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和洛神赋的前世之旅

史海垂钩 2022-12-01 22:34:34

三曹中文学功夫之最的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

谢灵运持才而傲视先贤,谁都不服,一天到晚说谁都不如他,唯独服一人,便是曹植曹子建。他说天下才共有一担,曹子建占八斗,自己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的出处。可见曹植文学水平之高。

千古名篇《洛神赋》中的洛神是指洛水中的女神,传说伏羲的女儿在一次渡洛水时溺亡化为洛神,但是曹植写的洛神却是甄宓,袁绍的儿媳,就是三国时期的大美女甄宓。

当时就有南有二乔,北有甄宓的说法,能与二乔齐名的女子,可见之美。当时三曹都仰慕于甄氏,官渡之战后,曹丕抢了先,抱得美人归,其余二曹也只能望美女而哀叹了。

曹植呢,情场失意仕途也没得意。曹丕得到了世子之位,刚开始两年对甄氏还恩爱有加,后来渣男的形象便暴露无遗,喜新厌旧,慢慢就冷落了大他四岁的甄宓,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容颜易老花易败。

甄氏失宠后独居在邺城,郁郁寡欢之时经常写一些哀怨的诗,其中有名的诗句:“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这些诗让已经是魏文帝的曹丕看到后心中很是不爽,觉得破坏了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就赐死了甄氏,以发覆面,口中塞糠就是让甄氏到了地下也不能胡说八道,可叹一代美女竟如此红颜惨命,这件事发生在公元221年。

被封为陈王的曹植虽然已经失去了自由之身,被软禁了,但还是要到京城进行礼节性谢恩,曹丕深知弟弟对甄氏的仰慕之心,为了表现一个胜利者的大度,就赏了甄氏的遗物——金缕衣带枕给了曹植。

曹植见到此物之后更是魂不守舍,精神恍惚,在返回封地途中走到洛水时天色将晚,人困马乏休息之时,曹植看见一女子站在洛水边的岩石上,他就问车夫是不是也看见一个女子站在那里,车夫说没有看见,这应该是曹植因为精神恍惚而产生了幻觉。

曹植在众人的搀扶下站在水边看洛神,只见此女形影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皮肤白皙……仿佛也和曹植有眼神交流,曹植看得如痴如醉不可自拔,众人则是一片茫然,车夫都去溜马了。

站累了的曹植就坐回车上,而洛神竟来到了曹植面前翩翩起舞,此时人神皆欢,兴高采烈。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悲情才是主旋律。

洛神在瑞兽的相伴下坐上凤鸟就要离去,曹植也来到水边挥手告别,彼此都恋恋不舍,洛神也是不断的回头张望,好像是要把曹植的样貌记得更清晰一些。

曹植看到洛神的频频回首便立即唤来船只,登船去追洛神,无论水手如何努力划桨,终究是人神两隔无法追上洛神,无奈之下曹植只好弃船登岸。

天色已晚,众人在岸边点上蜡烛,曹植坐在地上长嘘短叹,懊恼不已,竟然一直坐到了天亮,天亮之后只能恋恋不舍地乘车而去,当然也是频频回头多有不舍,回味这次天人奇遇,久久不能释怀。

回到封地邺城之后,曹植脑海中翻腾着与洛神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便写下了一篇《感甄赋》。

四年后,公元225年,曹叡继位后为避其母名讳,遂改为《洛神赋》,此赋影响巨大,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宓的恋爱悲剧,口口相传,就把甄宓认定成洛神了。

粗略回顾曹植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少年时才高八斗意气风发,是曹操心中的接班人,风头直压曹丕。

然其持才放纵,放荡不羁随性而为不知节制,直到醉驾闯入司马门,直接令曹操对其失去了信任,曹丕继位后对他也是处处打压。

而曹叡继位后更是对他这位叔叔防范有加,11年中曹植封地变了三次,可想而知其生活状况。在诚惶诚恐中度过的曹植,最终在公元232年11月在忧郁中病逝,享年41岁。

1 阅读:300
史海垂钩

史海垂钩

趣观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