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起赖昌星的赵克明,最终是如何被拖下水的?

诗兰谈过去 2025-03-26 09:25:14

赖昌星的故事,就像那台永远也停不下来的八音盒,外壳镀着金,但里面跳动的却是一只魔鬼。很多人都说,他这一辈子比电视连续剧还要曲折,可谁能想到,这出戏里最劲爆的桥段,竟然藏在他和一个副市长的猫捉老鼠游戏中?

偏偏这副市长,还是个正儿八经的清华高材生,按理说是“智商担当”,却最终被赖昌星用一招“美人局”拉下了水。这位副市长,到底是怎么从“学霸”一步步滑向了“贪官”?赖昌星又使出了什么神通,把一个眼高于顶的官员拉进泥潭?故事的关键,藏在一个叫“红楼”的地方里,你想知道吗?

赖昌星第一次见到赵克明时,穿的是一身“港商”皮,西装革履,金表闪烁,仿佛一步踏进了上流社会。而赵克明呢?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厦门市土地局局长,后来更升为副市长,妥妥的精英人士。他们两人坐在一张桌子上,表面上客气,心里却各打各的算盘。赖昌星端着茶杯,笑眯眯递过烟,赵克明却连烟灰都不抖一个,心里想着:“这种半个文盲,靠倒腾走私发家的暴发户,凭什么和我称兄道弟?”

赖昌星碰了一鼻子灰。别人都抢着跟副市长攀关系,他偏偏被晾在一旁。可赖昌星是什么人?他信奉一个道理:你看不起我没关系,我有的是办法让你低头。正巧,赵克明手里捏着厦门市一块块黄金地皮的生杀大权,而赖昌星的“远华帝国”正准备修一座88层的“远华国际中心”,地皮批不下来,这座大楼就是纸上谈兵。

1996年,赖昌星的申请文件卡在了赵克明那张“铁面无私”的桌子上,一个月石沉大海,等来的是一句冷冰冰的回复:“每平方米八千七百元,少一个字都不行。”赖昌星差点把手里的算盘珠子捏碎,这价钱,比市场价硬是多出几千万,哪来的天价?

赖昌星使出浑身解数,先是花钱捐了500万建学校,想借着做善事换个好价。电话打到赵克明办公室,人家直接开了免提,冷笑着说:“捐学校?行,每平少200,别再来烦我!”赖昌星从电话这头听得清清楚楚,脸上的笑皮子差点挂不住。他明白了,赵克明吃软不吃硬,钱不是万能的,他要的不是票子,而是别的东西。

赖昌星暗地里盘算,赵克明表面清高,其实私生活不怎么干净,尤其对女人从不拒绝。他打听得更细了——赵副市长不仅有钱,还养着情妇,厦门市电视台的女主持人都成了他账上的“代收员”,人家帮他开公司、收钱、洗地皮,名利双收。

赖昌星笑了,狐狸再狡猾,也挡不住老猎人的枪。他手底下有一个地方,专门给官员“放松”用的,名字听着就不正经——“红楼”。凡是进去的,出来时腰都直不起来,倒不是腰椎病犯了,而是被里面的酒色香烟迷得连爹妈姓啥都忘了。

可赵克明呢?你直接请他去红楼,他肯定不屑。赖昌星动了脑筋,借着思明区区委书记詹少敏这根线,把赵克明顺理成章带了进去。一进红楼,灯红酒绿,姑娘们粉面桃腮笑得像春天的花,赵克明嘴上说着“别这样”,心里却早已泛滥成灾。

那晚之后,赵克明的人生轨迹彻底变了。他本来是副市长,批地批到手软,钱财滚滚来,但赖昌星给他打开的是另一扇门——欲望的门。一旦沾了这口,谁都戒不掉。很快,赖昌星再有事找他,赵副市长一个眼神就批下去了,地皮、项目、批文,赖昌星要啥有啥,简直比ATM取钱还顺畅。

三年后,1999年,厦门远华案案发,赖昌星的帝国轰然倒塌,官商勾结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扯出无数“保护伞”,赵克明这位副市长也被拉下马。纪委一查,发现他收的钱不算多,四百多万,但问题在于,他手里的权和色交易,已经把整座城市的经济秩序搅得乌烟瘴气。

法庭判决下来了,赵克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身旁那些曾经陪他把酒言欢的人,不是锒铛入狱就是悄无声息。清华高材生,厦门副市长,最后却败在了一场花天酒地里。

说到底,赖昌星靠什么打赢这场“拉人下水”的战?他没有读过多少书,学历不高,但他看透人性。他知道权力后面是什么——是无法填满的欲望,是一杯喝不尽的毒酒。赵克明自诩高人一等,到头来却成了赖昌星棋盘上最容易吃掉的一颗子。

0 阅读:2
诗兰谈过去

诗兰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