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有个奇怪的现象一直伴随着战争进程,那就是,在舆论场上不能触碰俄罗斯会战败这个话题,哪怕仅仅是基于逻辑的分析也不行,否则会“被喷”。
持“俄罗斯不可能战败”论的观点者,通常会给出三大理由:一是俄罗斯地广人多、兵源充足,乌克兰地小人少、兵源枯竭。二是俄罗斯军力强大,且有战斗民族精神。三是俄罗斯有核武器。
从表面上看,这三大理由充分,乌克兰似乎是必败无疑,俄罗斯则是战无不胜。然而,这个结论却忽略了诸如战场外的博弈、战争胜负的衡量标准、战场消耗的承受度以及武器的作用等因素。
在中东战争时期,阿拉伯国家的人口数十倍于以色列,然而,在五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却无一胜绩。有观点认为,那是因为以色列有美国“背书”。可是,现在的乌克兰背后不仅有美国,而且有整个西方阵营。因此,在分析这场战争结局时,不能忽略这个因素。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世界第一,人口1.46亿,武装力量的规模近200万人。乌克兰的国土面积为60万平方公里,战前的正规军编制不足20万人。乌克兰的人口仅4300万左右,且在去掉俄罗斯控制区的俄族人口和逃离战场的人口外,乌克兰的实际人口现在已经不足3000万。
显而易见,仅从战略纵深、兵源、武装力量规模等基础条件来说,这场战争对于俄罗斯来说,颇似“老鹰捉小鸡”。而对于乌克兰来说,则是“鸡蛋碰石头”。然而,现实却是,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且目前的战场态势仍然是僵局,俄罗斯并未表现出彻底赢得战争和达成各项战争目标的实力和趋势。
从具体战役和战斗层面来说,乌军与俄军依然是互有攻防的模式,俄军并无压倒性优势。比如说,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老板普里戈津在日前宣布,他们已经将俄罗斯国旗插在了巴赫姆特政府大楼上,意味着已经在法律上占领了巴赫姆特。
对于普里戈津宣布的消息,俄罗斯以及俄罗斯的支持者们似乎很兴奋。但是,不要忽略了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小小的巴赫姆特战役已经打了9个月。二是伊久姆、红利曼也曾被俄军占领过,但在乌军去年9月份的一轮反攻中,这两个战略重镇就“易手”了。意思就是说,即便是拿下巴赫姆特,仍然属于战斗层面,而不足以说明俄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俄军为何没能将“基础条件”上的巨大优势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势,或者说,战场态势为何出乎了人们基于俄乌实力差距的判断呢?其实,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俄军打得拉胯,而是忽略了一些客观因素。一是乌军作战的武器和体系是北约提供,并不比俄军差。二是战争在乌克兰境内进行,乌克兰具有“全民皆兵”的天然属性和优势。三是尽管俄罗斯军力强大、兵源充足,但显然,俄罗斯不可能将全部力量都用在乌克兰战场上。
俄罗斯的军力强大,战略纵深广是事实。但是,170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也就意味着俄罗斯有更长的海、陆边界线需要防御。总不能为了乌东四地而放弃对南千岛群岛的防守、放弃与挪威、瑞典、芬兰、波罗的海国家间的边境吧?否则,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反观乌克兰,尽管兵源有劣势,但它也同时具备了两个“优势”。一是国土面积小,且在邻国中,它只需注意白俄罗斯方向,自然可以将更多的兵力用在与俄罗斯的战斗中。二是逃离乌克兰的大多数都是妇幼和老弱病残者,留在国内的人中,可以参战的比例显然更高。最主要的是,战争在乌克兰境内举行,在客观上,俄军面对的是一个“全民皆兵”的乌克兰,此消彼长间,表现在战斗中的形态就会与判断有出入。
在舆论场上一直都有一个看似高大上,实则是规劝乌克兰“投降”的观点。尽管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无需赘言。这个观点在道德层面上的理由是,乌克兰经不住消耗,如果接受现实(放弃被占的四地领土),乌克兰可以少死很多人。对此观点,作者不敢苟同,也不敢批驳。不过,在此举两个例子,以便从另一个层面提供“消耗与国家存亡”之间的潜在逻辑。
苏芬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无疑是苏联。但是,却不应该忽视这场战争中的三个因素。一是论军力和战争潜力,芬兰与苏联的差距显然比今日之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差距更大。二是在战争的消耗上,苏军战损却是芬兰的10倍。三是尽管芬兰战败和失去了部分土地,但却保住了一个国家的主体——人。而且,日子过得比被苏联“吞并”的国家更好。
明知干不过苏联,但芬兰人仍然义无反顾地打了那场战争。尽管最终战败,但伤亡人数却远远低于苏军。最主要的是,芬兰的顽强抵抗给芬兰带来了潜在的“利益”。根据历史资料,在苏芬战争中,芬兰伤亡68480人,其中,死亡24923人,受伤43577人。而苏联方面则付出了死亡27.3万人和几十万人受伤的代价。
按理说,在付出如此大的人员伤亡,而且都是苏军战斗人员的代价后,苏联应该“趁热打铁”,直接“吞并芬兰“似乎才更符合苏联的行为方式。然而,在苏芬战争结束时,苏联只划走了芬兰10%的领土,但却让芬兰继续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如此的战损比例使苏联“怵”了。
在苏芬战争结束后,被划归苏联领土上的芬兰人几乎都选择了离开,也就是说,在苏芬战争中,芬兰实际上的死亡人数不到3万。那么,再来看看波罗的海其他沿岸国家的境遇。
在苏芬战争的同一时期,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几乎没有抵抗就被苏联“吞并”了,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自然极少。但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被“吞并”后,这些波罗的海国家有超过100万人在苏联的克拉格劳改营失踪。也就是说,顽强抵抗的芬兰仅失去了不足3万人口,且保住了国家的主体。而波罗的海国家不仅彻底失去了领土,而且在人口规模上减少了至少100万人。
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是是非非咱就不说了,仅就俄罗斯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后而言,当俄罗斯大军开赴乌克兰全境后,乌克兰应该怎么办?是“举手投降”还是“抵抗”?乌克兰的选择显然不符合一些人高大上的“少死人”观点。所以招致了持此观点者的批评。可是,这部分人屡屡不回答如果乌克兰不抵抗,现在会是一个什么的境况这个问题。
再者,即便是乌克兰同意和谈,那不也恰恰说明是“抵抗”起到作用了吗?所以,不是自己的亲身感受,那就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乌克兰有战损时,难道俄罗斯就没有军人阵亡?要知道,从俄罗斯巨大的国土面积来说,1.4亿人口也并不多,且消耗的都是年轻力壮者。难道俄罗斯真的不在乎吗?
对于俄罗斯人的“不惧战损”这个特点,经常有人会用俄罗斯是“战斗民族”这个精神支柱来诠释。姑且不论俄罗斯的“战斗民族”称号只在东方有市场,西方人并不认可这个观点,尤其是芬兰和瑞典人不会这么认为。
即便是确实存在着“战斗民族精神”这个情节,但也有两点不应该被忽略。一是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战斗民族精神真的能决定战争胜负吗?目前的乌克兰战场态势似乎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二是在俄罗斯人历史上的开疆拓土时期,也有乌克兰人参与。显然,俄罗斯不怕死人,乌克兰人也未必就没有这种情节。
通常情况下,战争具有战略和战斗两个层面。也就是说,在判断战争的胜负时,存在着战略、战役和战斗层面的不同解读。而不同的解读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胜负观。
对于美国上世纪参加的那场越南战争,有人将其形容为:美军几乎赢得了每一次战斗,但美国却输掉了整个战争;而在本世纪初的那场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一打就是二十年,但最终却是灰溜溜的撤了,从而被国际舆论所耻笑。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几乎赢得了每一场战斗,且美军的伤亡数字显然少于越方,但最终却不得不在慌乱中撤军。原因就是美国已经承受不起国内的“政治消耗”(反战情绪高涨)和战争本身的成本。直白地说,美国是在战略上失败了,或者说,那是在战略层面战败了。
在阿富汗战争开打后的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塔利班就被美军赶到了山沟里,只是偶尔会对美军进行扰袭。而在二十年的战争中,美军仅战死了2400多人。显而易见,美国不是输在在纯粹的军事层面,不是战败在战斗中,而是美国在战略上“贪心不足”,不仅想控制阿富汗,而且还想单方面改变阿富汗。所以,美国败在战略上。
即便是以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来说,一场阿富汗战争也被定义为战略性失败。原因就在于苏联在冷战的关键时期打了一场消耗自己的战争,待到苏联撤军时,在此消彼长的实力逆增长中,苏联已经被美国拉开了没有信心弥补的差距。
在俄罗斯发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时,正值世界格局重塑的微妙时期,在西方几十个国家与俄罗斯的“对耗”中,即便是俄罗斯能够撑住,那也难免会被战争“脱掉一层皮”。所以,即便是是俄罗斯暂时控制了乌克兰“四地”,也难以断言俄罗斯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毕竟,所有的国际博弈,实力是基础。所有的战争都具有后续影响。
认为俄罗斯不可能输掉战争的另一个理由是:“俄罗斯是个核大国”。可是,在越南战争时,美国有核武器。在阿富汗战争时,美国还是有核武器。那么,美国为何宁愿事实承认战败也不使用核武器呢?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没必要。二是核战争对美国的损害更大。
“没必要”是因为输掉一场常规战争并不会导致美国崩溃。相反,“及时止损”在战略上更有利于美国。事实也证明,在越南战争后美国没有倒下。而从美军撤离阿富汗后的情况来看,美国目前仍然是数一数二的世界性强国。
对于核武器问题,其实,国际上的很多军事和国际问题专家早已有了共识:当不止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后,核武器战争工具的性质已经转变为制止战争的“震慑力”。也就是说,核武器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却足以阻止一场意在消灭一个有核大国的战争。
将上述两个事例和论述延展到这场俄乌冲突中来的话,人们有理由相信,即便是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失败,无法控制那“公投入俄”的四地领土,也不会构成俄罗斯的生死存亡危机。道理很简单,有两个,一是这四地并非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俄罗斯合法领土。二是俄罗斯的庞大核武库足以吓退美西方打到俄罗斯本土的企图。
舆论场上一直都有关于俄罗斯是否会使用核武器的议论,认为,以俄罗斯的“战斗民族精神”,俄罗斯不能接受在乌克兰战场上战败的事实,因为,一旦战败就意味着俄罗斯会分裂,那是俄罗斯万万不可接受的结局。并据此得出结论:当俄罗斯面临在乌克兰战败时,极有可能会使用核武器。显而易见,这个论点不能成立。
可以很肯定地说,美国不敢,也没有以战争来消灭俄罗斯的企图,因为美国害怕核战争,或者说是不愿意与俄罗斯“共同毁灭”,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依靠战争来消耗俄罗斯。
美国对乌克兰武器援助的“挤牙膏”模式足以说明,美国是不想让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取胜,意在像当年消耗苏联那样“消耗”现如今的俄罗斯。至于俄罗斯是否会分裂的问题,可能是美国所想,但绝不是美国的战争行动,自然也不会是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对于俄罗斯这样的政治大国和拥有核武器的军事强国来说,被战争解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解体的话,那也是“内因”起了决定性作用。比如苏联的解体,它的主因显然不是战争,而是苏联内部出了问题。所以,假如俄罗斯又一次解体了,也一定会是“内因”的作用,自然不是使用核武器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大胆设想一下,假如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未能实现既定目标,未能控制“公投入俄”的四地领土,那就说明俄罗斯在战略和战斗层面双双失败。假如俄罗斯完全控制了乌克兰“四地”领土,那只能说明俄罗斯赢了战斗,并不足以说明俄罗斯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俄罗斯曾在2014年获得了克里米亚,但也并没有使俄罗斯的安全环境得到改善。相反,则导致了俄罗斯被西方制裁长达8年之久,经济总量始终在低于2013年的水平下徘徊,俄罗斯的各项民生指标一直在稳步下降,就连常规军力也在这场俄乌冲突中露了“底裤”。
俄罗斯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之一是阻止北约东扩,然而,俄罗斯的邻国芬兰已经事实上加入北约,瑞典加入北约也只是时间问题。俄罗斯的另一个目标是分离欧洲与美国的关系,结束美国的霸权。然而,美国却借助于这场冲突在能源问题上将俄罗斯排挤出了欧洲,同时借助于安全问题将欧洲和北约捆绑地更紧了。
以克里米亚事件后的“经验”来看,假如俄罗斯通过这场战争控制了乌克兰“四地”,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至少会维持在10年以上。也就是说,俄罗斯的正常发展会被长期遏制。那样的话,俄罗斯的民生问题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民生水平的下降难免不会导致俄罗斯内部问题凸显,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内部矛盾激化。这才是俄罗斯可能会“解体”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战争本身。
显而易见,即便是俄罗斯在乌克兰战败,也不会立竿见影地导致俄罗斯分裂和解体。即便是分裂和解体,那也需要一个过程。而那时,战争早已结束。试想,如果俄罗斯也像苏联那样解体的话,核武器又对谁而发呢?所以,俄罗斯一旦在乌克兰战败便会使用核武器的说法不符合逻辑。
再说得直白点,美国都不止一次地承受了失败的战争,而且没有因此而解体,为什么俄罗斯就不能承受一场失败的战争呢?假如因此而解体的话,恰恰是俄罗斯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实,像俄罗斯和美国这样的世界性有核大国,搞好自己国内的民生问题,保持经济和科技的规律性发展最为关键,因为,战胜它们的只能是它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