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熙品论语|(一八三)孔子论教学:子所雅言

翻蓁熙 2024-02-12 10:40:56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平日必用雅言的场合:诵《诗》、读《书》、执行礼仪,都使用雅言。

-- 原典出处《论语 · 述而篇第七》

何谓雅言?西周王都之音,即都城所在地的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西周王都在哪?镐京,今天的陕西长安一带。

不妨猜想一下“雅言”是什么样的?今天的秦腔,估计比较接近当时的“雅言”。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诗书,指两本书,《诗经》和《尚书》,孔子诵《诗》读《书》,必用雅言。执礼,也用雅言,为什么礼用“执”?因为礼包含一系列的行为,执礼,即用雅言来主持礼仪活动。那乐呢?乐是演奏出来的,用不着说话。

此章特别点出“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言下之意,孔子平时不用雅言,不用雅言用什么?想来孔子说鲁语,今天的山东话。

这样看来,诗书执礼皆用雅言,是孔子有意为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想了一想,忽然有所触动。

图片选自【蓁熙诗画】

春秋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大小封国有一百之多,一国有一国的方言,称为“风”,齐国齐语,鲁国鲁语,吴国吴语,楚国楚语,各地语言不同,跨国沟通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人规定,凡在重要的场合,都使用同一种语言,即王都所在之地的语言,称为“雅”。

孔子平日说鲁语,诗书执礼,统一用雅言,为什么呢?因为,《诗》《书》《礼》体现古之道,是传世经典,载道之文。当时,没有纸笔,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口口相传。要是使用方言,第一不准确,第二不利于传播。孔子是教育者,教育者不用正音教读,到学生可就乱套了。

孔子“诗书执礼”坚持用“雅言”,音正义全,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事实上,“雅言”教学的作用在几百年后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中便有所体现。秦代钳制思想,民间只保留医药、卜筮和种树书,“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至于《诗》《书》在民间绝迹。汉初文化凋敝,政府不得已向民间求书,儒生们硬是凭着记忆把《诗》《书》等典籍,一字一句背默出来。试想,如果各地的老师都用不同的方言教学,在没有书面文字的情况下,《诗》《书》等经典在汉代的复兴恐怕要艰难很多。

中国文化一贯注重传承,虽然地域广阔,各地有各地的方言,但是,言说经典内容使用“雅言”,重要的书面表达使用“文言”,这一文化传统的滥觞之处,便在此章。

“雅言”与“文言”,一为口头,一为书面,是古人留给我们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0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