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难以理解“法身、报身、化身”,看看慧能的说法或许就明白了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5-06 11:46:41

上接《禅宗人物志: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十)慧能法嗣——洪州法达》

除了洪州法达禅师“读死书”不求经义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只诵经而不解经,那就是寿州智通禅师。

寿州智通禅师,是寿州安丰人(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曾勤修《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主要有三个译本,分别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罗、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僧人实叉难陀。

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更接近本经的原始义,因此流传广、影响大。通常所说的《楞伽经》就是指的这个译本,即四卷本。

在诵经方面,寿州智通的勤奋虽然比不上读《法华经》三千遍的洪州法达,但也是诵经千遍有余了,可仍旧不解“三身四智”是何意。于是专程来到曹溪礼拜慧能,以求解其义。

寿州智通向慧能顶礼,说道:“我读《楞伽经》已不下千遍,可是一直无法理解经中所讲的三身四智,希望大师能给我讲解一下。”

关于“三身四智”,如今网上搜索就能找到一大把,比如这样的解释:

“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如果再追问下去:什么是法身、报身、化身,则可能出现很多更难理解的佛教术语,甚至还会出现“佛”的各种名称,这里就不摘抄了,关于“佛教”的东西不便说太多,有兴趣的自己去看。

但是,正因为这些佛教用语的使用,让人对“三身四智”的含义更是摸不着头脑。

而慧能不是“读死书”的人,他是自在人,不再受各种名相所迷惑,他给出的答案更贴近实际生活,也更好理解。

慧能对智通说道:“按佛理来讲,三身指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其实,清净法身就是指人的本性,圆满报身就是人的行为能力(认知、智慧),千百亿化身就是人的行为结果。”

就是因为经文中常常出现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禁锢了人的思维,把“三身”与佛名联系了起来,则更加难以理解了。而慧能的解读则更容易理解:本性、行为能力、行为结果。

慧能继续说道:“说三身,不能脱离自性,如果离开自性来谈三身,就是有身无智的凡夫。要知道三身均无自性,都是自性的产物而已。若能悟到这个境界,就可以称作‘四智菩提’了,也就见性成佛了。”

这段话中最难理解的就要数“自性”了,为此特简要介绍一下佛学的基本佛理,便于更好理解这段话。如果有兴趣详细了解的,可以再往前翻翻,有关于“自性”更详细的介绍。

“缘起论”是构建佛教教义体系的基础,所谓“缘起”,即:“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也就是说:万物并不是凭空而有,一切存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存在,必须依靠某些前提条件的支撑才能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此存在也将消散。也即: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比如:你能看到这篇文章,取决于你的爱好、你的行为、文章及内容,你和文章之间的这个平台。无论少了什么,当前事实将不会存在。

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任何一物既是“前因之果”,又是“后果之因”,总是有两重身份。不存在“无因之果”或“无果之因”,任何存在都是基于一定条件,任何存在都是有其意义。

也可以说一切存在都是“不自主的”、都是“被动的”,都是若干条件促成下的产物,这样存在的本质就是“无自性”。相反,而“自性”就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独立存在。比如:神话中的天神或上帝。

佛学下的客观世界是没有“天神”的,所以一切存在均“无自性”。

那为什么慧能说“三身”无自性,而是自性的产物呢?如果以下面的例子来理解“三身”或许就更容易理解了。

比如用“眼睛”来举例:

可以用眼看世界就是眼睛的本性,“可看”这里就对应“三身”中的“清净法身”,即:本性。

当眼睛具有足够的视力或具备看的功能时,则眼睛“能看”,这就是“圆满报身”,可以“用来看”但还没有具体的“用”,眼睛具备看世界的能力,即:行为能力。

当用眼睛看万物,就有所看见的东西呈现了,这些“所看见的”就是“千百亿化身”,是“看世界”行为所得到的结果。

“可看”是眼睛的本性,“能看”是眼睛具备的行为能力、“所看”是行为的结果。“可看”、“能看”、“所看”都要基于一定条件而存在的。

比如:“可看”基于眼睛的存在,“能看”要基于视力的好坏;而“所看”还要有所看之物,之地、之时等等,所以均是“无自性”的。

“三身”无自性可以这样来理解,那为什么又都是自性的产物呢?

人为什么会有认知外界的意愿、能力和行为呢?正是“佛性”的作用,是它的存在,才让人有了想法、语言、行为等等。佛性是自性的,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在那里,但无法说它是什么,也无法把它抓住它、得到它。

但是如果人没有佛性,不就和木偶人一样了吗?不会再有任何响应外界的思想或行为了,成了“活死人”。所以,只要是“活”的,必然有佛性。

这个人人皆有的佛性就是自性的,不以任何存在而存在,包括人体本身。佛性并不是寄生在人体内的某物,叫做佛性也仅仅是方便之说而已。它只是代表人与木偶人不一样的那一部分,勉强可以说是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主动性。

如果执于佛性与身体同在,是确定的某物,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你拿不出来,也不知道它的起止。所以,慧能曾经说:“我有一物,无头、无脸、无名、无字、此是何物?”

神会站出来回答:“此是诸佛之本源,众生之佛性”,结果被慧能骂作“知解宗徒”。

佛性是自性的,是无为法,非空非有,如何拿得出?比如:蝶恋花、蜂采蜜,狗啃骨头猫抓鱼,这些有为法都是在佛性的指引下展现出来的,佛性其实就是物之本性,并不是某物、某一特定属性。

当人开始认知世界的那一刻起,佛性已经在了,因为正是它的存在而让人“应缘而作”,所以对于人而言,不知道佛性是什么时候就在的。因为“知道”本身就是“佛性”在作用。

同样,在人死亡而停止一切感受、思维、行为后,是无法知道以后的事情,当然也无从知道佛性的去处。

因此,对于人而言,佛性是“来无出处、去无定所”,“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正如《心经》所说: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人们常常把佛性理解为思维、认知、智慧,则就是把佛性执为“有”了,佛性是无为法,不在三界中。其实,佛性就是让人去思考、思维、思想、言语、行为、认知的那个主动性,但就不是思维、行为、言语任何之一的本身。

所以,“三身”均无自性,都是在“佛性”作用下的应缘显现而已。

为了让智通更好理解,慧能继续说道:“对于人而言,三身就是本性、行为能力、行为结果。说三身,不能脱离自性,请听吾偈。”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这也是在说“三身”源于自性,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是“四智菩提”。

智通继续问道:“三身我明白了,那佛典所谓的四智又该如何理解呢?”

慧能回答道:“领会了三身,便明白四智,何用再问?谈‘四智’不能离‘三身’,否则等于无智。”

慧能意思就是:“三身”均无自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某物,不要执于什么“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都是佛性在当下的应缘显现,这就是一切的真相。那些所谓的名字,也是方便之名,总得有个名字来叫吧。

如果领悟了这一点就是“明心见性”,自然就有了“四智”。三身是体,四智为用,体用合一,本无二致,“既会三身,便明四智”。

如果用现代哲学的观点勉强可以这样说:三身是认识论,四智是方法论,本就同源,是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研究结果。既然已经洞见其中原理与规律(三身),当然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四智)。

智通在慧能的言语下,终于领悟了“三身四智”。于是和了一偈,表达自己的悟境: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三身”是本体的作用,“四智”是智慧的展现。身、智融通无碍,体用合一。所以在应对外缘时,就应该不执着、不沾染、“应无所住”,随缘任运,应物随形。

反之,如果以为真的有“三身”可以得、“四智”可以修,那都是虚妄的执着了。想尽力守住的所谓“本性”、“本心”在“想守”的同时就已经是妄心了。

自性本就“无一物”,还守个什么呢?

这样的妙解,都是因为师父的开示才恍然大悟,从此不再执着于染污或清净的假名,也不再执着于染净的不同显现了。

来什么就显什么,如是、不是,都是。

弥勒这样说:“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

假如从这一句中得出“转识成智,舍染归净”就是“悟了”,其实仍是未悟,因为还执于“净”、“智”。有分别的看这个世界,形形色色;无分别的看这个世界,极乐净土。

但无论怎么看,都不会改变外在世界,仅仅是触动了内心的感受而已。

所以,修佛的意义在于:从主观上消灭分有别的世界,以脱离因为分别所带来的种种烦恼,从而自在豁达,无任何负面心理的渡过一生。

至于生存手段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就交给科学吧!

《禅宗人物志: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十一)慧能法嗣——寿州智通》

未完待续......

16 阅读:600
评论列表
  • 2024-05-07 12:29

    南无阿弥陀佛🙏🙏🙏

  • 2024-06-08 06:22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无极境界是法身,太极境界是报身,有极境界是化身。

  • 2024-07-23 08:27

    好文章。我喜欢修神通。修神通不是目的,但修神通就有了抓手。否则,不知道什么是修佛

  • 2024-05-08 22:39

    南无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

  • 2024-06-18 00:01

    南无阿弥陀佛

  • 2024-08-13 08:17

    真正通透的人才能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名相解释清楚。

  • 2024-06-02 05:14

    禅宗有没有人能解释善恶啊?拜外来物种惭愧么?

  • 2024-05-08 11:01

    南无阿弥陀佛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