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和赵贞吉在剧中是两个非常典型的官僚,年轻时两人相识,都是心学的门徒,有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抱负。
二十多年间,他们各自投到严嵩、徐阶门下,成为严党、清流重要的成员。
胡宗宪是浙江巡抚,赵贞吉是江苏巡抚,被人合称东南二贞。
这两个人,在嘉靖四十年到四十五年间,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
胡宗宪,字汝贞,他是剧中最有底线的官员,他一直践行孔子的“知不可为还为之“的言论。
他是浙江一把手,改稻为桑从一出台,他就看出是一步死棋,于是消极对待。
胡宗宪想通过三年来实现改稻为桑,他做事是符合实际规律的。
可小阁老严世蕃不这么想,要速战速决,国库等不了,皇帝等不了。
于是他绕过胡宗宪,让郑必昌、何茂才去毁堤淹田。结果这两个人选中杭州知府马宁远,去执行毁堤坝的任务。
马宁远是胡宗宪一手提拔的,一个举人出身,他一心唯上,做这件事他自认为是报恩。
马宁远对胡说自己是”知不可为还为之“,而胡大怒。
这两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完全不同。
胡宗宪借孔子的口,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胡宗宪的“应该”就是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治下的百姓过安稳生活,做好抗倭,不辜负恩师严嵩的提拔和知遇之恩。
“可不可能”就是保全自己,不受到严党怀疑,和皇帝的质疑。
但两者是不可能两全的,胡宗宪始终在尽职保持初心与完成严党、皇帝要求中煎熬。
所以胡宗宪只能做媳妇,两头为难。
全剧中胡宗宪做事的原则,就是“知不可为还为之”,之后胡宗宪有机会改换门庭,但他保持初心,不想做小人。
因此成为党争的牺牲品,最终他回乡养病,没有进入内阁。这是胡宗宪的选择。
赵贞吉,一个典型的大明官僚,在观众眼中他是小丑,自私,处处只为自己利益考虑。
但赵贞吉是一个手段很高明的官僚,虽然道德水平不高,但他所做的一切事情是符合当时大明官僚的日常操作。
文官集团的官员始终遵循,为官三思。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在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在剧中这个理论是从吕芳口中说出来的,所以观众关注点一直放在吕公公身上。
其实赵大人是三思政策,贯彻执行最到位的一个文官。
他在审问郑何时,只将已知的,没有危险的证词审问好,其余有危险的事情,交给海瑞、王用汲去做,来窥探皇帝的态度。
赵大人要利用在浙江的时间审案,获得皇帝的青睐,争取早日调入北京。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迎合上意,以期获得更大的利益。
赵大人的所作所为,被海瑞看得清清楚楚。
在海瑞上《治安疏》后,赵贞吉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为了摆脱嫌疑,极力撇清和海瑞关系,最后在大堂上被扒皮。
观众看得很爽,但赵贞吉所作所为,是符合大明官僚的行事风格。
正如海瑞对王永汲所说”官做大了,就没有书生“。
这里海瑞没有针对赵贞吉,而是说的整个大明的百官,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的士大夫们。
赵贞吉不会因为被海瑞骂了一下,就不做官,他还会继续遵从自己做人的原则,以自己利益为先,去做人做事。
因为在他心中,这些原则都没有错,整个文官集团都是这样操作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士大夫的选择,也安排了胡大人们和赵大人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