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连努力读书都需要别人盯着、催着、哄着,那将来踏入社会,谁又会管你今天有没有完成工作,这个月能不能交上房租?” 北大校园的银杏叶黄透时,我在公开课上听见那位拿过国奖的学姐说这话。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语气平平静静,却让底下窃窃私语的我们瞬间安静。 “高中时总有人说‘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可真站在未名湖边才发现,真正的努力从来不是被人赶着走。图书馆凌晨的灯,不是给谁看的;啃完的专业书堆成山,也不是为了给谁交差。”她顿了顿,望着窗外的博雅塔,“你背不下来的知识点,总有人能背下来;你熬不过的夜,总有人能熬过去;你推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就做完。最后,他们考上了你想去的学校,过上了你想过的生活——这不是命运不公,是人家应得的。” 底下有同学低头玩手机,被她轻轻敲了敲桌子:“别觉得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我见过凌晨四点的实验室,也见过有人在食堂边啃包子边背单词。他们不是天生爱遭罪,是清楚自己要什么。” 散场时,有学弟问:“学姐,要是努力了还没结果呢?”她笑了,眼里有光:“至少你试过。最怕的是,多年后想起今天,你连‘我曾经拼过’都不敢说。” 那天的风卷着银杏叶落在笔记本上,我把她的话抄在扉页。后来每次想偷懒时,总会想起那句“真正的努力,是自己对自己的交代”。原来读书从来不是给别人看的戏,是自己给自己铺的路,每一步踏实了,路自然就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