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是老一辈人最爱的理财方式,在我们这个小县城尤其适用。每每走进邮政储蓄所,总能看到老人们捧着各色存折,仔细核对着存取记录。谁能想到,一本老旧存折,竟然会牵出25年前的一段往事。
我叫周建明,今年58岁,在县城机关大院工作了30年,去年刚退休。搬进城里的小区已经十多年了,每天不是买菜遛弯,就是陪老伴收拾屋子。日子过得清闲,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老周,你快来看,这是啥?"昨天整理老物件时,老伴突然喊我。她手里捧着一个发黄的布包,神色有些激动。
"有啥稀罕的?又是些旧衣裳吧。"我倚在门框上,漫不经心地应着。
"你自己看看!"老伴从布包里掏出一本红色的存折,封面都磨毛了。
我接过来一看,是1999年的老存折,上面还有父亲的名字。这一下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赶紧翻开来看。
存折第一页显示的是一笔5000元的存款。那可是1999年啊,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块钱。父亲是镇上粮站的会计,工资虽然比别人高点,但也不至于一下存这么多钱。
"建明,你看这存折上的日期。"老伴指着后面的页面说。
仔细一瞧,我愣住了。从1999年开始,每个月都有100块钱存进去,一直持续到2010年母亲去世。这是怎么回事?父亲不是在1999年就走了吗?
这笔钱的来源成了一个谜。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脑子里浮现出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在县城机关单位当科员。父亲常说:"咱们家就你一个吃公家饭的,可得好好干。"他是那种特别传统的老实人,一辈子就在镇上粮站当会计,从不贪不占。
1999年春节刚过,父亲突发脑溢血住院了。在医院躺了一个月,临走前一直念叨着让我照顾好母亲。当时我以为这就是病人的胡话,谁知道这竟是他的遗言。
父亲走后,家里乱成一锅粥。两个哥哥为了分家产,吵得不可开交。大哥说他照顾父母多年,理应多分。二哥却说他常年在外打工,寄回的钱更多。
母亲看不下去,一气之下把老房子判给了大哥。这一下,二哥更不愿意回家了。我那时刚在县城站稳脚跟,也就逢年过节回去看看。
就这样,母亲一个人在老家住了十多年。2010年,她也走了。临终前还念叨着:"你们都有出息了,我也放心了。"
想到这里,我的眼圈不由得红了。拿着存折,我决定去找找父亲的老同事,打听打听这里面的故事。
"老周啊,你可算想起来问这事了。"粮站的老李头一见我就说,"你爹那是个实在人啊!"
原来,父亲除了在粮站当会计,还偷偷做了代购代销的营生。每到收粮季节,他就帮附近的农户联系收粮站,从中赚取一点差价。
"你爹说这钱来得容易,不能给你们败了。就存着,给你妈养老用。"老李头叹了口气,"可惜啊,他没等到用这笔钱的时候就走了。"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父亲平时节俭惯了,自己的工资都舍不得多花一分。原来他早就想好了母亲以后的日子。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翻出父亲的老照片。那是一张全家福,父亲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站在最中间,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老伴在旁边安慰我:"你爹是个好人,处处都为别人着想。"
是啊,父亲虽然走得早,但他的心意一直都在。那本存折就像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述说着他对家人的牵挂。
第二天,我专门去了趟老家。父亲当年在院子里种的那棵槐树,如今已经长得枝繁叶茂。我坐在树下,翻开那本存折,仿佛看到父亲还在粮站里忙碌的身影。
回城的路上,我琢磨着也该给儿子准备一本存折了。不为别的,就是要把父亲这份深沉的爱传承下去。
那么,各位读者朋友,您家里是否也藏着这样一本承载着故事的存折呢?它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