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人民军队创建人之一,林帅说他有资格被授予元帅,后却无军衔

癸妹聊历史 2023-05-25 09:57:00

1955年,为对部队进行现代化、正规化改革,同时表彰将士们在革命中立下的汗马功劳,中共中央于国庆节前夕,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大授衔。

论功行赏,包括最受瞩目的十大元帅在内,共授予1614名开国将帅军衔。

不过鲜有人知的是,就在毛主席、周总理对预选名单做最后审核、确定期间,林彪曾提出过异议称:“我觉得滕代远也可以入选名单,并且可以封元帅”。

滕代远

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滕代远曾和彭德怀平起平坐、并肩作战,还亲自带出三名开国元帅。无论经验履历,还是战功战绩,无疑都非常出彩。

所以林彪此建议一出,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唯独毛主席低头沉思片刻,摇了摇头说:“他还是算了”。

那么,滕代远究竟有多厉害?最终又为何没有授衔呢?

临危受命,接任八路军总参谋

1942年5月,冈村宁次率5万余日军,打着“烧光、杀光、抢光”的旗号,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大扫荡。

期间,为了保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安全转移,同时给彭老总所率主力部队断后,时任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正式番号)副参谋长、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的左权将军壮烈牺牲,年仅37岁。他也是整个抗战时期,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左权

左权之死令全军上下悲愤异常,同年7月举行的抗日阵亡将士大会上,毛主席还亲自写下挽联:

“为左权同志报仇!为千千万万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烈士们报仇!”

当务之急,必须尽快选人接替左权的职务。

毕竟,叶剑英只是挂着“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的虚职,实则一直以中央军委参谋长的身份,在延安协助毛主席指挥作战。

左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八路军总参谋,在前线起着主导作用,他这个位置可片刻空缺不得。

中共中央火速召开紧急会议,经过党内推选,初步敲定了三名候选人:叶剑英、林彪和滕代远。

叶剑英

当然,让叶剑英卸下中央军委的核心工作,回前线指挥,显然有些“因小失大”不现实。

而余下两人之中,滕代远就力压林彪,成为了新任八路军总参谋。

要知道,左权可是我军数一数二的参谋型将领,曾参与创造了著名的游击战术,被毛主席盛赞是“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都硬的将才”。

滕代远能从全军中脱颖而出,接替他的位置,足以可见其能力之强、威望之高。

滕代远

滕代远于1904年出生在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读书时期积极领导学生运动,20岁便加入共产党,正式投身革命。

一直以来,湖南都拥有“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等美誉。毛主席、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一大批革命领袖诞生于此,并以此地为中心,领导了全国工农运动。

正所谓“近朱者赤”,身处湖南这个革命摇篮,深受红色氛围影响,滕代远的革命之路可谓十分顺遂。

滕代远

1927年初,毛主席到醴陵考察农民运动,为著名《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搜集第一手资料期间,滕代远就全程陪同在侧。

同年9月,共产党组建工农革命军,为推动土地革命发动武装起义之际。时任湖南省委委员、省农民协会委员长的滕代远,亦是著名秋收起义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而最具代表性的,还要数平江起义。

平江起义,与彭德怀并肩作战

1927年5月,为了响应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35军33团团长的许克祥,也在湖南掀起大叛乱,史称“马日事变”。

在许克祥的指示下,反动分子疯狂逮捕、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民众,整个湖南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平江县正是其中的重灾区。

早在1923年冬天,平江县就建立起湖南省第一个县级党组织。经过数年的发展,革命思想已然在当地民众心中根深蒂固。大家还自发组建了工农义勇军,长期坚持武装斗争。

面对反革命的马日事变,平江人民怒不可遏,6月23日便聚集了3000余人,召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声讨许克祥大会。

次年3月,更是有20万革命民众揭竿而起,围攻了反动派驻扎的阵地。

如此声势浩大的示威行动,令反动派咬牙切齿。为了实施报复,其直接叫来湖南军阀独立第五师支援协作,计划血洗平江,来一场彻彻底底的“清乡”行动。

然而,反动派万万没有料到,时任第五师第一团团长的彭德怀,已经“弃暗投明”,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其此举称得上“引狼入室”、自投罗网了。

彭德怀

7月中旬,彭德怀刚抵达平江,便与湖南省委方面的负责人,即滕代远接上了线。

尽管此时,起义军仅有一个团的兵力,对上犹如过境蝗虫般密集的反动分子,隐隐有些以卵击石的味道。而且不少同志也都认为,形势太过不利,起义需从长计议。

但彭德怀、滕代远却一致认为:起义行动刻不容缓,绝对不能犹豫,犹豫才会导致失败。

就这样,经过细致协商,两人决定一文一武双管齐下:滕代远负责政治工作,联系、协调地方党组织;彭德怀则肩负军事行动,扫清反动派障碍。

大概是决心坚定、配合得又天衣无缝,7月22日行动不足两个小时,平江起义就以我方大获全胜落下句号。

平江起义

在彭德怀和滕代远的领导指挥之下,起义军不仅将反动武装,连同土豪劣绅一网打尽,一口气俘虏了2000多个敌人;还解救出上千名身陷囫囵的革命群众,正式接管平江县城。

由于此时正值大革命低潮阶段,平江起义的胜利,不单单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湖南的反动统治和嚣张气焰,更振奋了我军的力量与士气,为湘鄂赣地区的后续革命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意义极其重大。

担任要职,手下三名开国元帅

平江起义可以视作彭德怀入党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他狠狠给了敌人一个下马威,由此一战成名。

而同样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滕代远,自然也不例外。

两人双双受到重用,并因为令人眼前一亮的完美配合,被绑定在一起,成为了一对“天造地设”的好搭档。

彭德怀在前线观察

平江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则任军党代表。

此后,无论是坚持游击战争,一次次击退欲意反扑的国军;还是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两人始终并肩作战。

他们携手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共同带领红5军奔赴井冈山实现大会师。

1930年5月,红5军被扩编为红3军团之际,彭德怀和滕代远毫无意外的被分别任命为红3军团总指挥、政治委员。

相似的起步,同样的履历,不相伯仲的战功战绩。显而易见在那个时期,滕代远无疑是与彭德怀平起平坐的存在。

不仅如此,随着1930年8月,红1军团与红3军团合并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滕代远更是被任命为副总政治委员。

除了亲自担任总政治委员的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外,依然是滕代远与副总司令彭德怀二人的地位最高、实权最大。

毛主席和朱德

值得一提的是,林彪、罗荣恒、陈毅三位开国元帅,也都是从红一方面军中走出来的。当时他们分别担任第4军军长、第4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以及第22军军长,均称得上滕代远的直属部下。

也正因如此,1955年大授衔时,林彪才会提出,滕代远应当位居元帅之列。

对于这个合情合理的提议,毛主席之所以力排众议,果断予以否决。绝非因为滕代远的军事生涯“先扬后抑”,或者他犯了什么严重错误。恰恰相反,是因为他太过厉害。

全能将才,游走各个岗位

前面提到过,滕代远出生于20世纪初,那个社会巨变的时期。

不过幸运的是,由于家乡玳瑁坡村是一个苗族聚集的偏僻山寨,颇有种孑然独立、与世无争之感。滕代远并没有遭受地主阶级和反动分子的荼毒。

而且,滕代远的父亲滕国权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忠厚老实,母亲谭桃秀同样贤惠能干。夫妻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尽己所能的供孩子们念书,并教导为人处世的道理,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有用之才。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滕代远不负众望的成长得根正苗红。他不仅聪明好学,如海绵般汲取着各种知识,还养成了勤劳朴实、耿直豁达、正气十足的性格。

他坚守初心,不在乎所谓的权利、地位、晋升机会,目标始终坚定于革命,坚定于如何提升自己以便为革命做更大贡献。

所以,当1934年9月赴苏留学的宝贵机会到来时,他果断给自己的军事生涯按下了暂停键。

要知道,参照彭德怀历经长征后,顺利晋升为红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滕代远原本的待遇肯定不会比这低。但他却放弃别人求之不得的大好前途,花费整整两年半的时间潜心深造。

当然,有失必有得。正是源于这段专注自我提升的学习经历,滕代远从一位带兵打仗的武将,彻底转变为文武双全的全能型将才。

而这种不慕利益、一心奉献的性格,以及突出能力,也使得滕代远摇身一变,成为了毛主席一句名言的真实写照——“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1937年底,眼看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核心城市接连沦陷,滕代远临危受命,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全面指挥抗日工作。

1940年5月,滕代远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副校长兼副政委,尽心竭力培养出大批新干部,源源不断输送至抗战前线和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1945年日本战败,中共、国民党、美国展开三方谈判期间,滕代远还曾作为左膀右臂,协助周恩来的工作。真不愧“全才”之名。

相应的,1942年担任八路军总参谋一事。与其说滕代远接左权的班,不如说组织需要滕代远来稳住大局。他有这个经验,更有这个能力。

无缘授衔,功绩令人敬仰

1948年夏季,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拿下,距东北野战军基地700公里外的锦州,从而将国军主力困死在东北一网打尽。中央火速成立铁道部,抽调2.6万名战士和技术人员,倾尽全力修铁路。

此番,滕代远又一次于危急关头挑大梁,以铁道部部长的身份,切实保障了铁路的如期通车,为辽沈战役的胜利打下必要基础。

以此为开端,滕代远彻底扎根在了铁道事业上。

解放战争末期,他时刻奔走在第一线,指挥工人抢修各条重要铁路,为全国顺利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建国之初,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铁道部部长的身份总揽大局,短短几个月间便实现了全国主要铁路基本修复通车,有力支持国民经济恢复元气。

就连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团都第一时间奔赴朝鲜,为抗击美国和联合国军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与此同时,滕代远还推进了铁道兵团干部学校的建设,积极培养人才,为铁路事业不断输入着新鲜血液。

毫无疑问,滕代远是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奠基人,亦是铁道兵的创建者,贡献之卓越,不言而喻。

可恰恰也是因为这重身份,遮掩了他身为优秀将领的光芒。

毕竟,滕代远虽征战多年,军中地位曾与彭德怀比肩。但他中间留过学、执过教、管理过铁道部,真要论起实打实的战功战绩,相比起一直呆在军中的其余元帅外,的确稍逊一筹。

更关键的是,1955年大授衔之前,铁道部已经归于国务院管辖了。相应的,滕代远也正式由军队干部,转变为了政府干部,自然也就丧失了授衔资格。

同样无缘授衔的,还有被周总理钦点担任外交官的耿飚,和时任国家林业部副部长的张克侠等等。他们为了新中国建设,脱离军队系统,因此无缘开国将帅这份本应获得的荣耀。

包括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刘少奇等核心领导人也都是如此。他们以身作则,因为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便纷纷放弃了参加军衔评定。

毛主席拒绝林彪的提案,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规定就是如此,不能为一个人开特例,否则就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也不利于政府权威。

当然,滕代远一如既往,并不在意这些“虚名”。他前半生于枪林弹雨中指点江山,后半生则为铁路事业鞠躬尽瘁,直至1974年12月1日重病弥留之际,留下的最后遗言都是“服务”二字。

谨以此文,向滕代远将军致敬。

0 阅读:164

癸妹聊历史

简介:传递有趣的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