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王朝虽说盛产杰出女性,但是在近半数的时间里不立皇后

书兰聊历史 2023-06-11 01:13:08

前言:华夏讲究阴阳,有阳就有阴,有皇帝就有皇后,皇帝负责治理天下,皇后则负责管理后宫,皇帝是君父,皇后则是国母。一个好的皇后不仅可以帮助皇帝成长,还可以给全天下的女性做出表率,比如一生辅佐三代皇帝的西汉窦皇后,她为“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做出了重大贡献,还有东汉的阴皇后,她为了成全光武帝的大志向,甘愿让出自己的正妻之位。

不过如果要说起哪个皇后最贤,无疑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她的身上既有不输男性的果敢,又有远超一般女性的智慧和柔情,她就是那种成功男人背后的成功女人。然而谁又能想到,一个出过史上第一贤后的唐朝,一个素以开放著称的唐朝,一个涌现出很多杰出女性的唐朝,竟然在近半数的时间里没有皇后。今天我们便一起来看看这里面的故事。

大唐女性的自由与消遣

一、分水岭在唐代宗李豫

1、前车之鉴很深刻

唐高祖李渊的正妻窦氏早在唐朝建立之前就去世了,或许是出于维护窦氏所生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之嫡子身份,李渊在位期间除追封窦氏为皇后外,未立皇后。李渊之后,从唐太宗到唐肃宗,这六代唐皇尽皆立过皇后,而唐肃宗之后的历任唐皇却都不大喜欢立皇后,他们的这种习惯主要来源于唐代宗。个中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最有分量的当属他对各种前车之鉴的忌惮。

先说远的,他的高祖母武则天一度让江山改姓,若非她晚年醒悟,将其子李显立为储君,李唐恐怕早就不复存在了。他的曾祖伯母韦氏在入主中宫后,祸乱宫闱,差点成为武则天第二。他的曾祖姑母太平公主在韦氏垮台后成为了当时最权势的女人,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着朝局走向,若非他的祖父李隆基反应快,出手也及时,不是没有再出一个女皇的可能。

惊心动魄的皇位传承

再说近的,他的祖父一生多情,对自己宠爱的妃嫔相当放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武惠妃(武则天的这侄孙女)和杨贵妃。武惠妃受宠二十多年,生前虽无皇后之名(主要因为她姓武,群臣反对),但有皇后之实,她先是斗垮了王皇后,后又串联李林甫等大臣,将连同太子李瑛在内的三位皇子给害了。杨贵妃虽然没有什么自己干政的劣迹,可她的娘家亲戚却因她的存在,而为祸朝廷。

他的祖父英雄一世,尚且没有控制好后宫干政的问题,他的父亲唐肃宗就更做不到了。唐肃宗所立的张皇后权欲心极重,甭管是宫内还是宫外的事,她都喜欢插手。一代名相李沁的离朝和皇三子李倓的死,她都脱不了干系。她为了让自己的幼子入主东宫,各种滥招都往时任储君的李豫身上使。即使是到李豫要灵前继位的最后时刻,她还不放弃。这么多旧事摆在面前,而且其中还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李豫不怕才怪。

唐肃宗画像

2、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皇后是母仪天下的存在,李豫即使要立一个皇后,也不是随便立谁都可以的,不光得他愿意,还得有大臣支持,其中光一个“我愿意”就是世间难得之事了。史载他在还是皇子的时候有一个正妻,姓崔,是正宗的博陵崔氏之女,出身不可谓不高贵,而且这个崔氏的小姨妈是杨贵妃,也就是说,他是杨贵妃大姐韩国夫人的女婿。不用多说,这是一桩目的性很强的联姻。

自打马嵬坡之变后,杨贵妃的一干亲戚沦落成过街老鼠,李豫又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崔氏为后?更何况这个崔氏仗着有娘家势力撑腰,性格十分善妒且蛮横,一点都不讨李豫喜欢。相比崔氏,他更喜欢温柔体贴的沈氏(沈珍珠的原型),二人生下了一子,名为李适(后来的唐德宗),只可惜沈氏在战乱中失联,他找了十年都没找到。

据说沈氏是在叛军攻占洛阳后失去联系的

至于他后来宠爱的独孤贵妃,他虽有封其为后的心,但没有那个胆。这倒不是说这个独孤贵妃有多妖孽,主要是当时李适的东宫储位已固,如果贸然将独孤贵妃晋升为皇后,那么独孤皇后所生的皇子就是嫡子,届时势必引发激烈的储位之争,从而让已经遍体鳞伤的大唐再多上几分不确定因素,至于这些不确定因素会不会演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谁也说不准。

另外,从唐太宗的三子李恪,到唐高宗的四子李素节,再到唐中宗曾立下的太子李重俊,都是因为不是嫡出而横遭大祸。反之,从唐玄宗到唐肃宗,再到李豫他自己,都是以庶子的身份承继大统的。也就是说,李唐在有意识地将传统的“子以母贵”调整为“母以子贵”。李豫自己便是这种转变的受益者,他没有道理去搞返璞归真的事情。

唐代宗画像

二、习惯成传统

1、从唐德宗李适到唐文宗李昂

李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皇帝,他的复杂不光体现在治国理政方面,比如前期朝气蓬勃,后期自暴自弃,给李唐江山埋下了不少雷,还体现在立皇后之事上面,原本唐代宗已经开了个不立皇后的头,结果他又将自己宠爱的王淑妃升为皇后,据说是因为王淑妃病重,他想冲喜,才急忙忙地举行了封后大典,可惜这个王皇后前脚封后,后脚就香消玉殒了。

王皇后之所以深得李适宠爱,也有“母以子贵”的逻辑在里面,她所生的李诵是李适的长子,并且早在她成为皇后之前就被立为太子。等到李诵继位后(是为唐顺宗),李唐才重新回到“不立皇后”的轨道上。不得不说李诵是一位有些特别的皇帝,他既有才,又上进,可惜在继位前中风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没法举行封后大典,其实他一直想封自己长子李纯的生母王氏为后。

唐德宗画像

李纯继位后(是为唐宪宗)不立皇后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没时间,前面一直和藩镇死磕,后面又一心追求长生术;其二,怕外戚,他有一个妃子是郭子仪的孙女(即醉打金枝中郭暧的嫡女),并且这个郭妃所生的皇三子李恒已经被立为太子。或许是为了迷惑众人,他为自己“不立皇后”所找的理由是“帝多私爱”,意思是如果立了皇后,皇帝的情感生活就会不自由。

至于唐穆宗李恒和其长子唐敬宗李湛“不立皇后”的原因就很简单了,主要是忙着纵情享乐,压根就不想立个皇后来管自己。还别说,李恒虽然生前没立皇后,死后却有了三个皇后,概因除了李湛之外,他还有两个二子也先后继承了皇位,而且这三个儿子的生母各不相同。继李湛之后的是唐文宗李昂(李恒的次子),他和父兄不同,他不仅不热衷享乐,还志在中兴,可惜能力不足,沦为宦官傀儡。

李唐的世系传承

2、从唐武宗李炎到唐昭宗李晔

李炎是李湛和李昂的异母弟,他也是三兄弟之中最有作为的一个,他在位六年,做了许多大事,比如削弱宦官势力、严肃法制、整顿吏治、打压藩镇、裁汰冗官和“灭佛”等,原本一个稀烂的摊子给他搞出了中兴之局。据说他曾经想立自己宠爱的王才人为后,可是朝臣们纷纷拿王才人无子和出身寒微的理由相阻,他也就放弃了立后的想法,毕竟他也没太多精力纠结在这上面。

或许因为李炎太牛,宦官势力便在其去世后拥立其十三叔李忱为新君,是为唐宣宗,概因李忱看起来比较好控制,结果李忱继位后立马变脸,各种微操频频上演,说话做事处处向先祖唐太宗学习,哪里还是原来那个老实巴交的样子。且不管宦官势力如何懊恼,百姓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李忱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开创了“大中之治”。

唐武宗灭佛

李忱在位的十三年间不光没有立皇后,甚至可能连妃位都没有封。据说他最为宠爱的晁美人死后,他也只是追封一个昭容。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在临终前都没有指定继承人,结果导致“宦竖握权,视神器为垄断之物”。大中十三年,晁美人所生的皇长子李漼被宦官拥立为新君,是为唐懿宗。这个李漼治国的本事没有,玩乐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属于纯99K昏君。

其他事情都不说了,就说一个“迎佛骨”,好不容易有所势微的佛教又给他搞得热闹非凡。要说他的后宫嫔妃确实不少,可他最多就是封个贵妃。龙生龙,昏君生昏君,他的儿子唐僖宗李儇简直就是他的翻版,偏偏他们父子二人在位的时间还比较长,加起来足足有二十七年,可算是把大唐给糟蹋得厉害,致使唐昭宗成为了唐朝版崇祯。或许是为了给“不立皇后”的传统来个“惊喜”,唐昭宗曾立了一个何皇后。

唐昭宗无力回天

结语

唐朝作为历史上最为开放的王朝之一,其女性所受到的束缚远小于一般朝代,这本是一件好事,也是李唐皇室的一大优势。可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硬是长期不立皇后,亲手放弃了这种优势。千万不要觉得皇后只是一个头衔,就拿唐朝的宦官之祸来说,如果有后宫有一个贤明的皇后主持,宦官的影响力是不是要小很多?

没有皇后的存在,外戚的积极作用亦无法发挥,原本皇后在内,外戚在外,二者联合在一起,不说权倾朝野吧,起码可以让宦官势力收敛一些。另外,即使是英明如唐太宗,都需要一个长孙皇后来给他时不时崩下弦,更何况后面那些远不如唐太宗的皇帝?将“不立皇后”归结为大唐灭亡的原因,或许有些严重了,但是消极影响绝对是存在的。

参考文献:

《新唐书》

《隋唐史》

《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0 阅读:89

书兰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