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毫无征兆地突然去世,就连皇位继承人都还没有明确定下来,留下了他的妻子宋皇后和一群尚未确定继承人的子孙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大臣们商量到底让赵匡胤的哪个儿子继位的这个关键时刻,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却突然冒了出来,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声就堂而皇之地坐上了皇位,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经历了丧夫的巨变之后,赵匡胤的遗孀吴皇后此时也仅仅只有24岁,不仅要扛住悲痛,更要面对权力更迭的巨大变故,然而赵光义继位后,却对这位年轻的寡嫂态度相当微妙。
甚至他的行为也表现出了这对叔嫂之间的不睦,但是由于没有对于宋皇后更多的记载,因此赵光义与寡嫂的关系就非常奇怪,他究竟是如何对待孙皇后的呢?
一、赵匡胤与宋皇后的深厚感情虽然身为一国之君,赵匡胤后宫之中从来都不缺佳丽,宋皇后也是他的第三任妻子,两人的年龄差十分悬殊,但是赵匡胤与宋皇后的感情却是极为深厚的,夫妻间琴瑟和鸣无比恩爱。
宋皇后出身名门,父亲是右卫上将军、邢国公宋偓,而母亲的身份更加尊贵,乃是后汉太祖之女永宁公主刘氏,由此可见宋皇后作为家中嫡长女的尊贵身份。
乾德六年,登基之后的赵匡胤倍感中宫空虚,于是就娶了当时年仅17岁的宋氏并册立为皇后,此时的赵匡胤已经42岁,足足比宋皇后大了25岁,甚至连赵匡胤年龄最大的儿子也比宋皇后年长一岁。
然而年龄的差异却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宋皇后是一个性格非常柔顺的大家闺秀,让赵匡胤极为满意因此宠爱有加,甚至此后再也没有纳过其他嫔妃。
人们都说帝王的爱在哪里,权利和金钱就在哪里,所以从这一定律更能看出来赵匡胤对宋皇后的宠爱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体现在政治地位上。
作为北宋开国后的第二位皇后,宋皇后虽然不能插手前朝政治,但是在赵匡胤的庇护下,她在后宫中却是说一不二的,即便是赵匡胤极为信任的亲弟弟赵光义在她面前也得毕恭毕敬,不敢对皇嫂有半点怠慢。
由此可见,宋皇后不管是在后宫里的地位还是在赵匡胤心中的地位都坚不可摧,再加上她正当年轻,虽然皇位基本已经被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预定,但要是她抓紧时间生下一个皇子,未尝没有竞争之力。
然而事不如人愿,宋皇后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在她还没有喜事传出的时候,赵匡胤就意外去世了,从此以后她就过上了和从前有着云泥之别的日子。
二、赵匡胤去世后的皇位纷争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的这天晚上,赵匡胤传召了赵光义进宫,兄弟俩酣饮了一场,随后就留赵光义共宿宫中,左右侍卫都听不到二人说话的声音,只能看见他们的影子映在窗上。
只见赵光义时不时离席,如同在躲避一样,随后就听见赵匡胤将斧子扔到了地上,大声对赵光义说:“好为之!”然后第二日清晨,赵匡胤就被发现死在了梦中。
赵匡胤去世实在是太突然了,加上他生前并未立下储君,于是就使得皇位继承问题变得扑朔迷离,皇弟赵光义、皇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三人都有可能。
宋皇后虽然自己没有孩子,但是她在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中也是有偏心的,自然希望和自己比较亲近的赵德芳来继承皇位,于是她立刻命令首领太监王继恩出宫去请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
然而宋皇后万万没想到的是,王继恩早已被赵光义收买,他出宫之后根本就没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跑到了晋王府把所有事情告知给了赵光义,并建议赵光义趁乱火速入宫继位。
赵光义深以为然,于是在得知消息后马上带着亲兵侍卫堂而皇之地入宫,在宋皇后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迫使皇嫂承认他继承皇位的资格。
这时候宋皇后才知道皇宫里出了内鬼,自己的计划被出卖给了赵光义,她自然是不愿将皇位白白送给赵光义的,但面对赵光义身后的亲兵,她又有什么办法?
要是不服从的话,就算今天自己在人前保住了命,那改天在人后也难说,于是宋皇后只能咽下了这口气,口称“官家”对赵光义行了一礼,以示自己的臣服。
赵光义见状大喜,有了宋皇后的首肯之后就容易多了,他对皇嫂的识相非常满意,就没有继续为难她,只是说了一句:“共保富贵,无忧也。”
于是就这样,赵光义从皇位的第三顺位继承人跨过了他前面两个更加名正言顺的侄子,坐上了这个至高无上的皇位,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三、赵光义对宋皇后的刻薄待遇然而尽管宋皇后在赵匡胤去世后因为主动让步暂时保住了性命,但是宋皇后毕竟是支持赵匡胤的儿子继位的,那她的存在对于赵光义来说就是一大隐患。
因此赵光义表面上礼遇皇嫂,实际上对宋皇后的待遇极为刻薄,甚至对宋皇后进行了种种打压和排挤。
首先就是将降低宋皇后的身份待遇,宋皇后和赵光义毕竟是叔嫂,总不能当太后吧,于是赵光义就赐封宋皇后为“开宝皇后”,虽然看起来也是皇后之尊,但实际上是要比皇后低一等的。
接着他又命人将宋皇后移居西宫,没过几年又把宋皇后赶到了东宫,这种待遇简直比被贬的嫔妃还不如,根本没有让宋皇后享受到应有的尊崇和礼遇。
其次为了防侄子政变,赵光义还限制了宋皇后的权力与自由,将她严密监视起来,无法与外界联系,甚至不能随意出入自己的寝宫,可想而知这种被囚禁般的生活给宋皇后带来了多少压抑和痛苦。
更过分的是,宋皇后说什么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后,就算没有受到好待遇,身份也在那摆着,但是赵光义竟然在宋皇后去世后拒绝给予她谥号和合葬的待遇!
按照惯例,皇后去世后应该由皇帝赐予谥号,并安葬在皇陵中与丈夫合葬,然而赵光义却对宋皇后的去世漠不关心,既没有赐予她谥号,也没有允许她与赵匡胤合葬。
这一做法让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当然朝中也有大臣遵守礼法上奏请求追封宋皇后为孝章皇后,然而这一提议却遭到了赵光义的严词拒绝。
更令人愤慨的是,赵光义不仅自己不为皇嫂服丧,还下令不让满朝文武服丧,这种冷漠无情的行为在重视孝道的古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当时有一位翰林大学士王禹偁愤慨地提出“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结果竟然被赵光义找个借口贬到了滁州!简直连自己的口碑都不管了。
结语赵光义对待寡嫂宋皇后的这种行为被后人视为他性格中刻薄无情、心胸狭窄的一面,与深明大义、贤良淑德宋皇后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让人同情宋皇后的遭遇。
因此这一事件之后,人们对赵光义的刻薄无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人们更加怀疑他倚仗登基的所谓“金匮之盟”也只是谎言,更也让后世对赵光义的行为产生了诸多质疑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