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时的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中医作用重大,专门救护危重病人

晚上回忆这百年 2024-12-29 02:25:47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

1930年秋,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一军在河南新县将成立于1929年的(鄂东)红军医院更名为红一军医院。1931年1月,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在湖北商城长竹园合编为红四军,红一军医院也改编为红四军医院。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医院即更名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医院”。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医院随红四方面军西越京汉铁路,转战鄂陕川。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医院实际上已成为规模较小的野战医院,各师的医院也变成了随军医疗队,已经不能适应红军和革命战争发展的新形势。

鉴于此,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2年12月21日决定在通江泥溪场,以红十师医院为基础,再从红十一师、七十三师抽调部分医务人员组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医院”,又称“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由曹述成任政治委员,隰积德任医务主任。医院有医护人员30余人,还聘请了当地中医。

由于战事频繁,总医院几经迁徙。1933年2月,总医院除留下部分医护人员作为第三分院,留驻泥溪场,继续治疗尚未治愈的重伤病员外,其余所有部门及轻伤病员,迁移至离县城较近的毛浴镇。

3月底,田颂尧向川陕苏区发动“三路围攻”。为诱敌深入,红四方面军总部撤出通江城,总医院又迁回泥溪场竹子坎,并调红十一师政治部主任周光坦任总医院院长。

5月,空山坝战斗激烈,伤员剧增,总医院奉命迁驻檬坝塘(今通江县两河口乡檬坝街道)附近的长坡一带,就近医治伤病员。

7月,历时4个月的反“三路围攻”胜利结束,总医院奉命迁往通江县城以西的鹦哥嘴(今通江县民胜镇),张琴秋调任总医院任政治部主任,医院规模也随之扩大。1933年12月,为配合反刘湘“六路围攻”,总医院迁至沙溪王坪(今通江县沙溪镇)。

王坪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四周大山绵亘,沟壑交错,地势险要,是保护此地的天然屏障。中心地带地形较为平坦,坝子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源充足,竹木成荫,空气新鲜,气候温和,适宜疗伤治病。

总医院要领导全军的医疗卫生工作,又要兼管全军医疗机构的行政事务,是医政军教四合一的军级机构,下设政治部、医务部、总务处等及1所红色卫生学校。

病房

政治部主管红四方面军医疗系统的一切行政事务。主任张琴秋,后由徐立清继任。医务部是总医院最高业务管理机构,负责方面军的医疗业务工作,普及医药卫生知识,培养医护人员,指导下辖医院的医疗业务。主任隰积德,后由周吉安继任。总务处负责总医院的一切后勤工作,为各分院、军医院发放医药器械等,处长张雨臣(亦说阎作忠),后由吴恒富继任。

反“三路围攻”胜利后,总医院为便于配合军、师医院及各个战场就近抢救和治疗伤病员,设立了毛浴、新场、泥溪、麻碴石、蔡家沟、张村坝、谭家梁等带有流动性质野战医院的7个分院,各分院医护人员、设备和药物器械均由总医院统一调配、统一领导和管理。

随之红军队伍迅速扩大,各师扩编为军,总医院将原来的各师医院扩编为5个军医院,原来各团的医务所扩编为15个师医院,在原来各营医务室的基础上,建立了44个医务所,红四方面军医疗卫生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此时的总医院规模最大、机构齐全,拥有工作人员3000余人。

由于敌人对川陕苏区采取了疯狂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致使总医院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条件也十分艰苦。总医院为了医治红军伤病员,克服了种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

当时的王坪,没有集中的房屋,仅靠70余户人家17幢民房,根本安置不下总医院数以千计的伤病员。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总医院一是将西医部一半分到王坪对面的桑丝坪;二是将中医部设到距离王坪不远的廖坪;三是将总医院的所有伤病员编为重伤、干部伤员等14个连,以若干“连”队为一个医疗区,分布在王坪周围方圆10余里的民房院落、祠堂、庙宇之中分散居住治疗。

总医院设在一家逃亡地主的空院子内,利用一些旧房子,因陋就简地按照医疗工作的最低要求,布置几间医疗室、急救室、手术房、药房和其他工作室。手术室设备极为简单,四周安上几个玻璃窗,用一张方桌放药物和医疗器械,把两个普通的条桌合并起来,铺上白布单就是手术台。

病房,大多是一些狭窄而阴暗潮湿的农舍。病床,多是利用群众支援的废旧木料和门板搭成的,每人仅有2尺宽铺位的通铺,重伤病员也不超过3尺。

总医院的药品来源一是靠战争缴获,此外,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没收的大量药品器材,也交由总医院使用。二是通过统战工作,获得陕南国民党军38军孙蔚如部赠送的10批药品,并组织人员到陕西省及省内万县、重庆、达县、南充等地收购药材药品。

三是成立60多人的采药队采集药材,还发动医务人员、药剂员、病人及家属采挖药材。总医院还安排人员就地种植常用中草药。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组织当地有经验的药农,种植药材,支援红军医院。

四是自制碘酒、阿片酊等药物及镊子、脓盘、消毒碗、探针等普通外用器械。五是采用中药替代西药的方法,解决西药不足的困难,如用卤消炎止痛,用生半夏、生川芎、生草乌汁进行局部麻醉等,将青苔和南瓜瓤晒干做治伤敷料,缺蒸馏水,就用铜壶自己烧制。

总医院根据《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优待专门人才暂行条例》,大量吸收和争取当地的中医参加医院工作,为红军伤病员疗伤治病。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亲迎当地名中医杨成元、阎文仲师徒来院工作,并亲送战马的故事被代代传颂。

同时通过政治教育,大胆吸收和启用了一批国民党军队及四川军阀队伍中起义和战争中被俘的,接受过正规训练,经验丰富,医术较高的医官。总医院大力开办红色卫生学校和各类培训班,培养红色医官(西医)、红色中医和看护,先后培训出医护人员2000余人。各军、师医院也分别开办了各种训练班,主要学习防疫、护理和战地急救等。

总医院驻王坪期间,全体医护人员和部队党政工作者一道,在战场和后方抢救和治疗伤病员,有力地配合了粉碎刘湘“六路围攻”的持久战斗。

总医院设有1个看护营。看护人员每天背着药箱去各伤病连为伤病员换药、护理。总医院卫生大队队员多半是女兵,任务是服侍病号,给他们端茶送水,有时还进通江城背粮,或跟采购员去买菜。

西医院有10个伤病连,其职责是主治战伤,接受各分院,军、师医院及川陕省工农医院转送来的伤病员,还为老百姓看病等。

中医院有1个(危重病人)特别连,设有1个卫生队。

各连还专门有1名熬药的卫生员。平常有伤病员1300多人。病房很挤,住的也很分散。伤病号按照重病连、病情较轻者、病已好转即将痊愈者和病已好转等待出院者四种情况各分3个连进行治疗管理。

手术室专门设立了外科病床,接受全军的伤病员手术,进行了重伤手术和疑难病人的处置。在医疗护理方面,除医务人员温暖、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外,总医院贩卖部随时供应适合伤病员食用的鸡蛋、挂面、粉条、稀饭等营养品,并尽可能及时解决伤病员身体恢复、营养方面的实际需要。

总医院还开展伤病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并辅以适当的心理疏导,这是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治疗手段。

总医院驻扎通江沙溪王坪长达一年。1934年12月中旬,总医院将伤病员编为4个团,开始撤离王坪。先迁驻通江涪阳坝,再迁南江长赤。

1935年1月22日,红四方面军接中央来电,命令川北红军集中全力西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长征。旋即红四方面军主力及党政机关开始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1月底,总医院转移至庙二湾(今广元旺苍县嘉川镇)。后来,跟随部队西渡嘉陵江,开始了伟大的长征。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与红一方面军的卫生部合并,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从此,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结束了她在川陕苏区艰难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在极其艰苦的战争年代,医治了千千万万的红军伤病员,为革命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并在医治伤病中,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优秀医务人员。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经过严酷战争考验的领导干部、医护人员,为新中国的医疗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0 阅读:0
晚上回忆这百年

晚上回忆这百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