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出家人并不穷,因为他们找到了藏在内心的无价之宝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3-19 04:34:40

僧问:“清税孤贫,乞师赈济。”师召税阇黎,税应诺。师曰:“清原白家酒三盏,吃了犹道未沾唇?”

——《五灯会元》第十三卷曹山本寂禅师

白话直译:

清税对曹山本寂说:“我一贫如洗,请和尚救济一下。”

曹山本寂于是就召唤他:“清税和尚!”

清税随口应答:“在。”

曹山本寂说:“最好的酒都被你喝了三杯了,你居然还说滴酒未沾?”

提示:

参禅门公案,最好是读原文,实在读不懂可以借助“白话直译”,有助于从字面上理解。而“鉴赏评说”则是脱离于原文的个人解读,必然存在局限性,尽量在对原文有一定理解之后选择性的参考,当作见闻看就好了。

鉴赏评说:

大家总是觉得“贫”就是指的贫穷,缺钱少物。其实,在每个方面都可以“贫”,钱财、名利、感情、精神、爱好、健康、修为等等。所以,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是“穷人”,因为总有他不满足的方面。

清税对曹山本寂说自己贫穷,希望和尚能救济一下。当然不是说的“钱财”方面,很可能是说自己“法贫”,暗示曹山本寂能否给自己说说法,开示自己一下,看能否明心见性。

曹山本寂是洞山良价的法嗣,他与师父共同创立了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曹山本寂可是那个时代非常有名望与修为的一代宗师,在“禅法”这个领域,可以算得上“富有”了。

因此,清税向曹山本寂提出“赈济”的要求还是能理解的,他希望曹山本寂给自己指点一二。

禅师们开示人的方法各异,有的从正面讲经文、解读经典;有的从侧面讲故事,寓理于事;有的不做声,比个手势或者画个图形;而更多的则是言行怪异,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不管何种方式,只要能让人“悟”就算是“正法”,所谓“法无高下、万法归一”也就是这个道理了。一切“法”都是指月的手,修行人不要执于那根“手指”,而应顺着手指发现那轮明月。

当然,手指不是月亮,所以要见月亮,非自己见到不可,任何人都无法代劳的,旁人仅仅能“指”一下而已。

曹山本寂是怎么开示清税的呢?他就简简单单的喊了一声:“清税。”清税则应声而答,在这一唤一答之间,已经把最大的宝藏展现在清税面前了。

所以曹山本寂才说:“最好的好酒你都喝三杯了,还说滴酒未沾?”

言下之意,你的自家宝藏已经显露出来了,你还来我这里哭穷?

什么是自己宝藏?正是让清税应答的那个“东西”。说它是什么都不准确,但它一定存在。否则我为什么要喊你,你又为什么要应答呢?

我们两个都有那个东西,“人人具足”的那个东西,禅宗勉强称之为“佛性”,没有特别的意思,就是为了称呼而已。它就在那里,但却无法描述它是什么。所以慧能才说:

“我有一物,无头、无脸、无名、无字、此是何物?”

而神会说那个东西就是“诸佛之本源,众生之佛性”,结果被慧能批评了,说他是“知解宗徒”!

其实神会并没有说错,错就错在把佛性当成“实有”了。那个东西在,但无法描述,只能发现它的作用,却“不可见”。

如果它不在,你为什么会这样想、那样问、这么做呢?一切应对外境而作的行为无一不是那个东西在发起的。如果没有它,人和木偶又有何分别?

让人发起“身、口、意”的那个东西在时时刻刻发挥着作用,与人体合二为一,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可以说,“它”才是人的主人,人的身体仅仅是工具而已,这具“躯体”在主人的驾驭下有了“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傅大士为了体现那个东西,还特地作偈一首: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知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这首偈里面,傅大士把那个东西称之为“佛”,“佛”就是个代词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睡觉、打坐、走路、说话......哪一样离开它了呢?人与“佛性”总是形影不离的,此就是彼,彼就是此。

虽然不知道“佛性”是什么,但能肯定离开“佛性”人就不再是人,比如:提线木偶。提线的人之于木偶,就好比“佛性”之于人,彼此就是这种互根共生的关系。

话说回来,即使证明“佛性”的存在,就算它是人的真正“主人”,为什么又说那是宝藏呢?它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假如没有这位“主人”,人就不再“想”、不再“做”、不再“说”,没有一切的感受与行为,人就像一块石头,寒风也罢、烈日也好,它都无动于衷了。

这样一来,世界的一切对于“石头”来说就静止下来了,一切都“不存在”了,因为你无法再感知一切,就相当于一切都不存在。所以,世界就是因为“佛性”的存在而存在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佛性”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这还不能算宝藏?你的世界的一切都是它在生起,对于你而言,天下还有比它更宝贵的东西吗?

当体悟到“它”的存在时,才真正的知道了自己的存在,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当下之必然”。未来取决于现在,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事实。

当下的一切都是“佛性”的展现,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已经是这样了,还有什么为什么!不要去思考过去的事,拥抱当下就是最好的方式。

只有见证佛性的存在,才知道这就是你的选择,这就是“你”,才可能拥抱当下、才可能回归本我,才不会去挂怀昨天的遗憾或对明天的忧虑,只有当下才是“实有”的。

也许,关注于当下就能算作“洒脱自在”吧!

宋朝柴陵郁禅师的《悟道诗》是这样写的: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

那颗明珠一直都在的,而且人人皆有,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也不需任何打磨,只需要把它展示出来,就光芒无限了!

如何发现?就在曹山本寂的一召,清税的一答中。

曹山本寂:“清税和尚,你可不是“孤家寡人”哦,是谁让你应答我的,好好体会一下吧,还说自己孤贫,你既不“孤”也不“贫”,放着自家宝藏不顾,到我这里来哭穷干什么!”

执于清税和尚后面怎样,并不是禅门公案所关注的重点了。你也不需要管他如何,而应该关注你如何?

要说财富,还有什么能比得过找到内心的无价珍宝呢?

0 阅读:7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