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皇帝权威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他的妥协你可知道?

掉进书堆的小胡 2023-02-14 15:49:19

刘邦击败项羽,消灭各地割据,登基称帝,建立西汉王朝。看起来,刘邦很威风,很成功。但实际上,对于刘邦来说,这个皇帝真的不好当。

比如,按我们的理解,作为皇帝的刘邦肯定是想干啥就干啥。对付那些臣子,只需要一句话,想让谁死,谁就得老老实实去死。

而实际上并非如此,高祖刘邦与臣下的关系,是像那种“签合同办事”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欧洲中世纪君臣的那种“契约关系”。

说得直白点:刘邦手下那帮文臣武将,之所以把刘邦推到皇帝宝座上,不是因为老天爷让大家这么做的,而是因为刘邦能合理地给大家分配大汉公司的股份,保证人人都能分享到权力和财富。

公元前202年,刘邦召集各个诸侯国的军队在垓下与项羽决战,并获得了胜利,消灭了统一中原最大的对手。接下来的统一工作就不再需要太多的军队了。

因此,垓下之战几个月后,刘邦发布诏书,解散军队,让大批将士回家种地。当然,“遣散安置费”必须得跟大家讲明白。

学者推断,汉初的这次裁军安置工作大约涉及60万军人。如果把这些军人的家眷也算在内,估计涉及300万人口,几乎占汉初国家人口的五分之一。

那个年月,给予这些遣散军人的“安置费”不可能是货币(没有那个能力),而只能是土地(耕地或宅基地)。

根据汉代军法奖励制度来换算,要满足这60万军人,差不多得需要3亿多亩耕地和宅基地来作为“遣散费”。这就占汉初全国耕地面积的40%左右。

刘邦很清楚,这是个大事,大的不得了。

毕竟要将全国四成左右的耕地拿出来分配给60万转业军人,一旦操作不好,这60万人会不满意,其他老百姓也会不高兴。一旦那样,他刘家天下说倒就倒。

所以刘邦必须得做,而且要做得四平八稳,让绝大部分人满意。

这场超大规模的裁军安置工作具体是怎么进行的,史料记载不详。不过,总的来说应该很顺利,否则西汉就不会有后来那么长的寿命了。

其实,裁军安置工作是汉初核心大事的一个表象。

刘邦要想坐稳帝位,给大汉江山打下牢固的根基,就必须跟他手下那帮功臣队伍“共享胜利成果”。这支功臣队伍就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那帮人,以军功集团为主,已经成为了汉朝内部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是西汉立国的基础,也是刘邦统治的基础。

同样是在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汜水之北登基当了皇帝。

不过,刘邦登基与后世的皇帝登基不一样,显得“简单质朴”。既没有盛大华丽的登基仪式,也没有堆砌词藻的诏令文书。

就连韩信、英布、彭越他们劝刘邦当皇帝的“劝进文章”也写的直白通俗。

这些诸侯王的劝进书大致表达了两个核心意思:

第一,刘邦在灭秦与灭项羽的战争中功劳最高,其他诸侯王都比不了,所以只能由刘邦当领导,大家才服气。

第二,刘邦在领导大家灭秦、灭项羽的过程中,能力很强,办事又公道,最得人心,其他诸侯王都没能力领导大家办成这么大的事,所以大家愿意跟着刘邦继续干。

根据以上两个理由,诸侯王们认为,以刘邦这么高的能力和威望,不适合再当汉王了,应该当皇帝才行(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

所以,我们也可以从中品出:刘邦这个皇帝与秦始皇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

秦始皇的帝位来自名正言顺的天子血脉传承(王室血脉),本身又有高超的统御手段,对臣下具备至高无上的血脉压制和权威压制。这是一种绝对的皇权。

而刘邦的帝位来自于其他同等级的诸侯们的认可。在其他诸侯王看来,刘邦只不过是能力比他们稍微强一些,功劳稍微大一些。有他当领袖,分配利益的时候,大家意见没那么大,所以大家愿意听刘邦的话。这是一种相对的皇权。

因此,刘邦这个皇帝,更像是黑社会话事人。他能坐上帝位,更多的是大家给面子,而他本人也得努力协调各方关系,给大家足够的好处。

公元前195年,病倒了的刘邦觉得自己活不久。为了确保死后功臣集团不会作乱,他发布了“高帝十二年三月诏”,来明确诸侯功臣们的“权力等级界限”。

诏书的意思大致有如下两点:

第一,老刘家的汉帝国不只是老刘家的财产,而是“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同创立和经营的。

第二,在汉帝国的地位财富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各个家族中,功劳最高的做皇帝,次一点的做大诸侯,再次一点的做小诸侯,往下就是贵族、地主等等。

刘邦是想通过这个诏书,表达深层次的含义,即:以后皇帝就只能是我刘家的后代,而你们这些大小诸侯的爵位和财富也会由你们的后代享有。所以,大家安分守己,认清自己的地位,干好自己的工作,别胡思乱想。

诏书发布一个月后,刘邦去世。

在这个诏书颁布以前的同一年里,刘邦还与各个功臣、诸侯王们搞过一次“白马之盟”的活动,也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当时,参加活动的包括王陵、周勃与陈平等在世的重要功臣集团代表人物。刘邦在活动中带领大家一起“盟誓”,订立“盟约”。

史料关于这次活动的记载零散细碎,难见全貌。但总的来说,这次“盟约”可以归纳为以下内容:

1.只有皇帝有权力分封王侯;

2.只有刘家皇族内部人士可以封王;

3.有功的非刘姓皇族最多只能封侯;

4.谁敢违反以上三条,所有人就一起对付他。

四条盟约当中,关键内容是“非刘氏不得王”。之后,刘邦废除燕王卢绾,完成“非刘氏不得王”的目标。而盟约也在之后的一定时期内有效运行,制衡着三方力量:刘邦所代表的皇权、刘姓诸侯代表的诸王势力、功臣集团代表的列侯势力。

对功臣集团而言,“非有功不得侯”,可以保证刘姓皇族没法动他们的蛋糕;对刘姓诸侯王而言,“非刘氏不得王”,可以保证功臣集团没法抢他们的饭碗;而对皇帝而言,只要大家遵守这些规定,自己的皇位就无法被撼动。

“白马之盟”维持的体系确实运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比如,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依次担任汉帝国丞相职务的分别是: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审食其、吕产、周勃、灌婴、张苍、申屠嘉、陶青、周亚夫、刘舍、卫绾。

从萧何到申屠嘉几乎都是汉初功臣集团第一代的元老级人物。而从陶青、周亚夫、刘舍三人,是汉景帝的丞相。那时候,第一代功臣元老基本上都去地下见高祖皇帝了,他们三人属于功臣二代。至于后来的卫绾,则是汉代第一个非出身于功臣集团的丞相。

这份西汉初年历任丞相的名单清晰地践行了白马之盟的理念。因为管理朝廷的权力是就是功臣列侯集团的权益所在。也正是如此,一直到汉景帝在位时,丞相一直是由功臣列侯担任,没有开国功劳的人(或后代)不可能当丞相。不仅如此,除了功臣集团的出身以外,还要按照开国军功的高低来排列任职的先后顺序。

比如,第一任丞相萧何,军功在列侯当中排名第一;第二任丞相曹参,军功在列侯当中排名第二。

《汉书》中记载,当年曹参还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还没等到诏书下来,就立刻收拾东西,准备去长安继任丞相(后来确实当上了)。其自信正源于自己的军功排名第二,按照“白马之盟”的会议精神和“高帝十二年三月诏”的文件精神,丞相非他莫属。

影视剧中的曹参

再比如,后来诸侯合作剿灭吕氏专权,也是因为白马之盟的会议精神遭到破坏而导致的结果。

吕后当权的时代,很想削弱功臣列侯的权力,代表功臣集团的曹参曾做过抵抗,并留下“萧规曹随”的典故。

那时候,代表吕后意志的汉惠帝指责丞相曹参总是不怎么干活,没有锐意改革的精神头。曹参却反问:陛下你自己估量一下,你比你父皇高祖有本事吗?我比我前任萧何有本事吗?都没有!既然如此,他两位留下的制度一直运行的很好,我又何必做什么改变呢?

惠帝顿时被对的哑口无言。

曹参在丞相位置上的时候,吕后和惠帝确实拿他没办法。等他死后,吕后便将丞相之职一分为二,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这也是为了削弱功臣集团对朝廷的掌控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种人事变动仍在功臣集团的容忍范围之内,所以未出现大的反对意见。

但等到吕后临终之际,她所做的高层人事安排却引发了功臣集团的不满。当时,她令审食其和吕产分别担任左、右丞相。审食其当丞相大家没意见,但吕产是吕后哥哥的儿子,是外戚的身份。外戚出任中央核心要职,明显破坏了“白马之盟”确立的权力分配原则。因此,功臣集团对吕后的外戚一派产生敌意。

影视剧中的吕后

于是,公元前180年,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军功集团发动政变,诛杀了以吕产为首的吕氏家族,最后又将整个事件粉饰成了“诛吕安刘”。

汉文帝即位后,吸取诸吕之乱的教训,恢复了丞相只能由功臣集团担任的惯例。丞相也从两个变回一个。接着先后让军功排名第四的周勃、排名第九的灌婴、排名第六十五的张苍担任丞相职务。

张苍当了15年丞相,退休后由申屠嘉继任。

严格来说,申屠嘉不属于汉初根红苗正的功臣集团成员,他并非当初跟随刘邦起家打天下的那帮一线功臣班子,而是从普通士兵一步步爬上去的。

不过当时的情况是,文帝一开始想让外戚窦广国(皇后的弟弟)担任丞相,因为他确实很有才德。但文帝也知道功臣集团肯定不同意。然而,功臣集团的第一代人几乎已经死绝了,剩下的人也确实没有能力胜任的,唯独申屠嘉能力还行,身份地位还算沾边,因此几经权衡,最终让申屠嘉接任了丞相的职务。

你看,这就是汉初皇帝们权力大小的写照。

0 阅读:5

掉进书堆的小胡

简介:我要做个臭豆腐一样的人,闻着臭吃着香,这叫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