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经典讲演录》147:莫里哀《伪君子》/成功的骗子

永哥历史 2025-04-02 03:05:44

1、《伪君子》采用的是古典主义的戏剧规则结构,严格遵守“三一律”。剧本的情节单一,地点始终没有离开巴黎富商奥尔恭的家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全文用诗体写成。全剧共有5幕。

2、《伪君子》的中心人物答尔丢夫直到第三幕第二场才出场,但前半部分剧情都与他相关。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的“幕”和“场”与现代理解不同:新人物登场或退场即标志一场戏的结束,有时换场发生在简短对话间,显得不自然,但实际演出时大幕不落下,表演仍连续。

3、《伪君子》故事中,巴黎富人奥尔恭因效忠国王而获得荣誉,外出进行商务旅行。他的母亲珀尔内勒夫人在家中串门,对家人百般挑剔:骂侍女桃丽娜多嘴、孙子达米斯脾气坏、孙女玛丽亚娜心机重、儿媳欧米尔挥霍无度、舅爷克雷央特胡言乱语。

4、她推崇道德君子答尔丢夫,要求全家向他学习,因为奥尔恭打算将女儿玛丽亚娜嫁给答尔丢夫。除奥尔恭和老太太外,全家都反对这门婚事,家庭内部对答尔丢夫人品产生严重分歧。

5、这戏一开始就展现了莫里哀的喜剧技巧。通过这位性格古怪的老太太对答尔丢夫的高度赞扬,成功激起观众对这个"道德君子"真实身份的好奇。老太太的偏执言行与常规形成反差,制造了喜剧效果。

6、但更夸张的是老太太的儿子奥尔恭,他对答尔丢夫的崇拜甚至超过了对家人的爱,这个反复出现的细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整个开场通过对比手法,巧妙设下悬念:被众人推崇的答尔丢夫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7、奥尔恭对答尔丢夫极度依赖和崇拜,事事请教、处处维护,甚至想将女儿玛丽亚娜嫁给他。玛丽亚娜因已有心上人而痛苦。奥尔恭轻信易骗、自欺欺人,是《伪君子》中偏离规范的角色。

8、第三幕第二场,这位让人好奇的答尔丢夫终于出场,一见到女仆桃丽娜,他未等说话就掏出手帕,要桃丽娜把袒露的胸脯遮起来,仿佛他是一个断绝一切欲念的圣徒。

9、桃丽娜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女仆,她冷笑着对答尔丢夫说:“你就这么禁不住引诱?肉感对你的五官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我当然不知道你心里存着什么念头,不过我,我可不这么容易动心。你从头到脚一丝不挂,你那张皮也动不了我的心。”

10、随后他转而追求奥尔恭的太太欧米尔,他露骨地大胆勾引欧米尔,用的是虔诚而美丽的言辞,说自己爱上帝,但也爱上帝创造的美,尤其是女性的美。他赞颂欧米尔的美丽,说:“我一看见您这绝色美人,就禁不住要赞美手创天地的万物之主……我的心不觉就发生了一种炽热的情爱。”

11、他接着又说:“最初我很怕这种秘密的爱恋是魔鬼的一种巧计……心里甚至于还决意要躲避着您的美丽的眼睛。不过到后来,可爱的美人呀!我才明白这种爱情原可以不算作罪恶的,我很可以使它和圣洁配合在一起的,于是我就任凭我的心沉溺在爱的里面了。”

12、欧米尔的儿子达米斯偷听到答尔丢夫勾引他母亲,非常愤怒,想告诉父亲真相。欧米尔不想家丑外扬,让儿子警告答尔丢夫即可。这时奥尔恭回来,儿子立即告诉他事情经过,奥尔恭震惊不已,难以相信。

13、答尔丢夫以退为进,先是痛骂自己是世上最坏的罪人,声称自己一生充满污秽和罪恶,并说这是上帝对他的惩罚和磨炼,因此无论别人如何指责,他都不敢为自己辩护。他让奥尔恭相信别人的话,尽管发怒,把他赶出家门,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承受更多羞辱。

14、随后,他话锋一转,声称自己是被欧米尔太太诱惑才一时失控。他对达米斯说,尽管把他当作阴险、无耻、丧失理性的人,甚至强盗或杀人犯,他都愿意接受,并愿意跪地忍受这种羞辱,当作自己一生罪恶的报应。

15、在《伪君子》中,奥尔恭起初盲目信任答尔丢夫,甚至超过自己的家人。作为喜剧,故事最终揭露了答尔丢夫的伪善面目。奥尔恭醒悟后试图驱逐他,却发现自己因签署财产转让文件而陷入困境,同时还透露曾交给答尔丢夫可能危害自己的机密文件。

16、奥尔恭的母亲起初坚信答尔丢夫是正人君子,就像之前奥尔恭不听家人劝告一样。直到答尔丢夫带法院的人来驱逐他们一家时,老太太才认清他的真面目。最终国王介入,将忘恩负义的答尔丢夫关进监狱,并归还了奥尔恭的财产,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17、莫里哀的戏剧《答尔丢夫》(又名《骗子》或《伪君子》)通过主角答尔丢夫这一伪君子形象,讽刺了人性中的虚伪。答尔丢夫善于伪装,利用他人弱点谋取利益,但他并非妖魔化角色,而是具有普通人弱点的典型伪君子。他的致命弱点是好色,最终因此失败。相比之下,现实中许多更善于伪装的骗子因未暴露弱点而持续成功。 18、剧中奥尔恭是一个复杂角色,原本理智能干,却因精神空虚和对宗教的狂热信任答尔丢夫,变得盲目轻信。他的非理性行为反映了17世纪法国社会对理性与情感的探讨。最终,奥尔恭识破答尔丢夫的伪善,学会对过度虔诚者保持警惕。

0 阅读:0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