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千年古剑,能吹风断发,也能轻易划破16层白纸

东坡先生pro 2022-12-13 18:41:20

古墓出土青铜古剑,2000多年不腐,能吹风断发,也能轻易划破16层白纸。上世纪60年代,湖北江陵连续两年干旱,政府决定引漳河水灌溉。在水利施工中,发现了一堆与众不同的松土。深挖下去,下面竟有50多座古墓。更让人欣喜的是,其中的1号墓出土了日后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青铜宝剑。

这个古墓群位于荆州古城望山桥附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埋葬了楚王族、贵族的墓穴。史载,江陵为楚国郢都所在地,在这个地方出土古墓也在情理之中。发掘工作旷日持久,考古人员惊喜不断,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莫过于1号墓的发掘。

1号战国墓,墓坑长16.1米,宽13.6米,底深8.4米,坑壁有5级生土台阶,东侧有斜坡墓道。墓室中藏了一椁两重棺,里面摆满了随葬品,有铜器、陶器、漆木竹器、玉石器、丝织品等。当然,也有一柄带着剑鞘的铜剑。

这把剑长 55.6 厘米,宽 4.6 厘米。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一看就是做工精美的宝剑。

铜剑一出土就让人大吃一惊。据说,考古人员在捧拿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大家觉得很锋利,又拿16张纸所实验,稍一用力,纸就层层给划破了。

如此锋利的宝剑,到底是什么剑呢?这把剑又是谁的呢?

从墓穴本身找不到什么线索了,好在青铜剑上有铭文。只见这把剑上有八个鸟篆文。所谓鸟篆,就是篆书的一种,是一种美术字,其笔画由鸟形替代,主要流行于吴越地区。

在方壮猷教授的带领下,大家初步分析,认定了其中的6个字;“越王 XX 自作用剑”。按照惯例,中间的两个字,应是某位越王的名字。

方壮猷教授分析认为,中间两个字为邵滑,他应是史书所记载的越王无疆的儿子越王玉。这种说法在当时争议很大。

后来,考古人员将八字铭文进行临摹、拓片,并将其寄往北京。北京的专家经过不断讨论,最后得出了“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结论。

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君主,他卧薪尝胆,最终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演绎了灭吴称霸的神话。

根据《越绝书》记载,勾践当时有5把青铜剑。这几把剑,光彩照人,锋利无比,“扬其华,捽如芙蓉始出;观其金爪,灿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深深如水溢于塘;观其断,严严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钧也。”

出土的宝剑和上述描写比较符合,但是很难断定,这把剑属于5把剑中的哪一把。

不仅如此,北京专家还认定,这墓不是越王墓,而是楚墓。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越王的剑怎么会出现在楚墓中呢?

专家们推测,有两种可能:

一种认为,这是邵滑受赐的宝剑。邵滑是战国时楚国人,担任过楚国的大司马。邵滑曾奉楚怀王命入越,5年后,乘越内乱,将越灭亡。越国灭亡后,勾践的宝剑自然会成为战利品,而楚王将勾践剑奖赐给了邵滑,邵滑死后将宝剑作为随葬品埋藏地下。这种说法合情合理,但其生卒年份与楚灭越的时间线并不吻合,这种观点很快被否决。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吴越争霸时,吴晋结盟,而越国联合了楚国。为了巩固盟友关系,勾践的女儿曾经嫁给了楚昭王为姬。作为女儿的嫁妆,这把宝剑也被带到了楚国。楚王得到这把剑后,又将这把剑赐给了功劳很大的邵固,邵固死后将宝剑作为陪葬品,深埋地下。这种的可信度较大。

还有一个问题,这把宝剑为什么千年不腐,还如此锋利呢?

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由复合金属材料铸造而成,其中铜的比例高达80%,其次为16%~17%的金属锡,另外就是占比较小的铝、铁、镍、硫等金属。铜相对稳定,不容易氧化,也就不容易生锈。加之表面经过硫化处理,使它看起来依旧艳丽非凡。

另外,这把剑的剑刃经过精心打磨,技艺水平让人啧啧称奇,其锋利程度比起现代高精技术生产出的产品也不逊色。

独特的铸造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可谓实至名归。

0 阅读:34

东坡先生pro

简介:文史江湖,快意恩仇,共饮一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