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给我一个机会,圆您一份梦想!

秦岭一白 2023-11-13 10:02:56

历时三年,乐羊灭了中山国。

这位做了大半辈子门客的男人,在魏国相国的举荐下当上了统帅,他也抓住了机遇而一战成名,扬眉吐气之后连嗓门都变大了。

回到魏国交差,乐羊在魏文侯面前炫耀功劳,朝臣们骂他是小蛤蟆憋不住二两尿,魏文侯却摆了摆手让人抬出两个箱子。

魏文侯是什么人?三家分晋之后的第一任魏国国君,文能起用李悝主持变法,武能委托吴起操练甲兵,人家啥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

你猜猜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看着乐羊满脸狐疑的模样,魏文侯笑着说道:你打了三年的仗,我收到两箱子检举信,有人说你畏战不前,有人说你无故拖延...

是的,这些信件全被魏文侯扣留了,一方面是担心流传出去影响军心战力,另一方面是国君对统帅的充分信任。

乐羊傻眼了,他仿佛看见头顶悬挂的那把利剑,原来一直被魏文侯死死挡着,随即恭敬地说道:中山之举,非臣之力,君之功也...

你打下了中山国,挑一块给你做封地吧。

乐羊举家搬迁到河北灵寿,自此在历史长河之中销声匿迹,中山复国之后又被赵国给灭了,乐羊的后世儿孙也变成了赵国人。

春秋战国,更换国籍如同家常便饭,只要有才干也没人管你是哪国人,至于才干这种东西,自家祖上的光环无疑是最大的动力。

嘿,咱家祖上真是名将啊?

老祖吃了儿子的肉羹,到底是真的假的?

老祖是魏国统帅,儿子是中山国将领,保不齐是真的,不过这也太吓人了...

听说老祖的儿子杀了相国的儿子,所以相国才推荐老祖领兵攻打中山国,还美名其曰举贤不避仇...

这魏文侯也不仗义,封赏到边区和流放有啥差别啊。

乐家儿孙们在叽叽喳喳,述说着一百多年前的恩恩怨怨,其中有位少年始终默不吭声,手里还攥着一卷残破的兵法竹简。

他也在琢磨乐羊的故事,据说老祖年轻时外出求学,不到一年就跑回家看媳妇,气得媳妇捅了织布机一剪刀,教训道: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乐毅,这本破书还没看完啊!

这位少年的名字叫乐毅,正在思考故事里的持之以恒,被别人打断了也不烦躁,笑着说道:老祖求学七年,这本书我才看了三年。

祖上的名气是光环,自身的努力是双拳,乐毅在两相加持之下走向优秀,长大之后被人举荐给赵王,可惜他的运气着实不太好。

要说运气,赵武灵王的运气也不算好,十五岁继位便要面对五国联军,却拉开架势一点也不怂,他将赵国从濒临灭国提升为强国,胡服骑射之后更是无人敢惹。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代雄主,最后却被亲儿子们给饿死了,乐毅正赶上赵国内乱的节骨眼,只好收拾行囊跑去魏国找工作。

魏国的霸主身份过期了,以前是追着秦国往死里揍,现在被秦国摁在地上摩擦,每次割让地盘时都抱怨爷爷当年不给力。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这句话是有前提条件的,精通兵法的乐毅被编进访问团,足以说明魏昭王不具备前提条件。

乐毅跟团访问燕国,遇到了发奋图强的燕昭王。

此前,燕国发生内乱,齐国嘴上说是协助邻国稳定发展,实际上却来趁火打劫抢占地盘,冲进国都还把燕王给砍死了。

燕昭王当时在赵国做人质,听到父王被杀火速回国继位,一路上看着满目疮痍的母国,心中悲愤却不得不承认落后就要挨打。

齐国强大,燕国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燕昭王就是要改变这个事实,他跑去请教老师郭隗,怎么做才能让燕国快速强大。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老师,您能不能说人话?

给我豪宅,给我美女,给我金银珠宝...

老师,你这特么是人话吗?

唉,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以前呐,有个国君想要千里马,悬赏千金也没能买到。仆从说自己有办法,国君便给了一大笔钱让他去买马。三个月后,仆从带回来千里马的骨头,还说费劲口舌只花了五百金,气得国君破口大骂仆人是个傻子。仆从笑着说道:五百金买死马的事情传出去了,您还担心千里马不会送上门吗?

燕昭王听完之后恍然大悟,原来郭隗是拿自己当死马骨头,让天底下的人看到国君的诚意,还怕真正有才干的士子们不来吗?

剧辛从赵国来了,邹衍从齐国来了,屈庸从卫国来了...,燕国朝堂逐渐汇聚六国人才,这让最为老旧的诸侯国焕发生机。

乐毅,你也留下来好不好?

乐毅望着面前的燕昭王,他的眼睛里闪耀着一种光芒,自己曾经也拥有这种光芒,只是常年不受重用而快要熄灭了。

他赶上了赵国时局动荡,跑去魏国也见不到魏昭王,现在有个高高在上的王在挽留自己,要说内心不激动那是骗人的。

积累是为了爆发,生命更需要绽放,有些人在实干的舞台上燃烧升华,有些人躲在虚无的束缚里空说大义,然而却连人字的写法都看不懂。

一撇一捺,一动一静,一阴一阳,站起来的就是人。

乐毅留下来了,被燕昭王聘任为亚卿,他们联手整顿支离破碎的燕国,上下一心凝聚着看不见的国力,这场改革足足进行了二十八年。

表面臣服于齐国,内里时刻不忘复仇,燕昭王认识到双方的实力差距,这是数百年积累造成的,想要攻打齐国还得等一个机会。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位了,他也像父亲那样喜欢听曲,只是不喜欢听大合奏,而是让一个一个轮着吹,由此造就滥竽充数的成语典故。

齐湣王听完曲就去打仗,联合韩国和魏国打楚国,打完了楚国又去打秦国,返回的路上又打赵国,回到家了还惦记着灭宋国。

秦齐称帝,齐湣王飘得没边了。

对外四面树敌,对内刚愎自用,燕国又被齐国爆菜了一顿,燕昭王却笑着说机会来了,因为齐国真的顺手把宋国给灭了。

春秋初期有一百多个小国,随便吞灭也没有人说什么,大争之世靠得就是实力,自家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忙不过来。

战国中期逐渐趋于平衡,大国之间要么吞不下要么惹不起,仅存的几个小国反倒安全了,因为加起来也没法搞平均分配。

以前的列国会盟,商讨你灭几个小国,我灭几个小国,如今的列国会盟,商量谁和谁结成阵营,动不动灭国的已经时代过去了。

毕竟,谁都不愿意让对手扩大地盘。

齐国灭掉宋国吃独食,其余六国连口汤都喝不上,关键齐国的实力还没强到一挑六,列国震怒就是燕昭王看到的机会。

乐毅说要与天下共图之,这和燕昭王的想法不谋而合,单打独斗不是齐国的对手,蜂拥而上够他齐王喝一壶的了。

燕国作为苏秦起家的地方,合纵连横的关系网相当健全,更何况列国早就看齐国不爽了,只等一位带头大哥站出来挑事。

燕国举全国之力,赵国来了,韩国来了,魏国来了,秦国来了,五国抱着不同的目的走到一起,没人高风亮节说要帮助宋国复国。

弱小,在战国好像是一种原罪...

易水萧萧,鼓角铮铮。

燕昭王登上高台拜将,望着面前的老伙计感慨万千,他们从年轻的时候相遇相知,如今已是须发花白的半百之人。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不同的种子,一颗是洗刷国耻的复仇之心,一颗是知恩图报的感念之心,经过三十年浇灌已然相融与共。

乐毅:你要不要准备两个箱子?

燕昭王:准备箱子干什么?

乐毅:装我的检举信啊?

燕昭王:哈哈,笑话。

乐毅:放心,交给我吧。

燕昭王:我很放心,只是怕等不到...

乐毅:你这些年太过操劳了。

燕昭王:得偿所愿,死也瞑目。

乐毅:等我,凯旋而归。

燕昭王:好...

看着燕昭王缓缓走下高台,太子连忙跑到跟前去搀扶,回头瞥向乐毅的眼神有些冷漠,仿佛是在恼怒儿子还不如臣子亲近。

乐毅摇了摇头,统帅五国联军朝着齐国进发,他们在济水河边和齐军展开对决,一战打得齐湣王逃回了国都临淄。

四国的目的达到了,瓜分了战利品相继率兵回国,燕国的复仇才刚刚开始,乐毅的目标是齐国王都,谋士剧辛劝他不要孤军深入。

纸上谈兵还是临危不乱,只有置身于现实情境才见真章,乐毅详加揣摩觉得这仗能打,给燕昭王写信说想去齐王宫里转转。

燕王大悦,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位昌国君。

乐毅真的打进了临淄,齐湣王在逃亡路上被楚国杀了,据说楚将淖齿割断齐王的脚筋,将他吊在房梁上哀嚎了三天三夜。

凑巧的是,楚国出兵的理由也是协助邻国稳定发展,实际上却来趁火打劫抢占地盘,这和当年齐国说要协助燕国如出一辙。

乐毅将齐王宫的宝物运回燕国,接着攻打一座又一座城池,半年时间攻下了七十余城,齐国的版图上只剩下即墨和莒城。

灭齐!灭齐!

燕王宫里的燕昭王很兴奋,兴奋到恍惚间觉得天旋地转,一个人实现了最强烈的夙愿,心神涣散之后容易被心魔反噬。

为了攻克最后两座城池,燕昭王让乐毅在外面连年征战,国君被复仇之心冲昏头脑,统帅却为好吃难消化而渐生忧虑。

迟迟没有攻下那两座城,乐毅口头上说是转变作战方略,即墨和莒城是齐人最后的念想,只有以德服人才能彻底瓦解齐国。

乐毅是这么说的,燕昭王什么也没回复,齐国灭掉小小的宋国招致六国讨伐,如果燕国真的灭掉齐国会引发什么?

燕昭王清醒了,然而为时已晚...

整整五年,乐毅在朝堂上已经生疏了,燕昭王也没多少时日了,每当想起太子冷漠的眼神,乐毅在外面越呆越不想回去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燕昭王没有将乐毅过渡给太子,当国君死讯传到前线的时候,乐毅知道自己再也回不了燕国了。

他不是燕国的老旧贵族,只是和燕昭王相遇相知的游子,即便这样也已经足够了,他帮助燕昭王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你走了,我也仁至义尽了。

燕昭王死后,太子继位是为燕惠王,检举信像雪片般洋洋洒洒,有些人说乐毅拥兵自重,有些人说乐毅想在齐国称王...

一个人足够优秀的时候,老天就会派来一个对手,田单听说燕惠王罢免了乐毅,就知道自己的反间计开始奏效了。

骑劫来到燕军大营办交接,乐毅对过虎符就转身走了,没有抱怨也没说什么功劳苦劳,轻车快马直接奔着赵国去了。

是块金子在哪都会发光,是颗臭蛋在哪都会招苍蝇,田单看到一切尽在计划之中,集结齐军对燕军开展降维打击。

小子,尝尝我的火牛阵。

骑劫在第一场战斗中挂了,田单在燕军屁股后面追着打,他将齐襄王迎回国都临淄,开始全力收复一座又一座城池。

乐毅历时半年攻占七十余城,田单用同样的时间尽数收回,燕国吃掉的地盘全吐出来了,燕惠王心疼的喝凉水都打哆嗦。

老燕王差点灭了齐国,新燕王只会败军辱国,当所有成败的关键指向统帅时,气火攻心的燕惠王不得不想到乐毅。

说来也奇怪,明明是自己做错了决定,却恼怒乐毅当时为啥不积极争取,你说你还投奔赵国,这不是告诉天下人我会弄死你嘛。

算了,谁让人家是旷世名将呢。

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雠,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燕惠王请乐毅回国帮忙,字里行间却流露着王的傲慢,他不光给自己的过错找理由,还搬出死去的老爹提醒乐毅不能忘本。

乐毅看完信件摇头苦笑,燕惠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明明是请人帮忙却变成了问责,还真应了那句小蛤蟆憋不住二两尿。

作为差点灭掉齐国的名将,乐毅走哪都是国君的座上宾,刚逃到赵国就被封为望诸君,对于名利纷争的滋味也已经尝过了。

如此甚好,拒绝起来更轻松些。

曾经,燕昭王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帮燕昭王圆了一个梦想,相遇相知,共进共退,或许,一个人一辈子只有这么一份精力。

如今,燕惠王比他老爹差远了,而且属于自己的时代也过去了,乐毅写了封《报燕惠王书》,大意是:你自己玩去吧。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多年以后,秦岭一白带着土蜂蜜来访,乐毅的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据说是赵国新上任的相国,还和乐毅在多年以前就认识了。

他俩在庭院里把酒言欢,好像是在谈论当年灭齐的事情,说到攻防之间想不通的地方,两人简单比划之后登时拍掌叫绝。

我靠,这不是田单吗?

0 阅读:0

秦岭一白

简介:白天卖蜂蜜,晚上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