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份标着“绝密”的情报很快就摆在了麦克·阿瑟的办公桌上,麦克·阿瑟快速扫了几眼后突然不屑地笑出声。
“哼,”他一边摇头,一边用嘲讽的口吻说道:“蒋介石啊蒋介石,就他那点本事,能搞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无非是想多要点援助,在我这儿刷点好感罢了。”他越说越气,觉得自己被当成了“傻子”。
这封“绝密”的情报是什么?为什么麦克·阿瑟看完以后这么生气?
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一路向南迅猛推进,很快就解放了朝鲜半岛南部的大片地区。然而不久后,美军带头的“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于仁川实施了大规模登陆作战。
一时间,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进攻的步伐戛然而止,不得不且战且退。局势瞬间逆转,很快就被逼退到了“三八线”以北,朝鲜的形势万分危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紧急向我国发出求救信号,希望中国能伸出援手。
他在信中写道:
“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期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此时毛主席也在密切关注着朝鲜局势,当看到朝鲜方面的求救信后,毛主席意识到战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随后毛主席果断作出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很快,由彭德怀率领的志愿军战士悄无声息地向着鸭绿江进发。队伍里,一名小战士小声嘟囔:“这一路都这么安静,感觉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班长低声怒斥:“别出声,咱们这是秘密行军,可不能让敌人发现一点动静。”
为了不暴露行踪,战士们将部队所有的标志都仔细摘干净,连军帽上那象征荣誉的帽徽也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小战士有些不舍地说:“班长,这帽徽跟着咱们好久了,真舍不得收起来。”班长轻声安慰:“先收着,等打完胜仗,咱们再光明正大地戴回去!”
在志愿军筹备入朝作战的关键时期,全军上下都在为这场保家卫国的行动做着精心准备,保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麦克·阿瑟怒:又拿假消息糊弄我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在这看似团结一心的队伍中,竟混入了一名心怀不轨的国民党特务。一天深夜,战士们都在帐篷里休息,那名特务却偷偷摸摸地从帐篷里钻了出来,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猫着腰迅速朝着一处隐蔽的角落跑去。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型的发报机,手指在上面快速地敲击着,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情报,一字一句地发往台湾。蒋介石看到密报后大吃一惊,急忙派人联系美国中情局:“务必以最快速度,将这份情报交到麦克·阿瑟将军手中!”
彼时,麦克·阿瑟正坐在指挥部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前,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军事地图。当情报被呈递到他面前时,他快速浏览了一遍,冷笑道:“瞧瞧,这又是蒋介石送来糊弄我的玩意儿。”麦克·阿瑟一边说着,一边把情报随手扔在桌上:“不过是想从我这儿多捞点援助,才弄出这些可笑的东西。”
一位年轻的副官忍不住上前,小心翼翼地说道:“这份情报来源似乎比较可靠,是不是……”麦克·阿瑟停下脚步,扭头看向副官,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怎么可能!你知道我们的军事技术有多先进吗?只要中国军队有任何调动,我们的侦察机马上就能发现。我对我们的高科技装备有十足的信心,他们根本藏不住。”
副官被这突如其来的训斥吓得一哆嗦,赶忙退到一旁,不再言语。事实上,南朝鲜自身的情报能力有限,很多消息都是道听途说,真假难辨。而国民党安插在大陆的间谍,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清查行动,早已元气大伤,能提供的有效情报少之又少。
不少所谓的“情报”,要么是过时的,要么干脆就是编造出来的,只为了骗取美国人的赏钱。也正因如此,当麦克·阿瑟看到这份来自蒋介石方面的情报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肯定又是一份不靠谱的假消息。
当麦克·阿瑟还沉浸在傲慢与自负中的时候,志愿军司令部里,气氛紧张而热烈,一场智谋之战正悄然拉开帷幕。
志愿军如何让美军措手不及
1950年10月12日,志愿军司令部的作战室里,彭德怀率先开口:“同志们,我们面对的是武装先进的敌人,必须想出万全之策,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先机。”
参谋们围坐在会议桌旁,仔细聆听着彭老总的讲话,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经过一番激烈地讨论,一份特殊的作战指示诞生了。这份指示详细规定了部队行军的“四步秘诀”:夜行、晨宿、晚炊、晓收。
志愿军不仅构建了一套严密的行动制度,还将目光投向了当地独特的天气条件,力求在隐蔽行军上做到极致。那段时间,中朝边境大雾天气频发。志愿军深知这是天赐的掩护,作战参谋们日夜钻研气象资料,在密密麻麻的数据中,梳理出雾天出现的规律。
根据研究成果,部队精心规划行军时间,专挑大雾弥漫的日子行动。反观美军侦察机,在浓雾之上徒劳地盘旋。飞行员瞪大双眼,紧紧盯着下方,试图捕捉志愿军的踪迹,可除了白色,别的什么也看不到。
为隐蔽部队真实编制与兵力部署,志愿军在番号上大做文章,施展出绝妙的“障眼法”。将团级番号改为连级,师级番号改成营级,化整为零,混淆视听。同时,还编造出一系列虚假番号投入使用,让原本就错综复杂的部队序列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美军情报部门一直试图摸清志愿军的编制架构,然而面对这一系列伪装,他们手中的情报线索如乱麻一般。尽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分析研判,却依旧难以从这些被精心伪装的番号中,拼凑出志愿军兵力的真实面貌,始终无法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在这次战争中,志愿军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智慧与超强的军事部署能力,在情报保密与作战行动上,给美军来了个出其不意。彼时,中国媒体对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消息进行了极为严格地封锁,外界几乎得不到任何相关信息。
就这样,志愿军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完成了从渡江到集结的一系列行动,整个过程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隐身衣”包裹,未给美军留下一丝破绽。
直到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起猛烈攻势,麦克·阿瑟才如梦初醒,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此时,一切都为时已晚。志愿军凭借着前期出色的隐蔽行动,占据了战场上的先机。
美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措手不及,完全陷入被动防御的局面,只能在志愿军的强大攻势下一退再退,节节败退。
这场失败让美国军方高层颜面尽失,国内舆论也一片哗然。1951年4月11日,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杜鲁门总统宣布解除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
这位曾经在战场上不可一世,肩扛五星上将军衔,在远东地区威风凛凛、手握重权的军事统帅,就这样黯然落幕,被迫结束了他在远东的军事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