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仅为示意
苟寿南,1885年,四川巴中巴州区三江镇人。不满一岁时,母亲杨氏病逝,父亲苟尊三续娶。苟寿南读过私塾,后迫于家庭负担而停学,随父亲务农习武。18岁时娶妻李氏,得子苟在药,后因家庭矛盾妻子辞世。
19世纪末,基督教在巴城开设福音堂,英国杜牧师来巴传教,苟尊三因信奉耶稣与之相识。1910年,苟寿南到府城保宁英国人开办的“仁济医院”当小工。
他勤劳好学,热情能干,在医院结识了不少朋友。在朋友帮助下,他到病房做护理;白天做工,见机请教,晚间学习,钻研医学,学会了打针、敷药等技术。后来,被一外科医生收作徒弟,学会了取生、注射、割疮、接骨等外科手术。
1913年,苟寿南回乡与张玉英结婚,将家安在巴城万寿宫。婚后不久,他返回医院,学习药剂和药物研制等技术,在制剂配方室,操作实践长达四年。为学到先进医疗技术,他自学英语,掌握了医学药名和阅读外文医书的能力,医术进步很大。
保宁学医业余之时,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结交了一些仁人志士,受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五四运动思潮的激荡,给苟寿南很大的启发,他决定回乡行医制药,拯救万民。
1920年,苟寿南回到巴城,居住李家祠堂。不久,租赁肖家巷杨家街房,开办寿南医院,制定宗旨:有钱人来治病、无钱人来也要治病;有钱人多收费,无钱人不收费。因此,深受穷人欢迎。
眼见巴中人民生活日益艰难,苟寿南认识到,单靠行医卖药、济贫扶困,无法从根本上解救劳苦大众。
1923年,他前往上海,得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萌生革命念头,可没能找到党组织。随后,他顺长江回重庆。此时,山城革命形势发展迅猛,给他极大震撼。
由渝返巴后,他积极声援巴中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在巴中中学贴出“打倒军阀,反对苛捐杂税”等标语,引起巴中当局的注意,其行动受到了监视。
这时,苟尊三在驻巴部队当武术教练,获得将抓捕苟寿南的消息后,迅速通知儿子转移。1924年春,苟寿南以购药为名赴渝。
此时,重庆革命如火如荼。他在革命活动中结识了一批有志之士,备受教育和鼓舞,决心投身大革命洪流。后经吴玉章推荐,以苟仁活之名,参加了国民党;党的重庆地委成立后,转为中共党员。“活仁”后成苟寿南从事地下工作的代号。
1925年冬,苟寿南将寿南医院迁至衙门口,更名为“活仁药房”,由妻子经营,不久,妻子背着他在巴中庆丰泰商号借款,加上“私房钱”,在苟家湾购买了50背田地及店子。
1926年,党派遣吴世敏随苟寿南一道返巴。他得知妻子购买田地,竭力反对,欲售此田,但无人购买,便将一部分田地交给无地农民魏先良等耕种,不收地租。大部分田地,交给贫民魏兴中等代耕,除去开支外,余下的谷物,装仓保存,以便在青黄不接时,接济断炊的贫民。
此举,使苟寿南成为兴文一带农民的知心人,为巴中农民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苟寿南以医生为业,做党联系群众的工作,以兴文落地门神店子为支点,建立党和社团组织。
1925年前后,巴中连遭水旱灾害,庄稼颗粒无收,饥荒遍野,疫病肆虐。苟寿南积极寻找治疗方法,研制新药,提炼官药,自制出“第一好”“海丁晶”“自然亡”等10余种成品药,带回家乡,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
“活仁药房”,既是一家中西医药店,也是党在巴中的联络点,吴世敏对外称“药剂员”,实则携手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苟寿南利用行医治病之便,以卖药为掩护,进行地下活动。由于他以解除病人疾苦为宗旨,穷人看病时免费治疗,得到巴城及周边百姓的普遍认可。
苟寿南还与张诗州在巴城开设辅仁书社,发行《朝曦》《创造》等书刊,推售《共产党宣言》《语丝》等读物,宣传革命思想,与姚希夷等有志青年,研究马列主义,将之办成宣传马列的阵地。
苟寿南与巴中中学校长赖虚实取得联系,说明自己回乡的任务,被聘为巴中中学体育教官,他利用上课之便,宣讲革命道理,对学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启迪。在苟寿南的引导下,从1926年秋至1928年冬,巴城爆发了三次反军阀的学生运动。
1927年初,杨闇公等派许湘聆回乡与苟寿南等筹建国民党巴中县党部。2月,县党部筹委建立,内设农委,由苟寿南负责。
苟寿南坚持“应多培养农运的专门人才,普遍到农村中去”的指示,利用他在“落地门神”的店子作为据点,与张诗州等到巴中县东北一带发动穷人闹革命。他借行医之便,发动旧交,联络贫民40余人参加农会。
2月下旬某晚,在魏家沟观音庙,“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召开,由苟寿南主持,报名参会人员在农会的旗帜下“吃雄鸡血酒”,宣誓将革命进行到底。自此,川北第一面农会大旗竖立起来。
在魏家沟,苟寿南依靠魏兴中等,发动周边的贫民抗捐,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与王美一、张永开等建立农会,打土豪地主,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农民纷纷参会。
他接着,又到清江昆山寨、铁炉沟、龙门沟等地,发动千余农民入会。
为培训农运骨干,他在魏家沟创办夜校,自己编写读本,吴世敏授课,费用全由他承担。会员经过夜校培训,斗志高昂。他从中发展农民魏兴中、苟某以及川军营长张栋成等为共产党员,成立中共苟家湾支部。
其后,苟寿南发动民众打烂官轿、进城抗捐,迫使县知事宣布减免捐税。
4月底,为悼念“三三一”惨案死难烈士,苟寿南动员2000多名农民在清江集会,举行反蒋抗捐示威大游行,把郭沫若《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小册子印制成册在会场散发。
事后,参会农民越来越多,抗捐斗争不断深入,被田颂尧定为“川北第一大党案”。团总苟元勋以“倡党阻捐”罪名控告农会,以“赤化”为名,出动军警抓人,查封县筹委会,逮捕农会骨干20余人。
苟寿南遭到通缉,被迫离城,吴世敏被迫撤离巴中,魏兴中在转移途中染病去世,苟家湾党支部也无形解体。历时半年的巴中农民运动,虽遭敌人的镇压,但在广大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暂转低潮。苟寿南与国民党彻底决裂,转到佛楼一带活动,与共产党员邓江镇合编《灯笼火把报》《一声雷》等报刊,晚间散发巴中各地。他动用各方面力量营救战友,使被捕同志先后获释。
他父亲也打通驻军和县衙关节,解除了对他的通缉令。1928年底,苟寿南返回巴城。他改变策略,继续以行医治病的身份和送药下乡的机会,深入农村活动。几经努力,他在巴城成立中共巴中县支部,发动贫民吃大户,虽然影响有限,但为唤醒巴山人民,跟地主豪绅作斗争贡献力量。
此后四年间,每逢灾荒,他都将自己的存粮,无息或无偿地借给农民度荒。
1932年底,红军即将进入巴中境内。支部安排刘秀贞(党员)等四位姑娘绣起了党旗。此时,驻守巴城之敌日夜不安,对来往行人盘查格外严格。
苟寿南到兴文等地找农会会员和农运骨干,向百姓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通过大量的工作,红军到达清江时,群众无一人逃亡,朱仕贤等2名党员参加红军,引导红军向巴城推进。随后,红军以清江、兴文一带的农会为基础,成立巴中县委、县苏维埃。
1933年1月22日,苟寿南组织数百人,敲锣打鼓,扛着党旗红旗,抬猪抬匾,沿途张贴标语,呼着口号,到枣儿垭去迎接红军。
红军首长根据苟寿南提供的情报,兵分三路向巴城进发。驻巴城敌军狼狈逃窜。1月23日,巴城解放,苟寿南代表支部向红军首长汇报了巴中的情况,介绍了进军南龛、平梁的路线,使巴中全境迅速获得解放,红军以县支部及农会为基础成立了巴中市委、市苏维埃。
正当这时,苟寿南却被人以巴城“资本家”“大地主”之名告发。红军首长知道他是共产党员,但还是决定,对其实施公开逮捕,事实上是为了掩护其身份。
苟寿南被押解至红十二师师部驻地龙母宫。消息传开,清江、兴文一带的农民连夜聚集,商议进城保释苟寿南。
1933年1月25日黎明,百余名农民到城内红军驻地要求释放苟寿南,言明苟寿南是巴中农民运动领导人,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曾遭到反动军警的通缉,始终坚持斗争,从未投降等情况。红军于是对其秘密释放。苟寿南暂留红十二师医院工作,不再公开露面。
反三路围攻期间,苟寿南留在巴城坚持斗争,成为红军的耳目。反六路围攻期间,他一家九口转移到重庆,在磁器口居住安身,并在此处开办“南山医院”。他每日挑起药担,走街串巷、送医上门,还在朝天门码头摆摊买药。他以行医治病为掩护,刺探敌情,为红军传送情报,对粉碎刘湘六路围攻作出了贡献。
1934年10月,苟寿南举家返回巴中。
红军撤离巴中后,他为避还乡团的迫害,于1935年3月,举家迁往重庆避难。
是年冬,苟寿南全家回到巴城。此时,家财、药房已被还乡团和地痞流氓抢劫一空。在异常艰难的情形下,他东拼西凑,重新把“活仁药房”办起来,成了川北地下党的交通站,进行秘密联络,复燃革命火种。
西安事变后,川东北的政治形势发生好转,抗日救亡日益高涨。此时,巴中连遭大旱,大街小巷,饿死不少人。苟寿南拿钱买饭,分发饥民。他认识到只有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才能解救普天下穷苦人的灾难。为此,苟寿南决定前往延安,参加抗战大业。
临行前,苟寿南交代家人,除留足口粮外,余粮分给穷人,吩咐“活仁药房”要继续营业,让长子苟在药去兴文从事农业生产。
1938年春,苟寿南独自北上,历经劫难,走到西安。由于奔波劳累,他身染重疾,无力前往延安,暂留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治疗,好转后折回巴中。
回家后,苟寿南半身麻木,走路都变得艰难,但他靠着坚强的意志,为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与巴中军支取得联系,倾力支持抗战。同时,安排次子苟在荣活跃于上层社会,打探巴城敌情,吩咐次女苟在杰经营“活仁药房”,注意往来行客,秘密接收和传递各种机密信息。
1940年,阆中中心县委的郝谦、伍级生等同志通过巴中军支疏散到巴中,与苟寿南接上头。此时他卧病在床,不能行走,就坐滑杆儿去曾子垭,给之介绍一位交通员(党员)。在苟寿南的精心安排下,郝谦、伍级生与肖钟鼎(党员)取得联系,得以安全转移到通江。
之后,党分期派出王叙伍、王朴庵、魏文引、何静修等同志都是通过“活仁药房”的联系掩护,被送到通江、化成等地。
他家成为党的联络点和接待站。川北地下党的许多文件、书信和报刊,大多是通过“活仁药房”送交或保存的,这对巴中的革命宣传起到了很大作用。
苟寿南作为接线人,为掩护战友们的行动,做了大量艰苦而细心的工作。党的秘密会议有时在他家举行,为了确保同志们的安全,他让家人站岗放哨,为防敌特破坏,他在内屋挖了竖井,安装着数根横梁,供临时隐蔽转移之用。周永开、李范九、苟在荣在他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还积极开展对赵济刚、米崇昆、叶良一等民主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
1947年春,通南巴工委成立时,苟寿南抱病参加。
是年,党需要找川陕时期的党员,苟寿南瘫痪在床,不能动身,就坐起滑杆,到兴文去找关系,给组织作交待。他岁长期卧床不起,但仍是联络人,通过家人进行革命活动。晚年他总结自己的行医经验,编写《药物配方》《官药提炼与运用》等书籍,流传于世。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此时,巴中尚未解放,苟寿南虽疲病交加,但仍肩负着党的重托。11月下旬,苟寿南与世长辞,终年64岁。
其子苟在荣继承父志,成为川北地下党的联络人,兼任巴中解放委员会委员,协助解放军攻占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