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这个来自英国的舶来品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便在国内大行其道,吸引了无数“淘金者”。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剧本杀”“桌游”的相关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艾媒咨询之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同比增长68.0%,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依然逆势增长,但增幅回落至7%。预计2021年我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可达170.2亿元。
然而,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剧本杀”从同一源头出发,却奔赴了不同方向,因而在泾渭分明的发展途径中变得良莠不齐。
一方面,“剧本杀”通过和博物馆之类文化场所的联姻,成为一种新的文创类型,通过《长歌行》《法门梦影》《洛阳东风几时来》等之类的剧本使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对中国历史产生共鸣。这些经典文本的具有巨大的阐释空间。这类“剧本杀”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化和精神内核的载体,讲述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因而也备受外国人欢迎,
另一方面,与市场大热相伴生的是各种层出不穷的乱象。“剧本杀”入行门槛比较低,在大量经营者中,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玩家,一些经营者铤而走险,会提供一些黄色、暴力的剧本,大打“擦边球”。还有的剧本宣扬欺诈哄骗,胡乱篡改历史,恶意抹黑英雄人物。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剧本杀”行业内容创作缺乏监管,内容IP端人才资源困乏而致使剧作者良莠不齐,大都是在野蛮生长的大环境下无序扩张。此外,由于缺乏审核把关机制,“剧本杀”还衍生了许多其他诸如知识产权侵权和消防不达标问题等。
在这样的态势下,“剧本杀”行业亟需出台相关的监管政策,以免层出不穷的乱象对这个新兴行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上海成为第一个对“剧本杀”立规距的城市。
新规要求经营者对使用的剧本、设置的场景、提供的服装和道具等内容和活动进行自查与管理,保障内容和活动的合法性;针对部分产品内容不适宜未成年人参与的问题,经营单位应当在显著位置或活动前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3月1日起,各经营单位可在对剧本内容完成自审的前提下,向文旅部门提交线上或线下的备案申请。
除了“剧本杀”,上海也对盲盒下手了。
盲盒经济火爆以来,“万物皆盲盒”成为一种营销手段。最近,肯德基联合泡泡玛特推出的“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经营者利用限量手段,推出的“代吃”、“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等手段导致消费者出现了不理性购买行为。
肯德基和泡泡玛特的联名盲盒只是揭开了盲盒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因此,《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应运而生。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冒出早已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边界,对传统模式有着重要的变革意义。“剧本杀”和盲盒的背后,是Z世代群体对体验经济时代的最好再现方式之一,市场需求强劲,值得关注。
不过,新物种从诞生那一刻起即一无所有,无中生有,在发展的历程中需要市场的检验和逃汰。市场竞争的问题留给市场去解决,也一定能解决好,当下鼓励创新的大的创业环境是不错的,但监督管理与服务的问题还是得主管部门及时跟进不能缺位,创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因此,面对这些“新物种”,政府部门的服务也需要与时俱进,上海的做法,是对待“新物种”政府应该有的态度。只有让新消费企业、产品回归本质,走入到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通道,才能进入“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