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味药,齿痕舌没了!基本的中医知识,说给每个有脾湿的人

张建福的备忘录 2024-06-22 10:20:28

给大家讲个白术和茯苓除脾湿的小办法,既简单又实用。

其实,白术配茯苓,这就是普普通通的中药药对。以中药药对组成的小方子,比比皆是,根本不足为奇。

今天,我给你说的小办法,用到白术,配的是茯苓。

操作方法非常简单:

白术12克,茯苓9克,两者碎成小块,放在保温杯里面,用刚烧开的沸水冲泡,闷盖15分钟以后再饮用。

切记,这里头不要加糖,不要加别的调味品。我们要喝的,就是地地道道的药茶。

另外,一天之内,要反复用水冲泡。只泡一遍就扔掉药材,那是不行的。

这个办法能干啥呢?我告诉你,功效之一,就是应对由于脾虚湿盛导致的齿痕舌。

齿痕舌,就是舌头旁边有齿痕。它其实是舌体胖大、压迫牙齿的结果。

造成齿痕舌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脾虚湿盛。脾虚,舌体失养。湿盛,上犯于舌体。于是,舌头就被憋大了,出现了齿痕。

脾虚湿盛导致的齿痕舌,有什么特点呢?我给你讲,你一定要记住。

首先,舌体要淡。

其次,舌苔偏白,或者白腻。也就是说,你舌头上有一层白腻腻的舌苔,用牙刷是刮不下去的。

再次,患者伴随其它的全身症状。包括大便稀溏不成形、眼泡肿或者下肢莫名发肿、腹胀纳呆食欲不振、四肢沉重觉得没劲儿,以及头脑昏重不清、终日昏昏欲睡、身材超重或肥胖等等。

还有的人,可能会伴随口淡、嘴里没滋味、心悸心慌等等现象。

这些情况,其实都和脾虚湿盛、水湿内停有很大关系。

水湿下注肠间,所以便溏。水湿犯溢三焦,所以身体浮肿。水湿困阻脾胃,所以腹胀纳呆。脾虚不能充养四肢,所以身体倦怠乏力。水湿阻滞,清阳不升,所以患者会头昏头重、昏昏欲睡。

怎么样?我说的这些,你在生活中,或者在其他人身上,是不是也见得多呢?

这个时候怎么办?健脾利湿。白术和茯苓,就起到这个作用。

其中的白术,我昨天说过,性味苦甘而温,入脾胃经,特别善于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同时,它还可以利小便,起到消肿利湿的作用。

其中的茯苓,性味甘淡而平,它也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中医临床健脾的常用药。但是相对而言,它的最大特色还是在于渗湿利水。

白术和茯苓相比,性偏于守中,健脾燥湿性强,利水之性弱。茯苓和白术相比,性偏于淡渗,利水除湿之性强,健脾之性稍弱。

所以说,这两味药配合起来,取长补短,相须为用,是中医治疗脾虚湿盛的最常用药对,没有之一。

其实,白术和茯苓搭配,古人很早之前就在用了。

古籍《保命集》里头,曾记载了两个用白术和茯苓组成的方子。其中一个叫做和胃白术汤,水煎服,起到和胃止渴之效。它治什么呢?治脾胃素虚的人,外感寒邪,寒邪直伤脾胃,导致脾不升清而口渴。

还有一个方子,叫做茯苓汤。换算成今天的用量,是白术30克,配茯苓22.5克,水煎服,饭前服,治疗的是脾虚湿盛导致的泄泻、便溏。

还有,就是《不居集》里头记载的茯苓汤。它是用茯苓和炒白术各15克,水煎服。治疗什么呢?就是欲火梦遗。

当然,无论怎么说,白术和茯苓搭配,最突出的功效,还是在于健脾除湿。因此,由于脾虚湿盛导致的齿痕舌、胖大舌,是可以用它改善的。

另外,虽然白术和茯苓都是无毒的中药,在中药里属于上品,但是如果药不对症,还是会吃出一些麻烦来。比如说阴虚火旺之人,就不要这么用。中药即便再安全,也不是随便盲目应用的。

0 阅读:2

张建福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