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历史上最有名的败家子,亡命扬州,隋朝基业一朝散

雁玉历史 2024-10-04 03:24:48
杨广:历史上最有名的败家子

隋文帝杨坚共有五个儿子,老大是杨勇,老二是杨广,老三是杨俊,老四是杨秀,老五是杨谅。杨坚称帝后,杨勇被立为太子,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他只有十三岁。除了王位外,还让杨广做并州总管,并州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市。

隋文帝杨坚看得很远,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日后能够肩负起统治天下的重任,所以才让小小年纪的杨广掌握实权,并派很有才华的得力干将作为辅臣。在隋朝剪除陈国的过程中,刚刚年满二十岁的杨广立了大功劳,确切地说是他手下的两员大将立了大功。

因为有战功,对杨家的江山有很大贡献,杨广的野心不可避免地膨胀起来。

他想当太子。

为了实现做太子以后做皇帝的梦想,杨广煞费苦心地将自己伪装起来,而太子杨勇却忽视了这个强有力的挑战者。

杨坚曾经得意万分地说:“从前的帝王,小老婆太多了,儿子们同父不同母,所以往往自相残杀。不像我的五个儿子,是正儿八经的亲兄弟。”

杨勇生活上不注意小节,他特喜欢音乐歌舞,讨了很多小老婆。杨广则不同,他这个人比较有心计,在生活上非常善于伪装,杨广表面上只有一个老婆萧妃,以讨得老娘独孤皇后的欢心。

有个故事很能说明杨广的狡诈,据说有一次,杨坚两口子到杨广家,发现府里的婢仆们又老又丑,那个丑哇,让人看着很不舒服,简直快到起鸡皮疙瘩的程度。仅有的乐器上布满了灰尘,甚至连弦都断了几根,看来是好久不用了。老两口不由得大喜,知道儿子的生活很健康,不像老大那样腐化。

此外,两口子每次派人到儿子们那里,杨勇只把他们当仆从看待,而杨广却对中央派来的官员很重视,他和萧夫人每次都是双双站在门口,亲自迎接亲自送行,当然少不了厚礼,于是老两口听到的全是赞扬杨广的话。

杨广在江苏扬州主持过工作,期间他得经常回来向老爸汇报工作,每到辞行时,他都痛哭流涕,依依不舍,表现出不忍离去的样子,父母见儿子如此孝顺,也感动得流下眼泪,看来儿子心里有爹娘的位置。

【弑父杀兄】

杨广很想当皇帝,但是因为杨勇是老大,自己屈居老二,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为了能当皇帝,先得扫清老大杨勇的障碍,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使用栽赃陷害的手段。有一次,杨广进宫向独孤皇后告别时,突然跪倒在地,很伤心地哭起来,独孤皇后问他为什么哭,他回答说老大杨勇想谋害他。独孤皇后平时就对杨勇印象不好,生活作风不正派不说,对老爸老妈也不热情,现在竟然还敢杀害自己的亲兄弟!这可不能等闲视之。于是独孤皇后经常在老头子耳边吹风,这样杨勇的太子之位已经根基不稳了。

杨广知道老头子不会轻信自己,毕竟是一面之词嘛,他得动员其他兄弟们,用兄弟们的力量把老大杨勇搞下去。他大肆渲染两位兄弟和老大杨勇之间的矛盾,说后者当皇帝后他们将性命难保,同时透露消息说皇帝要改立太子,劝他们趁机推荐二哥杨广,说什么老二当上皇帝后肯定给他们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等等。

就这样,两个没政治头脑的兄弟被忽悠了,最终走上了杨广预设的路子。终于使杨坚下决心将杨勇废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602年,孤独皇后离开人世。604年,杨坚患了不治之症,前往长安西北当时的皇家避暑胜地——仁寿宫避暑,病情日渐加重,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杨广入宫贴身侍奉。老头子卧倒在床,杨广知道他再也起不来了,于是多年的伪装终于卸掉了。

长时间的伪装使他内心非常压抑,想做点出格的事情,竟然打起老头子的宠妃陈妃的主意。一天陈妃去上厕所,杨广从后面将她抱住。陈妃大叫着挣扎逃掉,杨坚发现她神色仓皇跑进来,问她怎么回事,她就把事情原委说了。

杨坚听到后大怒,他感到自己的智商受到愚弄,多年以来生活在骗局里面,便立即命令亲信找远在长安城的大儿子杨勇。

这时候的仁寿宫已经被杨广控制,他得知老头子要传送秘密消息后,立即把老头子的亲信官员逮捕起来,派军队包围仁寿宫,断绝内外交通,封锁消息。

杨广派自己的亲信张衡解决老头子的性命。这张衡闯进杨坚卧室,把患病的杨坚抱起来,用重物猛击他的胸部,杨坚顿时口吐鲜血,哀嚎的声音传出卧室,吓得后宫的妃子面如土色。后来张衡被杨广杀掉灭口。

紧接着,他派人驰赴长安,杀掉他已经被罢黜的哥哥杨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杨广弑父杀兄事件,他踏着自己亲人的尸体走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杨广篡权夺位后,最小的弟弟起兵讨伐,但不久便被血腥镇压了。

【营建洛都】

杨广即位后,决定迁都洛阳。他命杨素负责营建洛阳。

营建新都是项特大工程。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全靠人力去做所有工作,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项浩大工程,每月都要动用不少于二百万的劳动力,经过三百多个日夜的努力,洛阳的宫殿终于横空出世。

新洛阳城有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就是大城,共有七十里长;皇城是文武官员办公的地方,中央各大部委分布其间;最里面就是宫城,共有三十里长。与宫城建设同时开工的还有显仁宫,显仁宫位于洛阳西南十二里寿安县境内,显仁宫共计十余里,可谓工程浩大。

隋炀帝修建洛阳城,是有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的。当时国都长安地处西北,由于周围大山环绕,和外界的联系不太通畅,影响了国家政令的顺利传达。由于秦岭等高山的阻隔,往东的路不太畅通。洛阳自古以来就被看做天下的中心,处在国家的中心地带,若建都在此,可以有效地控制北方和治理江南。所谓八百里平川,已经不再是天府之国,由于自然生态的退化,关中平原的土质已经退化,难以满足国都常驻军的粮食供应。此时,国家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地区,迁都到了洛阳便可以很方便地取得江南的粮食,从而间接地减轻人民的负担。

但问题是,隋炀帝并不为劳动人民着想,尽管他胸有经纬、富有战略眼光。为了把宫殿修建得尽可能富丽堂皇,他命令属下向江南各地征集奇材异石,运往千里之外的洛阳。农民被迫运输,许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

中国古代建筑除土之外最重要的材料莫过于木头了,早在隋炀帝之前,洛阳附近的大树就已经几乎被砍伐殆尽了,建筑宫殿所需的大木头需要从遥远的江西运来,一根特大号的大木头柱子需要数百人拖曳,下面用铁毂滚动的土办法,往往走不到数里,铁毂就报废了,又要重换新的,于是还不得不派大批人跟在后面运铁毂。这样,即使把吃奶的劲都使上,一天不过前进二三十里,一根柱子运到洛阳要占用上千名劳动力。

隋炀帝还下令在洛阳西郊建造西苑,建成后苑子占地二百多亩,苑内有大片人工湖泊,湖泊中建有三个人工岛,每个岛高达百多尺,远远望去甚是险峻。岛上建筑亭台楼阁,十分雄伟壮观,如果保存下来的话,肯定是历史瑰宝。湖泊北面有龙鳞渠,渠水曲折地流入湖中,沿渠修建了十六个小院子,每种院子代表一种风格,建筑非常雍容华丽,每个院子由一个妃子主管。

整个西苑都很漂亮,四季里绿色不断,春天和夏天的主色调是绿色,就不用啰唆了,秋天叶子要落,妃子们就用彩绫剪成花叶,挂满本该裸露的树枝。冬天万物凋零,但只要他杨广所到的地方,附近池水中的冰得赶快凿掉,代之以绿绸剪成的莲叶荷花布置在上面。

苑内还饲养着很多珍禽异兽,供杨广打猎、观赏。晚上,杨广在这里的夜生活是丰富的,他经常带着几千骑马的宫女,一边听乐曲一边游玩。可想而知,杨广修建新国都的工程严重伤害了人民的感情,特别是皇宫和西苑工程乃是不折不扣的享乐工程。

【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在位期间搞了一些大的工程,主要是修建东都洛阳,以及开凿大运河。在修建洛阳城的同一年,隋炀帝杨广同时着手另一项特大工程,即开凿大运河工程。

关于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历史上有说法,即纯属搜刮江南财富和个人巡游享乐。有种观点甚至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才决定动用几十万劳力挖掘大运河,以连接黄河、淮河、长江,从而可由洛阳乘龙舟直达扬州。毕竟京杭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起过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所以有些人开始尝试用中立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在中原,而帝国的经济重心却已经转移到南方江淮地区,中原城市所需要的粮食物资,特别是粮食,相当比例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为了把这些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原地区,有必要利用水道运输代替笨拙的骡马运输。

但毫无疑问,启动该项浩大工程是要付出代价的,沉重的负担让广大群众几乎喘不过气来。

后世学者估计,开凿大运河整个工程,共动用约一亿五千万个人工,而当时中国总共才数千万人,平均每户要出近二十个人工,隋炀帝强制天下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要服役,同时又从每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负责供应民工的饭食。很多人都没能回去。秦始皇修建的长城下面埋藏着很多骨头,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里面也埋藏有许多骨头,很多开挖运河的民工都被活活累死了。

隋炀帝这家伙真损,他知道开凿运河是个苦工程,特意派遣了名叫麻叔的酷吏来主管,他还派出了五万名威猛大汉,负责监督民工的劳动作业,碰见干活不积极的就暴打,根本就不给人喘息机会,所以不到一年工夫,上百万民工死去了。

因为距离长、地势复杂,有些河段挖得浅了些是正常的,杨广却下令将挖掘该段的官吏和民工全部捆住手脚,活埋在岸边,最多的一次竟然活埋了五万多人。

【三征高丽】

隋炀帝称帝后,因高丽国不服圣旨,不肯进贡称臣,高丽王不肯亲自入朝觐见,他就生人家的气了,仗着自己是大国君主,隋炀帝遂调集天下兵员,悍然下令出兵进攻高丽。他先后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战争。

612年,他发动了第一次征讨高丽的战争,那是在黄河中下游发生涝灾,淹没了四十个州县后不久,他不实施救援政策反而将心思放在开拓疆域上。他要求山东东莱打造兵船三百艘,当地劳力在中央官吏的严密监视下,整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转,他们下半身浸泡在海水里,持续了许多个日日夜夜,以至于腰以下都腐烂得生了蛆,所有人都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有的倒在海水里就死了。

接着,隋炀帝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各地督造五万辆军车,要求在期限内送到高阳,地方政府还要为兵士输送衣甲和帐幕等;随后,他征发江淮以南的劳力和船只把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和洛口的粮食运到涿郡(今北京市西南)。

于是,数不清的车辆,数不清的船只,不分白天和黑夜,沿着陆路和运河黑压压的由南向北进发。数十万运输战争物资的劳力,有不少累死饿死在半路上。由于劳力奔命在外,耕牛也被征发拉车,弄得全国农田荒芜、民怨鼎沸。

但战争并不顺利,出征部队遭遇了倾盆大雨,泥泞道路减缓了进军速度。隋炀帝下令战报必须上奏朝廷,由于前线离国都洛阳路途遥远,事事奏报导致延误战机,十路人马竟然九路溃败,最后大军只好班师回朝。

613年,隋炀帝发动第二次征讨高丽的战争。从江都乘坐超白金级豪华龙船,沿着大运河浩浩荡荡直达涿郡,亲临前线指挥这场战争。此次他势在必得,下令全国各地方军队,不论离多远,一律向涿郡进发;望着百万威武之师,他非常自负地说:“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我的军队可以拔起大山,可以填平大海,小小高丽算得了什么呢!”这次他深刻汲取上次的教训,命令属下战事不必上奏。

于是隋军猛攻辽东城,高丽军奋起抵抗守卫家园,正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关键时刻,大后方出问题了,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叛乱,国都洛阳被重兵围攻,杨广听到消息,气得胡子都翘起来,连夜退兵急救洛阳。可谓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全部辎重都丢弃在了前线上。第二次又失败了。

614年,隋炀帝发动第三次征讨高丽的战争。此前经过血腥屠戮,镇压了杨玄感起义,他以为国内政局恢复稳定,可以集中兵力对高丽用兵了,遂又雄心勃勃地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当时场面令人尴尬,一连数天都没人敢说话。杨广太自负了,他仍然按照原定计划进军辽东,已经有点硬着头皮搏命的赌徒心理了。

​当时国内大环境已经陷入动乱,大隋江山分明已经步入帝国末日,各地政府都有自己的打算,不想再侍奉昏庸残暴的主子了,隋炀帝的征兵工作进展得很不顺利,各地州郡都不想贡献兵丁,因而此次征讨兵力远不如前两次多。

高丽毕竟是小国,经过前两次的浴血奋战,壮年男人群体受到很大削弱,他们没有能力再战斗下去了。大隋军队经过英勇的拼杀,终于打到平壤城下。高丽国支撑不住了,高丽王遣使求和。注意了,人家不是投降,只是愿意俯首称臣和进贡。隋炀帝心理稍稍得以平衡,却并不满足。然而,此时国内危机四伏,他也只得见好就收,下令撤军回到洛阳。

隋炀帝有过第四次东征的想法,只不过最终未能付诸实施。原来,当他要高丽王来进贡朝见时,对方却婉转地拒绝了,隋炀帝大怒,遂打算第四次东征,可是当时天下烽烟四起,时局已经不允许他胡作非为了。

【巡游江南】

隋炀帝风流倜傥,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一来可以游玩享乐,二来可以向百姓摆威风。杨广登帝位前曾任九年扬州总管,于是他心目中就有了浓重的扬州情结,在他做皇帝的十四年中,曾先后三下扬州巡游,最后死在扬州、葬在扬州。

605年,从洛阳到扬州的运河刚刚修好,他马上就决定去江南巡游,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向扬州出发了。这是他当上皇帝后第一次到南方巡游,龙舟是超白金级的,高四十五尺,宽五十尺,长达二百尺,上下分为四层,最上层有正殿、内殿及东西朝堂,供办公和接见官员之用,中间两层有房子上百间,金银珠宝把里面装饰得富丽堂皇,下层供隋炀帝近臣和太监们住。另有高三层的水殿九艘,供皇后、嫔妃、贵人们以及侍者乘坐,这九艘船是五星级的,其他人分乘规格不同的船只,之后还有专门装载各地各部门向皇帝供奉物品的货船。

却说隋炀帝带着王公贵族、官吏、宫妃和僧尼道士,乘坐几千艘星级大船,船头船尾相接,前后绵延达二百里之远,人工运河可不比大江大河,无法承载这么大规模的舰队群,不得不依靠人工拖拽,光拉纤的壮丁就达八万多人,这些拉船民夫被称做“殿脚”,隋炀帝觉得“殿脚”属于巡游船队的组成部分,于是让他们都穿上了锦锻做的袍子。

还有大队骑兵夹岸护驾,骑兵的旌旗遮天蔽日。运河沿岸的州县,五百里以内的都要殷勤侍奉,饭食吃不完的就在出发前就地掩埋。

于是,运河两岸的隋朝子民看到这样的情景:船上的人们开怀畅饮、歌舞升平,到了夜晚更是灯火通明,鼓乐之声到数公里之外。隋炀帝到了扬州,接见很多地方官,献礼多的就升官,献礼少的就罢免,地方官趁机搜刮民财,老百姓连树皮草叶都吃光了,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隋炀帝三次巡游扬州,每次都是大摆酒席,宴请江淮名士,极尽奢华。

公元616年,隋炀帝第三次巡游扬州,命令扬州方面造几千艘新船,要比旧船更大更美观更牢固。

最后一次出发前,隋朝已经日薄西山,隋炀帝不会感觉不到。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里,他知道形势已经不允许自己停留在北方了,于是决定再到自己心目中的人间天堂扬州看看,如果要选择死的地方他会选择扬州。

到了这种时候,他还不忘让扬州方面打造龙舟送到洛阳接他。等到龙舟送来时,有忠心的大臣劝谏,最后都被处死了。

这次是隋炀帝的末路之旅,他在扬州住了一年多时间,眼瞅着江山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地方将领纷纷称帝,太原的李渊攻下长安,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皇帝,杨广成了太上皇,事情很明了,表面上是让他退位,实际是李渊为自己称帝作准备。

【亡命扬州】

到618年,隋朝政府已经基本丧失统治能力,实际上仅剩下国都洛阳和江南扬州两个地方,其他地方几乎全部处于无政府管制状态,到处都是起义。隋炀帝很有个性,他似乎并不为失去江山担忧,否则的话就不会失去江山了,他似乎更愿意自己安静地看着江山陷落,并目睹其全部过程,他似乎不希望干预该过程,自己唯一想做的是成为旁观者。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我们不得而知。

隋炀帝曾经有过雄心大志,现在他已经彻底堕落了,没有追求了,大半个江山都丢了,此时的隋炀帝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他每天和嫔妃们寻欢作乐,还对萧皇后说无厘头话:“那么多的人想把我撵下去,代替我来管理大好河山,那又怎么样呢?我就是被赶下去了,好歹也能做个长城公,你也能做第二个沈后(南朝陈国的末代皇后),现在何必为此操心,咱们还是喝酒吧,不要自寻烦恼。”

嘴上虽这么说,他自己心里却再明白,不过,血腥的政坛远不如话语中的浪漫,他为得到皇位而把老爸老哥和小弟都解决了,落到叛军手里自己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有一天,隋炀帝对着青铜镜发呆,突然神经质地拍着脑壳,颇有感慨地对萧皇后说:“我这真是个好脑袋呀,不知道最后谁来砍下它?我看谁也没这个福气,哪能轮到逆子动手呢!”他特意命人准备了一缸毒酒,他曾煞有介事地对宠妃们说:“要是贼兵来了,你们几个先把它喝了,然后我把剩下的喝完。”

此外,他随时将毒药带在身上,免得落到敌人手里被折磨,下场凄凉。

最后,隋炀帝落入哗变的禁卫军手中,宠妃们早已经逃跑了,谁喝那要命的“美”酒哇。更郁闷的是,哗变的警卫们把毒酒挪走了,隋炀帝身上随身携带的毒药,此刻竟然不见踪迹。

隋炀帝还惦记着自己的好脑袋,可不能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于是他从身上解下一条绢带,递给禁卫军的头领,后者平日里对自己唯命是从,现在竟然讨要自己的性命,隋炀帝叹息一口气,临死前说话依然很冲,仍然是帝王的口吻:“我对不起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但是却给了你们这帮浑蛋荣华富贵,你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别人可以要我的性命,你们怎么可以!你们举行军事政变,到底谁是背后 的首领?”

隋炀帝要求喝毒酒自杀,但没有得到允许,于是不得不主动自解练巾,让人把自己活活勒死了,死时年仅五十岁。隋炀帝死了,他的子孙也难逃活命,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成为陪葬者。

0 阅读:29
雁玉历史

雁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