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网友问我东航物流怎么样。于是我便简单看了下该公司的基本情况,貌似感觉还不错。
成长性
2016年,公司的业绩情况是营业收入58.37亿、净利润3.3亿、扣非净利润8857.45万;
到2023年,上述三项数据分别提升到了206.21亿、24.88亿、23.38亿,分别累计增长了2.53倍、6.54倍、25.4倍,折合年化分别高达19.76%、33.45%、59.62%,增速十分迅猛。

利润率情况
从增长数据可以看到,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说明与早年相比,利润率有所提升。
仔细查看,会发现公司的毛利率不算太高,但是费用率低的离谱(特别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很低),以至于利润率还算不错。
那么疑问来了,费用率为什么会这么低?
股权回报率
2016-2023年,ROE均值高达38.41%,极为夸张。
坦白讲,这么高的ROE肯定难以长期维系,但是公司近两年的ROE依然很高。
现金流
2016-2023年,公司累计创造了237.43亿经营现金流净额,完全可以覆盖掉期间累计149.25亿的净利润,盈利含金量相当不错。
此外,期间的累计资本支出只有56.4亿,占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之比分别仅为23.75%、37.795%,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也非常出色。
资产负债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33.32%,但是有息负债率只有4.57%,杠杆率并不高,基本属于较为安全的状态。
按照普遍印象,物流公司一般需要大量的交通运输设备,应该属于重资产范畴,但是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占总资产之比只有10.83%(2024年三季报数据),何解?
就上述情况而言,公司大概称得上是一只绩优股。那么问题来了,市场竞争非常残酷,特别是能赚钱的行业,很容易导致竞争者蜂拥而至,没有几把刷子是很难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一直保持良好业绩的,公司所倚仗的优势又是什么呢?

顾名思义,仅看字面意思,我们就能猜到东航物流和东方航空应该关系匪浅。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东航物流实际上就是东方航空旗下的空运子公司(东方航空持股占比40.5%),主营业务可分为航空速运、地面综合服务和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1、航空速运,就是通过东方航空旗下的全货机和客机舱腹以空运的方式运输货物。
2、地面综合服务,系机场内的各项服务,分为货站操作、多式联运和仓储业务。
货站操作是在机场理货、中转等服务;多式联运是在上海虹桥机场到浦东机场或者在浦东机场内部各货站之间的运输;仓储业务是在机场货站存储货物。这些环节自然不会免费,都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
3、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是一项新兴业务,近年来增长很快。主要提供从上门提货一直到包装、报关,中途运输,最后送到消费者手里的全流程服务。
综合物流的用户大约可以分为四类,包括跨境电商、产地直达、同业项目和定制化物流。跨境电商就是为电商提供上述业务;产地直达,是在生鲜水果的原产地提供上述业务;同业项目,是为比如邮政、快递等同行业公司提供上述业务;定制化物流是面向一些特殊产品的运输服务,例如高科技、生物医药、航空器材等方面的运输需求。
从细分业务情况,我们大概可以看出东航物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业绩的奥秘所在。

首先,背靠大树好乘凉,作为东航的小弟,公司的航空速运业务可以使用东航旗下的客机舱腹,压缩规模成本。
这一信息也解释了我之前看财务数据时产生的两大疑惑(低费用率、低固定资产占比)——在广泛借助东航客机腹舱的情况下,公司自有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仅有14架B777全货机,因此折旧、资本支出、设备管理方面费用支出较低,这也是轻资产、低资本支出、低管理费用的由来。

其次,高门槛+垄断性质,由公司借助东航的便利性可看出,这门生意如果没有大航司撑腰,根本玩不转,如果纯粹去拼货机数量,没赚钱之前就得先把自己玩残。
地面综合服务,往往也就意味着对货站资源的区域垄断,所以销售费用也很低。公司目前自营货站17个,覆盖全国10省11市,货站操作场地和仓储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特别是在作为全球第三大航空货运枢纽的上海两个机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拥有面积125万平方米的6个近机坪货站、1个货运中转站。2023年东航物流在上海完成的货邮处理量合计为203.21万吨,约占上海两大机场货邮处理量的53.60%。
既然护城河这么牛叉,那么是否意味着这是一家极具投资价值的公司呢?这里先卖个关子,下一篇我们围绕这个话题,接着聊。(未完待续,敬请各位继续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