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鼎盛时期的传承脉络和慧能主要法嗣及其禅法精要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5-02 04:55:40

上接《禅宗人物志:六祖慧能大鉴禅师(七)薛简访祖》

上回说到薛简虽然未能请得慧能进京,但却得到慧能的开示,大悟禅法。告别慧能大师后,返回皇宫,把慧能所说如实上奏。为此,朝廷还给慧能送来了磨衲袈裟、水晶钵等物,以感谢其在民间弘法做出的巨大贡献。

慧能从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于广州法性寺出山,第二年二月回到曹溪宝林寺正式开启曹溪禅法的辉煌时代,直至先天二年(713年)回到新州国恩寺圆寂,共弘法利生达三十七年之久。

慧能法嗣

在曹溪弘法期间,慧能培养了大量的禅宗弟子,为禅宗的开枝散叶打下了坚实基础。而这些弟子中又以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等最为著名。

他们得法后,均各成一家,其中又以青原行思、南岳坏让二家弘传最盛。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700~790),南岳怀让传马祖道一(709~788),在石头和马祖手上,禅宗开始走向鼎盛时期。

马祖道一传百丈怀海(720~814),百丈怀海传沩山灵祐(771~853),沩山灵祐传仰山慧寂(815~891),沩山灵佑和仰山慧寂师徒一起创立沩仰宗,开出“一花开五叶”的第一个花瓣。

百丈怀海传黄檗希运(不详~ 855),黄檗希运传临济义玄(不详~867年),而临济义玄则开创了临济宗。 

石头希迁传药山惟俨,药山惟俨传云岩昙晟,云岩昙晟传洞山良价,洞山良价传曹山本寂(840~901),曹山本寂开创出曹洞宗。

石头希迁又传天皇道悟,天皇道悟传龙潭崇信,龙潭崇信传德山宣鉴,德山宣鉴传雪峰义存,雪峰义存再传云门文偃(864~949),云门文偃创立云门宗。

雪峰义存又传玄沙师备,玄沙师备传罗汉桂琛,罗汉桂琛传法眼文益(885~958),开创出法眼宗。

到此,中国禅宗的“一花五叶”全部形成,这就是中国禅宗的五家宗派。但进入五代十国,北宋初年后,禅宗逐渐走入衰退,这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水平不无关系。

其中,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三家最长不过传了200年,只有临济宗和曹洞宗延续至今。

临济宗经兴化存奖、南院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昭、石霜楚圆(986~1039)后再次兴盛。石霜楚圆传杨岐方会(992~1049),形成临济宗的杨岐派,石霜楚圆又传黄龙慧南(1002~1069),形成临济宗的黄龙派。

因为杨岐派和黄龙派的再次兴盛,中国禅宗又被称为“五家七宗”。以上就是中国禅宗在唐、五代十国、宋初的大致脉络,也是中国禅宗鼎盛时期的传法关系。

从整个发展脉络看,慧能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南宗顿教的兴盛,而更在于他对中国禅宗的整体影响。中国的儒释道三家,慧能在“释”家有着孔子、老子一般的地位,就是源于他对禅宗的莫大贡献。

而慧能禅法到底如何?还需要在他和弟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找寻。为此,就来看看那些流传下来的禅门故事吧!

韶州法海

韶州法海在慧能法嗣中虽不如那些开宗立派的弟子著名,但他却是《坛经》的撰稿人。他一直侍奉在慧能身边,把慧能讲的佛理、法语以及出世因缘等内容记录下来(包括大梵寺说法内容),整理成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后世简称为《六祖坛经》或《坛经》。

经法韶州法海整理成的这本经书,成为中国禅宗唯一可以称为“佛经”的经书,并流传到海外,为中国禅宗成为“全世界的禅宗”起到了推动作用。

所以,就先来看看韶州法海眼中的慧能禅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法海是韶州曲江人,所以又叫“韶州法海”。这里来说说禅师们的法名是怎么构成的,以便在面对大量禅师法名时更好理解。

关于禅师的法名

禅师的法名通常都是两个字,但是能用作法名的字并不是太多,通常都是“慧、净、法、圆、智、空、通、道、妙”等等类似的字。由于当时寺院多,僧人也多,造成重名的情况就多了。

为了便于区别谁是谁,就把禅师的名号扩展为四个字,特殊文字+法名。特殊文字也是两个字,通常有多种组合。

比如:

地名+法名,韶州法海就是这样情况,韶州是地名,法海是法名。

山名+法名,寺院通常都在山中,所以山名也类似于地名,只不过比地名更具体,黄檗希运,黄檗就是指的黄檗山,希运是法名。

寺名+法名,寺名还是指的地方归属,比地名、山名更加具体了。比如“罗汉桂琛”,罗汉指的就是罗汉寺,“清凉文益”,清凉就是清凉寺。

谥号+法名,比如法眼文益,文益是他的法名,生前他是“清凉文益”,圆寂后周世宗敕谥号“大法眼禅师”,后来就把清凉文益禅师称为法眼文益。

总之,从两个字的法名扩展为四个字的法名,就是为了便于区别谁谁谁,至于前面那两个特定文字则有很多种类型,不仅仅是上述的四种,这里只是举例说明。

韶州曲江离曹溪宝林寺不远,曹溪也是在韶州的,应该属于不同的区县。当法海听说慧能在宝林寺开坛弘法后,第一时间就过来了,他也是最早追随慧能的一批人,所以有机会作为“书记官”整理《坛经》。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

法海第一次见到慧能就问:“什么是即心即佛?请师父给我明示。”

慧能说:“前念不生,就是“即心”,后念不灭,就是“即佛”;成一切相,就是“即心”,离一切相,就是“即佛”。当然还可以这样说,住相“即心”,离相“即佛”;有“即心”,空“即佛”。”

“要是用这中相对概念的“二元对立”讲下去,讲都讲不完,所以你还是听我的一首偈子吧。”

于是,慧能就说了一首偈: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要领悟慧能的回答关键就落在前面两句“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上,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念,何为心,如何又是佛?

念是心攀缘当下外境一切缘所产生的想法,“前念”就是已经过去的想法,既然是曾经的想法当然已经脱离当下境况了。因此,“前念”是妄念,也可以说是虚幻不实的东西。

比如,常常会生出这样的感慨:正吃着火锅,却想着还是上次吃的汤锅更好,今天不该来吃火锅的。

或者,还在试用期就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了、太苦了,与上一份工作相比差远了,哎,不该换工作的。

诸如种种,就是脱离当下之境生起的“前念”,都是偏离实际的妄想,只会徒增烦恼。相反,如果不生起对以往的眷恋、怀念,只专注于当下,这个时候就是真心的展现了,无所谓好坏,无所谓高低。

其实这个话,慧能在南下途中开导惠明的时候就说过,只不过说的话不一样,但意思差不多。

慧能点化惠明时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前念不生”,即当下之心,就是人的“本来面目”,即为真心、本心是也。真心是“前念不生”的实时心,那“妄心”就是脱离当下之境的其他各种想法。

既然迷于“前念”是妄念、妄心,那么脱离妄念的“后念”就是觉悟。“佛”不是特指的某种超人能力,仅仅就是一个称谓而已,是“觉悟”的代名词。

为什么“念”会脱离当下呢?因为在识别当下之境时,调用的都是过往的经验与感受,以此来对比、评价当下,注定了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念头都是“前念”,即过往的认知在当下的显现。

这是避无可避的,是人感知世界、认知外界的方式所注定的。人在攀缘外境时,第一时间生出来的念头,都是“前念”,都是心“识别”外境后的产物。

如果当生起“前念”时,随后觉察到,这个“前念”不是真心,是应缘而起的种种有为,是心的必然妙用,所以不能把这个妄念当成绝对正确。

随“前念”而生的“觉察”之心就是所谓的“后念”了。当在抱怨这份工作没有上一份工作好的同时,马上警醒:“这个想法是片面的、是主观的、过去的、不实的。要专注当下,做好眼前事,不要再打妄想了!”

“前念”有无数种,吃火锅时对上一次汤锅的念念不忘,换工作后对上一份工作的不舍等等都是。而“后念”只有一种,即:“自己当下的任何念头都不是绝对正确的这个想法”。

前念是具体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后念是恒常不变的觉知。

因为“前念”都是住于境的,所以随境而生,当然有无数种,如果迷于前念,即是烦恼。而“后念”都是离于境的,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只是恒常的觉知,即是菩提。也可以说“前念”着相,而“后念”不着相。

如果一直保持这种时时觉察、时时觉知,知道任何住境的想法都不绝对正确,就是“后念不灭”,当然就时时处于悟境了。

双修是正

如果明了这两句的意思,慧能后面说的话和偈就比较好理解了: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相由心生,一切相都是“心”的产物,“心生相”是必然的。因此有任何念头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住在念头上而信以为真。如果不住于相,就是觉悟之人,也就叫做“佛”。所以慧能为什么听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关键就在“无所住”,而不是“不生心”。

要知道,任何念想都是住相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人就是通过“心”去认识世界的,所以必有说生。

人心就如一面镜子,要感知世界、认识外界,必须用这面镜子来照上一照。那么注定得到的都是“镜像”,当然不是实相。所以“成一切相即心”,这句话道出了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但与此同时,如果知道自己“心”相的显现不是真相,不能执于自己的见解,能辩证的对待一切事物,这就是“离一切相即佛”。

因此,明白当下的相是“心”的随缘妙用,而同时保持“觉察”之心就是觉悟。真心是清净的,而“觉察”是恒常不变的、一如既往的。所以,“定慧等持”才能保持“恒常清静”。

随境生“念”是必然的,这是“心”的妙用体现,都是心或佛性在发挥作用。就像“蝶恋花、蜂采蜜,狗啃骨头猫抓鱼”那样自然而然。

体悟到这一点就是“慧”。因此不要去刻意压抑自己生起的任何念头,不能把念头当成可恶的“山贼”来除。只要是念头,就不可能绝对正确。

因为人类就是这么认识世界的,一切念头都是佛性的体现,人活着的证明、心智的结果。既然是心的妙有,慧也就是“有”的表现。

另外一面,也要知道这些念虽然是“山贼”,但不必除去,也无法除去。它们并不是真相,而只是人在应对外境时的认知、反馈而已。时刻保持这种警醒的念头,就是“定”。既然时刻知道妙有都是虚幻不实,定也就是“空”的表现了。

慧能所说的“定慧等持”,就是不执于空,也不执于有,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不否定一切存在,也不执于一切心识认知的绝对性。

法海一听,言下大悟,他开悟后,也作了一首偈子来表达自己的体会: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见真心就是佛,自己当初没有领悟而费力不尽。”

后来,慧能应韶州刺史韦璩的邀到大梵寺说法,法海也同去记录,记录的内容就是《坛经》的主要内容之一。

法海在慧能大师圆寂后,把慧能大师的言行、法理,整理汇编成《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也就是如今还能看见的《坛经》,这对禅宗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未完待续......

禅宗人物志:六祖慧能大鉴禅师(九)慧能法嗣

11 阅读:237
评论列表
  • 2024-10-14 23:06

    虚头巴脑

  • 2024-05-09 14:27

    阿弥陀佛[祈祷]

  • 2024-10-18 19:03

    清净觉照,十方圆明,本自圆满!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菩提达摩祖师!南无六祖慧能祖师!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普现如来!南无尽虚空遍法界十方莲花藏极乐世界无量无边无数无尽极乐佛法僧三宝![呲牙笑][祈祷][玫瑰][玫瑰][玫瑰]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