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裔世袭衍圣公,乃文官之首,另一伟人孟子后裔呢?

野路说历史 2023-11-03 16:41:50

◑ 前言

自北宋仁宗时开始,孔子的嫡系子孙的封号被定为“衍圣公”,并给予世袭罔替的极高待遇。这个封号的优待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使得衍圣公的地位被推至“文官之首”的政治高度。

当然,以孔子的伟大成就来看,确实没有人会反对给予他的嫡系子孙世袭罔替的衍圣公爵位。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作为同样有伟大影响力的圣人,为何历代王朝统治者却没有给予孟子后裔爵位呢?从理论上来说,孟子的影响力也同样显著,甚至仅次于孔子。因此,给予孟子后裔侯爵、伯爵一类的爵位,理当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历史往往受利益驱动。帝王之所以选择捧孔子后裔而不是孟子后裔,根源在于他们对立的思想主张。孔子注重礼仪、儒家传统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王权的稳定相契合,因此受到了君王们的青睐。而孟子则强调人性本善、君主应该为民众谋福利,这与当时的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意志相左。因此,尽管孟子同样是圣贤,他的后裔没有得到应有的爵位。

这样的差距并非孟子后裔的不幸,而更多地反映了历史多变的复杂性。尽管在封建社会中,政治利益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地位和待遇,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孔子和孟子的例子中,看到了历史上思想与政治的相互纠葛。而正是因为这种差别和争议,历史才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 孔子思想主张

御史虽然对孔子的思想了解不深,但对其基本框架还是有所了解的。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为最高统治者服务,而其核心精髓则在于“仁”与“礼”。

孔子生活的鲁国深受周礼宗法的影响,而当时的社会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王道渐衰,礼义荒废,政权失衡,家庭风俗异化。这些社会现象使得君臣、父子关系紊乱,明君失去了君臣之道,慈父与孝子的品质形同虚设。为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统治体系,孔子主张:“以德为政”,同时要求君民待人真诚而宽容。

孔子主张仁政的同时,提出了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礼治”。在现代理解中,礼治即是秩序与等级的体系。这一概念几乎是为最高统治者量身定制的,因为在礼治的约束下,君臣之间的界限变得明确,一道清晰的鸿沟被划定出来,成为不可逾越的。这种秩序的确立为统治者提供了镇压叛乱的法律依据,而那些妄图破坏秩序、背叛君王的人则被定义为“乱臣贼子”,必将受到严惩。

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几乎是为统治阶级而设计的,他是皇权至上的忠实代言人。正因如此,孔子从西汉开始就受到了皇帝的追捧。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孔子的后裔就被赋予了“奉祀君”这一世袭的爵位。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其爵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封号屡屡改变,直到宋仁宗时才稳定为“衍圣公”。

“衍圣公”听起来很高贵,但在宋代并不算高级,只是一个八品官而已。到了元代,衍圣公的品级提升至三品,明清两朝的衍圣公和异姓的公爵地位相当,担任正一品官,被尊为文官之首。

通过这些改编与延伸,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并看到他所受到的不断提升的地位和尊重。

◑孟子主张思想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义、善。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通过战国时期各国君王的治国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理论系统,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刻画和延申。

孟子所倡导的“仁政”,实质上是在告诫最高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将天下的百姓视为自己的子女,呵护他们如同家长一般。相对来说,孟子的“仁”比孔子的更加平民化,甚至可以说孟子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君王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要求最高统治者爱惜百姓,实行仁政,这符合人性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说起来也并非过分。

然而,孟子提出了一些让最高统治者难以接受的附加条件。他在《孟子·尽心章句下》中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将庶民的地位凌驾于皇权之上。

这样的话虽然有道理,历史上确实有许多明君也是按照这个思想严格要求自己的。然而,并非每一位皇帝都具备像唐太宗一样的胸怀,而孟子的言论无疑是在质疑皇权的威严。

如果最高统治者可以容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么孟子在《梁惠王下》中提到的“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这句话,就更加触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多少带有鼓励民众造反的意味。

大多数帝王看到这样的话,心中都会产生不满,只是这种不满无法宣泄,因为孟子的话说得在理,如果公开反对,就会被扣上“不遵圣人之言”的高帽。

历史上许多大臣劝谏皇帝,都拿孟子的言论作为舆论武器,这使得皇帝有苦难言。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历朝历代的君王对孟子存有相当大的偏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当他看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些孟子的章句时,当场发火,说:“如果这老人在今天,能够幸免于难吗!”因此,朱元璋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

最高统治者对孟子的偏见反映在政治待遇上,与孔子形成鲜明对比。孟子的嫡系后裔子孙,在一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政治福利。

明景泰二年(1451年)开始授予孟子的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担任主奉祀事务。从此,孟氏后裔开始承袭世职,一直延续至清代。

那么翰林院五经博士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呢?与爵位相距甚远。根据清代的官制,他们属于翰林院中最低等级的职官之一,秩序为正八品。可以说,与衍圣公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12 阅读:5232
评论列表
  • 2023-11-04 02:18

    1937年,日本鬼子侵华,孔子的第77代孙热情的跟鬼子合影,还给它们煮饺子吃,极尽儒家精髓“仁”与“礼”。

    用户47xxx91 回复:
    这就是儒家的包容[滑稽笑]
  • 2023-11-04 20:10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让他们反感,老朱干脆把亚圣移出孔庙,这就相当于撤职查办了。

  • 衍圣公是宋仁宗开始封的,所谓世袭不过是投降金国,又投降蒙古,投降李自成,又投降满清,投降德国,还有投降鬼子。这些都是主动投降的,只有投降朱元璋的时候是不情不愿的,谁让老朱出身低呢,还没等他孔家反应过来,蒙古就被驱逐了

  • 2024-02-08 16:04

    儒家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过度强调“道德劝说”忽视法治,何况道德劝说对大部分人都是没用的

  • 2023-12-29 18:35

    世修降表的那个孔家吗

  • 2023-11-30 20:30

    最无耻的读书人

  • 2023-11-04 20:04

    相对来说,颜回的后人比较有骨气,那些比较实话实说的历史,都是颜家后人记录的。他就是要如实记录李世民弑兄逼父,搞得大家一点脾气都没有。

    香烟点燃寂寞 回复:
    颜家后人基本上都是史官。[得瑟]
  • 2024-04-06 10:06

    吹吧,孔圣人的后代多汉奸[得瑟]

  • 2023-11-04 11:01

    这一支诞生了心学,明末有大量门徒背叛了孔老二的伟大思想

  • 2023-11-04 13:26

    孔子讲究辅君孟子主张抗君

  • 2023-11-04 13:29

    老子反对

  • BASE 2
    2023-11-04 23:05

    你不知道孟子后人也是世袭爵位,当本地的县令吗

  • 2023-11-04 13:38

    [得瑟]来到这里

  • 孔老二!

  • 2024-02-19 11:44

    孔家历代铁骨铮铮[点赞]

    沈志远 回复:
    真扯淡!
    用户5582866232 回复:
    铁骨铮铮是没有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真的。

野路说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上精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