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禹建立家天下以后,如何处理宗室这个与天家流淌着同样血脉群体的关系,是历代天子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这句用来形容女子与小人的名句,同样适用于宗室。历史上宗室常常与叛乱不分家,因此历朝历代对他们既优待又防范。
明代共发生过四起实质性的宗室叛乱,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个通过起兵造反上位的帝王。最后一场宗室叛乱则是宁王朱宸濠之乱。受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及相关影视剧的影响,这场叛乱的知名度仅次于靖难之役。
宁王朱宸濠剧照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竖起反旗,七月二十六日在南昌城北三四十里的樵舍(今江西南昌市新建区樵舍镇)被南赣巡抚王阳明所部擒获。从起事至失败,仅仅历时42天,可谓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初七,朱宸濠在通州被赐自尽,并“焚弃其尸”,从逆宗室不论生死,皆处以同等惩治,宁藩也被除国。可以说朱宸濠在这次叛乱中,除了留下一地骂名,什么都没获得,反倒是成就了王阳明善战之名。可谓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
宁藩下面的郡国,见于史端的共有十二国。第四代王宁康王朱觐钧,仅有上高王朱宸濠这个独子,后晋封宁王,上高郡国被除封。宁庶人朱宸濠子嗣情况不明,只知道其嫡长子早夭,除此别无其他子嗣信息。故宁藩的郡国主要出自宁献王朱权、宁惠王朱磐烒(音shi)和宁靖王朱奠培三代。那么宁藩被废后,这些宁藩支系的结局如何?
宁献王系诸郡国宁献王朱权共5子:长子追封宁惠王朱磐烒、次子临川王朱磐熚(音bi)、三子宜春王朱磐烑(音yao)、四子新昌王朱磐炷(音zhu)、五子信丰王朱磐㷬(音mo)。
临川王朱磐熚受封于宣德元年(1426年)。景泰六年(1455年)五月,朱磐熚续娶王氏,随即生下嫡次子朱奠墼(音ji)。在王王妃的耳边风下,他生出“废长立幼”的念头,打算废掉嫡长子朱奠埨(音lun),改立朱奠墼。于是乎朱磐熚、朱奠埨父子势成水火,屡屡上疏相互攻讦。天顺四年(1460年)十二月,双双被废为庶人,临川郡国因此除封。
滕王阁
宜春王朱磐烑受封于宣德三年(1428年)七月,薨逝于弘治五年(1492年)八月,朝廷赐谥曰安简,为最后一位去世的明太祖之孙。正德十五年(1520年),宜春王朱拱樤(音tiao)因从逆被处死,传承五代(包括追封)的宜春郡国就此被除封。
新昌王朱磐炷受封于宣德五年(1430年)十月,薨逝于天顺三年(1459年),朝廷赐谥曰安僖。身后只有两个女儿:南康县主和雩都县主,并无子嗣,新昌郡国因此除国。
信丰王朱磐㷬受封于宣德七年(1432年),薨逝于正统四年(1439年)正月,朝廷赐谥曰悼惠。信丰郡国因无嗣除国。
宁惠王系诸郡国追封宁惠王朱磐烒也有5子:长子宁靖王朱奠培、次子瑞昌王朱奠墠(音shan)、三子乐安王朱奠垒、四子石城王朱奠堵、第五子弋阳王朱奠壏(音lan或xian)。
瑞昌王朱奠墠于景泰二年(1451年)三月由镇国将军晋封,薨逝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二月。正德十四年(1519年),第四代瑞昌王(包括追封)朱拱栟因参与宁王朱宸濠之乱,被废为庶人,押解进京途中去世,依然被“焚弃其尸”,瑞昌郡国被除封。
乐安王朱奠垒于景泰二年(1451年)三月由镇国将军晋封,薨逝于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朱奠垒为人孝顺,曾因祖父宁献王朱权的祭扫问题,与大哥爆发激烈冲突,被革去三分之一岁禄。朱宸濠叛乱之时,在位的乐安王为第二代王朱宸湔,与朱宸濠虽然份属再从兄弟,但因为祖父之间的矛盾,尿不到一壶去,没有参与叛乱,郡国得以保留。
石城县通天寨
石城王朱奠堵于景泰二年(1451年)三月由镇国将军晋封,薨逝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七月。嗣封石城王朱宸浮与庶长兄辅国将军朱宸潣因继承等问题闹得水火不容,相互攻讦,关键二人的屁股都不干净,最终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双双被废为庶人。嘉靖年间,朱宸浮被准许恢复冠带,死后追复爵位,赐谥曰安恪,但石城郡国终究没能复国。
弋阳王朱奠壏于景泰二年(1451年)三月由镇国将军晋封,天顺五年(1461年)五月在大哥的诬陷下,被明英宗勒令自尽。朱宸濠叛乱之时,第四代弋阳王朱拱樻(音gui)正以镇国将军的身份等待袭爵,同样没有参与进去。
宁靖王系诸郡国宁靖王朱奠培共4子:长子宁康王朱觐钧、次子早夭未名、三子钟陵王朱觐锥(弘治十八年以罪降为庶人)、四子建安王朱朱觐鍊(音lian)。
钟陵王朱觐锥受封于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这是一位非常能折腾的主,弘治十三年(1500年),竟上疏自承弓马娴熟、胸有韬略、骁勇善战,请求让他出任将帅以身报国,结果吗自然是遭到朝廷的严厉斥责。弘治十八年(1505年)四月,因与庶长子朱宸湤一道淫乱宫闱、致死人命及私置军器等罪被废为庶人,发配凤阳高墙。钟陵郡国就此除国。
建安故城:福建建瓯市风光
建安王朱觐鍊受封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朱觐鍊与朱宸濠虽然份属叔侄,可当朱宸濠开始谋逆之时,却不愿依附与他,且本人屁股底下也不干净,故被侄子当作骇猴的鸡,于正德十年(1515年)十二月上疏弹劾他“听信军校拨置害人”,已将拨置的军校缉拿,“送有司究冶,请降敕戒谕,并出榜禁约”,朱觐鍊因此遭受惩戒。如此一来叔侄之间的关系自然好不到哪去,是以没有参与叛乱。
宁藩被废后,宁藩宗室情况宁藩十二个郡国之中,两个上高郡国都因晋封亲王而除国,其余十家之中,新昌郡国和信丰郡国因绝嗣而被除国,临川郡国、石城郡国和钟陵郡国因自己作死而被除国,宜春郡国和瑞昌郡国因党附宁王朱宸濠,参与叛乱被除国,叛乱之后仅剩下乐安郡国、弋阳郡国和建安郡国3家。
宁藩始封君宁献王朱权一生历经坎坷,为让后世子孙不重蹈自己的覆辙,以永享富贵,特地仿照老爹的《皇明祖训》,编撰《家训》六篇和《宁国仪范》七十四章,教导后辈应当如何明哲保身。可从结果来看,宁藩宗室都不是省油的灯,以至于作死作到最后纷纷把自己给折腾死了。
由于宁王朱宸濠之乱影响太过恶劣,其本人和参与叛乱的一众宗室遭到严厉惩戒之剩,其余宗室也有意无意地遭受打击,小日子并不好过。
“(嘉靖二年九月)甲午,命补支宁府弋阳王拱樻,及镇国等将军拱梴等禄米三分之二,以正德十六年奉诏减革日为始。因拱梴等奏辩与宸濠事无相干,从该部勘覆也。”(《明世宗实录》)
朱权墓前的华表
连已经去世的宁藩诸王都因此遭到牵连。按照传统,皇帝即位,在祭祀历代先帝陵寝的同时,也应当派人奔赴各地向已经去世的亲王祭告。可正德十六年(1521年)十月,明世宗以朱宸濠叛乱为由,下旨裁撤对宁献王朱权、宁靖王朱奠培和宁康王朱觐钧的祭告。
“礼部尚书毛澄言:‘皇上登极改元,礼宜祭告岳镇海渎,历代帝王祖宗陵寝,及近年薨逝亲王。若宁献王、靖王、康王宜祭与否,惟上裁之。’上曰:‘宸濠背逆不道,属籍已削。勿祭。’”(《明世宗实录》)
宁王之乱后,宁藩虽然被废,可宁藩宗室人数为数不少。乐安、弋阳、建安三支主支尚存,临川、石城、钟陵、宜春和瑞昌五国,虽然主支因各种原因被废,可各有宗室成员存留。据王世贞统计,万历初年宁藩宗室人口多大912人,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宗藩,其中庶人仅有44人。
这么多人由朝廷直接管理显然是不可能的,故只能从本支系宗室之中选择代理人进行管理。嘉靖二年(1523年),已经在镇国将军位上坐了多年冷板凳的朱拱樻被正式册封为弋阳王,同时授予其宁藩理宗,让其兼管宁藩八系的宗室事务。朱拱樻“忠孝贤良,德行著闻”,在位期间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因此受到朝廷表彰。
嘉靖三十年(1551年),弋阳王朱拱樻薨逝。《明史·诸王传》称,朱拱樻去世后,由乐安王朱拱椤署理府事。然而查阅《明实录》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朱拱樻没有嫡子,故去世之后由庶长子镇国将军朱多焜暂理府事,宁藩事务一并由他兼理。本支没有亲王,署理府事的郡王天然比其他郡王高半级,其中牵扯的利益纠葛众多,何况时任建安王朱宸潚、乐安王朱拱椤,一个为朱多焜的叔祖,一个是其族叔,岂肯向小辈低头。于是乎围绕着署理府事大权,宁藩硕果仅存的三家郡王闹得鸡飞狗跳。南昌古城墙南昌古城墙
南昌古城墙
头大不已的明世宗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十一月下旨,将宁藩八支三分,交给三家分管,其中建安王府代管钟陵郡国这个同宗,乐安王府分管同源的石城、瑞昌二府,弋阳王府分管临川、宜春二府。至于转奏、行庆贺等需要由亲王出面的礼仪性事务,由三支轮流主持。
“乙亥,初命江西建安、乐安、戈阳三王府分管各宗室。建安以钟陵一府附之,乐安以石城、瑞昌二府附之,戈阳以临川、宜春二府附之。凡事转奏、行庆贺等礼,轮次从尊。仍更赐弋阳王印,革去管理旧名。先是,宸濠国除,以府事暂令郡王管理,而不冠某府二字于上。至是各宗遂起争心,讦奏弋阳王长子多焜不宜世袭管理。礼部因援山西交城、襄垣、庆城府例请。从之。”(《明世宗实录》)
《明史》称乐安王朱拱椤代弋阳王朱拱樻署理府事,估计是受《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四》叙述瑞昌、石城二支时末尾处的“乐安王代理府事”影响。其他史料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建安、乐安、弋阳三支分治宁藩八支,估计是受《明实录》中一则记录的影响。因为嘉靖三十八年,宁藩发生过一件对所有宗室都有极大影响的大事。瑞昌郡国的始封君瑞昌恭僖王朱奠墠,与弋阳郡国的始封君弋阳荣庄王朱奠壏为一母同胞,故瑞昌郡国宗室在接受乐安王管理数年后,提出改属弋阳王,获得明世宗恩准。
阿越说可以说宁王朱宸濠之乱,成就了新建伯王守仁的赫赫威名,却给宁藩宗室带来了噩梦一般的后果。直到嘉靖三十八年,宁藩宗室才算稳定下来。然而万历五年(1577年),弋阳王朱多焜薨逝后,因无嗣导致弋阳郡国被除封,其后弋阳郡国本支及附属的瑞昌、临川、宜春三支宗室如何管理不得而知。
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在万岁山的一棵弯脖子树上自挂东南枝,结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也终结了大明王朝。随即清军入关,开始席卷天下。在此过程中,部分宁藩宗室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抵抗。比如隆武二年(1646年)续封瑞昌王朱议沥在抗清之时战死;续封石城王朱议淄于永历三年(1649年)在福建大田起义抗清,最终战死;续封宜春王朱议衍于永历三年在福建汀州树旗反抗,兵败被杀。
八大山人纪念馆
还有部分宁藩宗室则选择隐姓埋名,不仕清朝,最著名的当属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八大山人朱耷。明亡后他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以明遗民自居。
此外江西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缑岭有一个朱姓小村落,据说是明亡之后,迁来此处为宁献王朱权守墓的宁藩宗室后裔聚居而成。
相关文章宁王朱宸濠:弘治年间的宗室贤王,为何会在正德年间造反?
宁献王朱权(下):和侄子争藩地,和侄孙争待遇,都没落得好
朱存枢?朱存机?朱存极?大明秦藩末代秦王究竟是谁?
崇愍王朱由樻:身份遭质疑的遗腹子,被俘后不肯合作而被杀害
德端王朱常(邦清):捐禄赈灾的贤王,继任者为第一个被俘亲王
宁藩说完了,下一个说哪家?
阿越,可以像这次的9文章一样,说一说明亡以后合藩王的后裔情况。[点赞]
朱权改封南昌,不如把封国名改成滕王[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