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73:印刷传递文明

永哥历史 2025-03-15 05:24:53

1、造纸术在13世纪后期从开罗传入意大利,首先在法布里亚诺建立造纸厂,该地因地理位置优越和水源充足,迅速发展为欧洲造纸中心。意大利人对阿拉伯造纸技术进行改良,使纸张质量提升,受到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青睐。

2、造纸原料主要是旧麻布,通过浸泡和打浆制成纸浆,再在铜丝网上抄成纸张。这种纸张比羊皮纸便宜,迅速普及。尽管法布里亚诺有严格的法律保护造纸技术,但技术的扩散仍不可避免,意大利因此成为欧洲重要的造纸中心。

3、纸张的大量生产降低了图书成本,使知识和文化不再是高级神职人员和贵族的专属。中世纪时,手抄的羊皮纸《圣经》价格昂贵,普通民众难以接触。纸张普及后,图书价格下降,中产阶级和市民开始有机会读书写字,获取知识。

4、这一变化打破了中世纪神权对知识的垄断,促进了欧洲城市中读书识字人群的增加,知识阶层的崛起推动了文化、艺术和思想的繁荣。许多文艺巨匠如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莎士比亚等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他们的作品传递了人文主义思想,纸张为这些新思想和新文化提供了传播的阵地。

5、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两项紧密相连的伟大发明。造纸术为知识传播提供了理想的载体,而印刷术则带来了更大的变革。13世纪,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东西方商贸往来变得便捷,中国的纸牌、版画和印刷书籍传入欧洲。14世纪后半叶,纽伦堡和威尼斯的印刷业兴起,带动了纸张需求的增加。1390年,意大利人将造纸术带到纽伦堡,建立了德国第一家造纸厂。

6、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在15世纪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他用铅锡合金铸造活字,配制适合的油墨,并发明了手摇印刷机,每分钟能印出三四页纸。尽管发明过程让他负债累累,但这项技术迅速传播开来。美因茨开设了大量印刷坊,后因宗教争端关闭,工人们带着设备和技术迁往其他地区,使古腾堡的印刷术传遍欧洲并迅速流行。

7、毕昇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但未能将其普及或形成产业,也未引发思想文化的新时代。相比之下,古腾堡被视为欧洲乃至现代印刷技术的象征,有书籍如《古腾堡革命》将其视为世界历史上第三次大变化的起点,而《从古腾堡到比尔·盖茨》则将印刷术与微软系统相提并论,展示从近代到现代知识创新的偶像。

8、欧洲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复制和传播速度,并减少了手抄过程中的错误。古腾堡发明印刷机后,其合伙人弗斯特携带十几部印刷本《圣经》到巴黎大学售卖,因效率之高被误认为有魔鬼相助,差点被捕。这一事件显示了印刷术的革命性效率,并引发了欧洲文化的重大变化。

9、欧洲的造纸和印刷,促成了欧洲近代出版业的诞生。1469年,尼古拉·詹森在威尼斯开设了第一家印刷厂,并设计了罗马体字形。十年后,意大利的印刷厂增加到五十家,到15世纪末,仅威尼斯就有四百多家印刷厂。

10、詹森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出版商,他修订了大量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手稿,这些人文主义的经典在当时极为畅销。他们还制作了廉价的小开本口袋书,使普通民众也能买得起。

11、印刷和出版的兴盛直接引发了图书的爆发。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许多拜占庭学者携带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化典籍向西欧回流。威尼斯的圣马克图书馆收藏了贝萨隆捐赠的大量希腊语手稿,美第奇家族也委派专人前往拜占庭收集古代手稿和典籍。

12、阿拉伯的百年翻译运动留存下来的古代典籍也涌入西欧,这些典籍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科学观念迎合了新知识阶层的文化需求。新兴的造纸和印刷技术帮助许多人文主义的图书大量出版,向人们传递新的思想和理念。

13、尽管在印刷机出现前手抄本数量有限,但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欧洲的图书量迅速增长,大型图书馆开始出现,如1571年向公众开放的美第奇家族的罗伦佐图书馆。这一时期图书的爆发使得普通民众能够自由阅读,人文主义思想迅速传播。

0 阅读:0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