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王朱磐熚:父子实力互坑,活生生地将郡爵弄没了

钱越说史 2023-08-25 13:19:23

“坑爹”是一个流传度极高的网络流行语,由“坑人”引申而来,用于形容和原本想法出入很大的情况。这世界上坑爹的儿子很多,比如已经改名的李某某。坑子的父母也为数不少,比如曾经的歌坛一代小天后,以一Z8 首《隐形的翅膀》家喻户晓的张韶涵。但父子之间互坑的却极其罕见。然而明代宗室之中就有这么一对父子,因为父子互坑,最终把世袭的郡王爵位给坑没了。这对奇葩父子,便是宁藩临川王朱磐熚与其嫡长子朱奠埨。

临川王朱磐熚

朱磐熚(音bi4),生于永乐二年(1404年)八月初七,为宁献王朱权庶次子,生母不详。其父宁王朱权,也算是一代传奇。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14岁的朱权受封宁王,两年后正式之国大宁。大宁古称营州,位于喜峰口外,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大明直面辽东与大漠,遮蔽辽海的战略支撑点,深入塞外的军事重镇。明太祖将他放到此处,显然是对其寄予了厚望。而朱权也没辜负父皇的期望,史籍称他“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

宁献王朱权剧照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侄子暴力削藩政策打压下,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奈何麾下缺兵少马,与北平相邻的宁王朱权,顿时成为其眼中的小甜甜,为争取宁藩势力加入己方,不惜许下“事成,当中分天下”的诺言。

然而当靖难军拿下南京,朱棣成功登顶之后,朱权立马化身牛夫人。明成祖不但不兑现承诺,反而收缴宁藩护卫,将其迁到腹内的南昌安置,并派人监视。遭到打压,他的不得不弃武从文,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音乐、曲艺、文学等多个领域青史留名。

朱磐熚出生于永乐朝最后一次宗室大分封之后,宁藩更非与皇室向来亲善的庆藩,无力让皇帝开特恩,因此即便年及弱冠,依然没能受封。直到宣德年间,当朝皇帝明宣宗才想起有这么一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堂叔没有封爵,遂匆匆授予临川王爵位。

《明实录》未载朱磐熚的受封时间,不过有几个小细节可以印证他大概受封于何时。宣德元年(1426年)六月,明宣宗下令铸造临川王镀金银印,表明此时朱磐熚的爵位已经议定。当年十月,册封北城兵马副指挥黄福之女为临川王妃,表明此时他已受封。次年正月,宁王的一封奏疏,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癸丑……宁王权以朝廷封其子盘熚为临川王,又册妃,奏欲携磐熚入谢。上复书止之。”(《明宣宗实录》)

也即朱磐熚受封灵川王,应当在宣德元年。此时他年已23岁,不论是封王,还是成婚,都晚了些。顺便说一句,明仁宗即位之后,也搞过一次宗室大分封,几乎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宗室都封了王,却将宁王诸子给漏了过去,可见朝廷对宁藩的态度。

事实上,宁藩在宣德年间也不好过,朱权上疏为子女争待遇,为宗室争地位,结果屡屡吃瘪不说,还差点被按上谋反的名头。受此影响,朱磐熚的待遇自然高不到哪去。宣德二年(1427年)二月,朝廷核定临川王岁禄,额度虽然达到了首封郡王的二千石,可本色禄米只有五百石,其余折钞,与嗣封郡王相当,二千石只是件好看的外衣。

太子、亲王衮龙袍

时间一晃来到正统朝,宁王朱权依然在世,已经熬走五代皇帝的他成功晋升为宗室元老,宁藩的处境也大为改善。正统五年(1440年)九月,在他的奏请下,朝廷同意调整朱磐熚三兄弟的岁禄比例,由原来的四分之一,改为米钞中半兼支。

“戊午,宁王权奏:‘臣第二子临川王盘熚、第三子宜春王盘烑、第四子新昌王盘炷岁禄各二千石,然折钞者四之三,日用不足,请中半兼支给。’从之。”(《明英宗实录》)

景泰六年(1455年),因朱磐熚奏称自己的袍服“敝坏不堪”,明代宗赐予大红织金衮龙纻丝纱罗一疋,让他自行制作衮龙袍。绣有团龙图案的衮龙袍,在明代非皇帝专属,而是皇帝、太子、王爷们的常服,只是形制有所不同。

继妃入门,父子互坑

朱磐熚的大哥朱磐烒(音shi4)是朱权的嫡长子,是以一早就被册立为宁世子。正统二年(1437年)正月,宁世子朱磐烒薨逝,享年43岁,朝廷赐谥曰庄惠。老大去世,居次的朱磐熚看似离世子之位很近,实则机会为零。因为朱磐烒共有五子,且每个都健康成长,按照继承制度,其嫡长子朱奠培被立为宁世孙,宁王之位最终由他继承。

1、嫡长子朱奠埨

朱磐熚不仅晋封宁王无望,反而受内院破事的影响,连临川王爵位都没能保住。事情还得从他的婚姻状况谈起。

正统四年(1439年)十二月,朱磐熚原配临川王妃黄氏去世,共同生活的十四年中,黄氏给他留下了一个继承人,嫡长子朱奠埨(音lun3)。

受除国事件影响,朱奠埨的生卒年不详。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他与庄惠世子朱磐烒的庶四子朱奠堵同时获得赐名。正统十年(1445年)七月,又与朱奠堵同时成婚,夫人为金氏。可以推测,他与朱奠堵应当相差仿佛,而朱奠堵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朱奠埨也当生于宣德二年左右。

章江晓渡

既嫡又长,且结婚生子,朱奠埨妥妥地是临川王爵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事实上正统八年(1444年)时,朱奠埨就被赐予郡王长子冠服,也即一品冠服,身份正式确认。然而进入景泰朝后,事情有了新的变化。

2、老夫少妻

景泰二年(1551年)八月,鳏居整整12年的朱磐熚突然焕发第二春,竟通过侄子时任宁王朱奠培之手提请朝廷准许他续娶。明代宗内心估计是在无限吐槽,不过他对宗室尚可,还是予以了准许。

“己巳,宁王奠培奏:‘叔临川王磐熚妃黄氏薨,乞于本境选择继室。’从之。”(《明英宗实录·废帝郕戾王附录》)

景泰六年(1455年)五月,经过四年准备,朱磐熚再婚,王妃为百户王兴之女。此时他年已五十有二,而王氏估计年方二八,放在那个年代,对这桩婚姻称一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并不为过。

成婚后朱磐熚老树开花,很快王氏为他生下一子,朝廷赐名朱奠墼(音ji1)。基于生物体的特性,老夫少妻的组合,丈夫往往对妻子痴迷不已。娇妻幼子在侧,年过半百的朱磐熚顿时感觉达到了人生巅峰,头脑竟变得三迷五道起来。

一树梨花压海棠

时任皇帝是通过政变复辟的明英宗,这位爷为给自己挽尊,非常注重邀买人心,第二次上台之后,对宗室大开方便之门。朱磐熚趁机狮子大开口,向朝廷提了一堆无礼要求,比如给继妃王氏讨要冠佩、封号,及房屋、园地、禄米、装奁、金银、器皿、首饰,以及匹帛、绫绵、军校、使女等。明英宗看得气不打一处来,回信将其痛骂一顿。

“朕承祖宗大统,君临天下,凡宗室诸王,所以待之者一遵祖宗定制,不敢有所偏私。尔乃以溺爱之私,不顾非礼,恣意任情,多端求讨。朕若徇尔之私,是不守祖宗之制也!”(《明英宗实录》)

虽如此,明英宗还是应承了朱磐熚的部分奏请,准许他自买使女,只不过人数被限制为五人。同时对其擅自出城、强抢他人财物等放荡行为进行警告,要求他“痛改前非,守身循理,以保爵位”,并敕命江西三司“严示门禁”。

3、父子互坑

挨了皇帝侄孙一顿臭骂的朱磐熚,非但没有痛改前非,愤而变本加厉,更加纵容王氏。比如王府收用的女子怀孕,不用说肯定是王爷的种,结果王妃王氏醋劲大发,竟将人一杀了之。朱磐熚舍不得惩罚王氏,只好跑去贡院向镇守太监叶达一吐胸中闷气。

明英宗知晓后,再次降敕要求他“痛自省改,守法循理”,否则“必有后悔”。可朱磐熚只当是耳旁风。在王氏的鼓动下,竟然打算废长立幼。当然朝廷制度、祖宗家法立在那,一般情况下嫡长子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但不是有二班吗。朱磐熚别出心裁的向朝廷控告朱奠埨不孝。

古代以孝治国,“孝”高居八德之首,“不孝”可是重罪,在十恶不赦之罪中位列第七。在当时“孝”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孝顺父母、祖父母等长辈及长辈去世后守孝。继母也是母亲,同样属于需要尽孝的对象。奈何对方已经开始图谋你的核心利益,换做任何人估计想孝也孝不起来,如此“不孝”的罪名不就成立了吗。

何况朱奠埨也不是省油的灯,反手就上奏朝廷,将父王平时的所作所为全部上达天听,包括:僣造宫殿床幕、祖母没不持丧、淫祖父宫人、刻凤头鹰嘴诸凶神、敚民家财物等等。说儿子不孝,结果自己更不孝,但这些罪名一旦查实,被废为庶人并不冤。

父慈子孝‍

不过朝廷着力点在临川王父子相互攻讦有违父慈子孝上,时任刑部尚书陆瑜奏称“临川王持已不端亏父道,长子怀私怨望失子职”,称此乃“情系大伦,律干名义”的大罪,应当将这对父子召至京师处置,以“大彰祖训,以正彝伦”。

明英宗接受这一建议,派右少监打剌赤、锦衣卫指挥佥事郭瑛等带队前往南昌,将朱磐熚父子押解进京,王府家眷则由当地卫所派兵看守。

天顺四年(1460年)十月,朱磐熚父子抵京。经过多番审理,这父子俩可谓是罪行累累,故明英宗于当年十二月,下旨将朱磐熚、朱奠埨一道废为庶人。考虑到父子之间已经势同水火,明英宗特地将二人分散安置,朱磐熚发配凤阳守祖陵,朱奠埨则留在南昌看守宁献王坟园,双方亲眷各自随行。

“先因奠埨告其父磐熚违法重情,特取其父至京,令内官及皇亲会审,讦出实情。中间磐熚违理犯法非止一端,甚至服饰器用僣拟无上,魇魅咒咀等事,皆有证验,又不自悔,肆言怨望。奠埨亦不时攘盗人物,毁骂亲父。如此所为俱悖逆不道。朕念宗室之亲,不忍加法,俱降为庶人。”(《明英宗实录》)

临川王家族后续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日,明英宗朱祁镇驾崩,享年三十八岁,随即皇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

成化三年(1467年)十月,淮扬巡抚胜昭奏称建庶人(建文帝之后)、吴庶人(吴王朱允熥之后),及岷藩庶人朱徽煠、朱徽焟,宁藩庶人朱磐熚都被安置于凤阳城中,看押他们的官军“警拆声闻”,恐惊扰陵寝,何况凤阳城池凋敝,万一有人利用他们作乱,仓促间难以防范。因此他请求严加看管建庶人、吴庶人,同时将岷庶人、宁庶人送回各自封国“以近就养”。

结果被明宪宗以“安置已定”所拒。朱磐熚一家子只能继续留在凤阳。

明中都鼓楼

成化十一年(1475年)六月,朝廷下令改善朱磐熚等安置于凤阳的庶人待遇,每年每人赐予绢一疋、布三疋、棉花二斤八两。可见朱磐熚此时已然在世,即便废为庶人依然挺长寿,成化十一年(1475年)六月,朝廷下令改善朱磐熚等安置于凤阳的庶人待遇,每年每人赐予绢一疋、布三疋、棉花二斤八两。可见朱磐熚此时已然在世,即便废为庶人依然挺长寿,王世贞在《弇山堂别集》称其直到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才死,如此他享寿82岁。

《明实录》虽然没有记载朱磐熚的卒年,不过一则记录可以从侧面印证《弇山堂别集》记载的正确性。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守备凤阳太监李棠奏称已故庶人朱磐熚留有女眷十一人,请求予以放归。然而朱磐熚的继妻王氏称自己子女依然身陷囹圄,她不忍骨肉分离,乞求继续留居高墙。获得明宪宗准许。当年九月,新即位的明孝宗市恩天下,特旨释放朱磐熚遗留的一家老小,让他们返回江西居住。

“己未……释凤阳高墙内已故庶人盘熚子奠墼,并其家属居江西布政司城内。初成化间有旨释盘熚妻妾王氏等随其女居住。王氏以其子奠墼等在禁,不愿离去。至是其女乞恩释放,故有是命。”(《明孝宗实录》)

再说朱奠埨。

成化三年(1467年),朱奠埨奏称自己儿子年已21,女儿也已20,可受自己牵连,都尚未婚嫁。明宪宗觉得其情可悯,准许他们与当地士庶之家进行婚配,并命江西方面给予财礼进行资助。

成化四年正月,明宪宗又下旨赐予朱奠埨每月食米三石,并命江西布政司拨给房屋供其居住,等于是准许他们一家离开宁献王坟园回城居住,也即不再限制其人身自由,这待遇比他老爹朱磐熚高了不知道几个数量级。

“戊辰,赐宁府庶人奠埨食米月三石。仍命江西布政司给房屋以居之。”(《明宪宗实录》)

奈何朱奠埨心态远不如老爹,《弇山堂别集》记载他享年38岁,当为误记,但在获得自由之后没几年就去世到是真的。成化二十年(1484年)七月,朝廷加赐“故宁府庶人奠埨妻金氏食米岁三十六石”,可见此时朱奠埨已经去世好几年。

弘治七年(1494年)三月,朝廷赐予朱奠埨之孙朱宸濑(朱觐铎子)夫妇及孙女,每人每月一石五斗食米,孙婿陈昱每月六斗。

宁献王朱权墓前的华表柱

嘉靖十五年(1536年),朱宸濑之子朱拱檤上疏陈情,乞求朝廷复封临川郡国,准许他袭封。可朝廷本就有宗室被废轻罪可复重罪不可复的制度,何况此时受困于财政的大明正想方设法的缓解宗室对财政的冲击,又怎么可能让临川郡国复国。遂以年代久远的理由不许复封,只给予朱拱檤一个镇国中尉爵位便算了事,好歹算是恢复了宗室身份。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朝廷不知出于何等考量,竟追复朱磐熚、朱奠埨父子的爵位,追封朱磐熚为临川康僖王,朱奠埨为临川恭顺王。当然这只是一次特恩,不涉及后世复封。

早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十一月,因宁藩各支系围绕管理府事问题纷争不断,明世宗下诏将宁藩八支宗室分割,交给建安、乐安、弋阳三家郡王分管,其中临川支系宗室由弋阳王府分管。

“乙亥,初命江西建安、乐安、戈阳三王府分管各宗室。建安以钟陵一府附之,乐安以石城、瑞昌二府附之,戈阳以临川、宜春二府附之。凡事转奏、行庆贺等礼,轮次从尊。仍更赐弋阳王印,革去管理旧名。先是,宸濠国除,以府事暂令郡王管理,而不冠某府二字于上。至是各宗遂起争心,讦奏弋阳王长子多焜不宜世袭管理。礼部因援山西交城、襄垣、庆城府例请。从之。”(《明世宗实录》)

阿越说

朱磐熚父子堪称是明代宗室作死的典型。身为父王的朱磐熚为老不尊,子女都已经成婚多年,临老还开启第二春,随即在小娇妻的枕头风吹拂下,竟不自量力的打算挑战朝廷成规。身为嫡长子的朱奠埨,明明有朝廷制度庇佑,更有代藩悼戾世子朱逊煓(音tuan1)及其长子代隐王朱仕壥(音chan2)殷鉴在前,不管父王朱磐熚、继母王氏如何作践自己,只要忍字当头,不向主动向朝廷喊冤,必然可以将爵位牢牢地掌控在自己一系手里。结果却选择不顾孝道揭发其父,这是最不可取的途径。

滕王阁

父子内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坑没了爵位不说,还累及子孙后代惨遭株连。

明英宗于天顺四年发布宗王有子不得续娶的诏令,阿越非常怀疑这一诏令就是受朱磐熚父子互坑影响所致。

“己巳,命诸宗室王府:凡无子者,方许请继室;生子至八岁者,方许请名;女至十五岁者,方许请封。著为例。”(《明英宗实录》)

相关文章

弋阳王朱拱樻:藩国被废,郡王管理府事制度的首位实践者

远安王朱贵爕:控告父王有异谋,对老爹去世无动于衷中的不孝子

宁献王朱权(下):和侄子争藩地,和侄孙争待遇,都没落得好

永和王朱美坞:凭本事不要这王位,因罔顾人伦与庶母私通生子被废

钟陵王朱觐锥:自认骁勇善骑,请求领军报国,结果被废为庶人

7 阅读:1270
评论列表
  • 2023-08-29 08:20

    不喊冤就没事了 呸 自古以来不出声被冤枉的少吗

  • 2023-08-25 15:03

    取的名字太绕口了

    赖床的喵~ 回复:
    因为古代要避讳皇帝名字,所以为了不给天下人添麻烦,索性所有皇室子弟都用生僻字做名字。
    用户10xxx91 回复: 赖床的喵~
    乱科普,避什么讳,就是朱元璋的强迫病害的。朱元璋要求每一代子孙按木火土金水为部首依次序排列,子孙的数量又以平方级递增,现成符合条件的汉字不够用才逼得去造字。

钱越说史

简介:一起聊聊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