 张强,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心脏杂志》, 2021.
阿司匹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万能药,化学名叫做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常经典的药物。最初的用法就是解热镇痛药,后来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被广泛的用于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特别适用于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然而,现实生活中,有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时还是出现了脑出血的意外,这其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49岁的山西男子孟斌是一名保安,平时的工作是两班倒。白班倒是精神尚可,但是晚班就有些招架不住了,经常上下眼皮打架,浑身的骨头都像是散架了,为了提神醒脑,他值晚班的时候就会抽不少的烟,有时候一晚上甚至能抽半包。尽管大家伙都劝她戒烟,但他总想着无关紧要,根本不当一回事。
2017年12月,临近年关,小区物业对安保这块特别重视,他也累的不行,连续一周的晚班,眼底下的黑眼圈怎么都掩盖不住,跟人说话都是哈欠连天的,一个礼拜就抽完了十来包烟。12号晚上,他下班后准备回家,这时脑袋感觉昏昏沉沉的,似乎随时都要站不稳。身子变得笨重,没走两步,太阳穴两端就跟着一抽一抽的疼。
好在没两分钟,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他当时想着可能是这段时间累着了并未多想。以为只是一次生活中的小插曲,并未多想是怎么一回事。然而,到月底时,意外再次悄然降临。那天下午,他难得休息出门散步,走到半道上,后脑勺传出剧烈的刺痛,浑身就像是上百根银针在扎自己,又好像成百上千只蚂蚁在啃食自己的骨肉。说不出的难受。很快,他就因为剧烈的疼痛倒在了地上。
家里人把他送往了医院,测量血压后发现,他的血压高达157/98mmHg,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颅脑CT提示一切正常。他被诊断为高血压症。由于其他检查没有任何的异常情况,医生给他开了降压药,叮嘱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对此他全都一一应下。
了解完这些情况后,孟斌决定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还专门买了一个血压测量仪,每天早晨都坚持测量血压,除此之外,他还开始试着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吃一些腌制食品,烹饪方式也强调少油少盐。而且还开始积极锻炼,抽烟喝酒的习惯也跟着慢慢的调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高血压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顺利的下降,反而是起起伏伏,波动非常大,有时候还是觉得和之前一样,容易发生恶心胸闷的感觉,心脏砰砰直跳,有着若有若无的心慌。他试着观察一段时间,然而情况还是得不到改善。他被折腾的没了章法,急急忙忙的去医院做检查。
这一去,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测量血压发现,血压达到了178/109mmHg,检查心电图发现,ST波段水平下移,T波消失,而且心脏彩超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的局部血流发生了异常,无法正常供应生命活动的血液要求。经查,他被诊断为冠心病。考虑患者的既往病史,医生认为他这是高血压导致的冠心病。
高血压会对血管内皮造成直接损伤,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内皮是血管的内层,负责调节血流、维护血管的健康。当血压持续升高时,血管壁的压力增加,造成内皮细胞的损伤,使得正常的血管扩张功能受限。它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的状态下,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增大,脂质和其他物质更容易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面对着这份检查结果,他不可思议的问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啊?我明明坚持服用药物了,但是我的血压还是不稳定,甚至还出现了冠心病?是不是应该换个药物啊?”对于患者一连串的问题,医生并没有急着回答。看对方不说话,他更加着急了,接着补充了很多生活细节。
医生敏锐的发现问题,无奈道:“真是无知啊,虽然你尝试戒烟戒酒,但是最关键的饮食你却没办法去控制到位,长时间高钠饮食的结构对于血压是个大禁忌,除了不能吃咸菜外,那些高油脂的食物也是不能碰的。否则事情还会持续恶化下去!”为了防止出现心脑血管急症,医生给他开了阿司匹林,这是常用的抗血栓药物,有效防止脑血栓、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
这次经历过后,他也不敢马虎大意,除了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后,还坚持锻炼,戒烟戒酒,饮食方面避免高油高脂的饮食,每天都是清淡饮食。前后坚持了两个月时间,血压就逐渐稳定了,身体状态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看着又是红光满面的模样。原以为他的身体状态已经恢复如常,没想到意外还在后面等着他。
18年6月2日,他被安排了值晚班,突然觉得胸闷心悸,胸腔中用一种恶心烦闷感觉,甚至有些窒息。他试图起身活动一会后,后脑勺跟着一阵剧烈的疼痛,很快就失去了意识倒在了地上。注意到异常情况后,大家伙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送医后发现,他已经到了呼之不应的程度。
急行颅脑CT检查后,发现脑内出现了类圆形等不规则的高密度灶,血肿周围可见低密度带环绕,脑室受压。出血量达到了20ml。所有的检查方向都指向了一个结果:急行脑出血,伴随出现了脑水肿。病情非常危急。急行手术。
等候在门外的妻子非常激动,大喊大叫道:“都是你们害的,我丈夫一直都身体健康,坚持锻炼,清淡饮食,你们开的药他也是一次不落的服用,血压也被控制的好好地,另外还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出血,怎么还是造成了这幅局面?”
家属的疑问,医生同样觉得费解,如果事情真的是这么一回事,那这个发病属实是相当蹊跷,病因究竟是什么?为了解答疑问,医生仔细询问了他的睡眠、饮食、用药习惯等,很快就意识到了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医生无奈叹息道:“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在患上冠心病后都曾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后效果非常可观,像他这样服药半年就突发脑出血的,实在是罕见。只因为他们都忽视了这两个用药习惯,长此以往毒药也能变砒霜!”(卡点)
阿司匹林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效果,同时也因其抗血小板聚集的特性而被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然而,在服用阿司匹林时,一些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第一点,注意饮食调整。服用阿司匹林时,饮食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阿司匹林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特别是在空腹状态下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如胃痛和恶心等,这是由于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所致。
如果在用药期间经常食用辛辣、油腻或者含有大量酸性成分的食物,可能会加剧这种不适,甚至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因此,建议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应采取均衡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并考虑在餐后服用药物,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此外,某些饮食中的成分也可能与阿司匹林产生相互作用。因此,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适度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量,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同时,保证饮食中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减轻药物对胃的刺激。
第二点,限制饮酒。酒精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可能降低药物的效果,并增加副作用的风险。研究表明,饮酒会显著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在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时。这是由于酒精可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并可能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而阿司匹林本身又会削弱胃壁的保护机制,使得胃粘膜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极易受损,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建议尽量避免或减少酒精的摄入,特别是大量饮酒。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应谨慎对待,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