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黎 蒋和平 郝汉
摘要: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既有世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有中国特色内涵。本文通过界定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采用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农业从业人员占比、城镇化率和农民受教育程度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了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探讨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国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差异,结合中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和优劣势分析,找出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主要差距和原因。鉴于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分析,明确指出中国已经完全具备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到21世纪中叶之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但要完全实现这一目标,仍须立足国情,采取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战略,推进农业农村、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和实行分地区推进、分产业推进、分主体推进战略,不断完善建立组织保障、政策支撑、资金支持、人才支撑、法律支撑为核心的支撑保障体系,以稳步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引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探索如何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结合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已经提出了多项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效改变了传统小农户的局限,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创新和重要成就。2022年,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对于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4]。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道路,通过对历史和理论的深入剖析,以及对实践逻辑的严密论证,构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解释框架,以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的见解和启示。
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独立自主而兼收并蓄的历史过程,其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5]。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开始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实践起点一致,以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与西方中心主义的线性历史观形成鲜明对比[6]。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来自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引和图景,在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上,必须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立足国情农情,找出“中国式”特色的发展途径[7]。
农业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前提[8]。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进行阐述,其一般特点涵盖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现代化的科研系统、现代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新型农业经营管理理念等,是在高度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之上,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的产业化农业综合体[9]。农业现代化的普遍特征是用现代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追求规模效益、完善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其逐步接近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10]。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有着特殊的内涵,具体表现在:首先,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小规模经营基础之上的农业现代化;其次,中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发展中大国,在供求规模、区域差异和农业人口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大国特征;再次,由于各个地区农业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差异化发展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突出特点;最后,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极不平衡,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伴随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深刻调整而进行[11]。
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放到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但农业农村现代化并非是农业现代化的简单延伸,也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简单相加,而是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的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紧密联系[12]。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具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征,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尊重这些实际情况。就内涵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在这个特殊框架下进行,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来增强农业实力,进而全面保障粮食安全;二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小农户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认识到小农户在保持中国农业农村基本生产经营制度稳定中的重要作用[13],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让小农户和广大农民群众享有平等的生产资源和生产要素;三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多样化、自主化的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基于各地区不同的农业特色和发展条件,探索因地制宜、多样选择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总的来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基本国情为立足点,以现代化一般规律为参照,以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为主线,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14]。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城乡融合融通,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农业农村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并努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5]。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的历史演进呈现四个典型特征:逻辑前提渐趋科学、目标取向不断多元、核心内容日臻完善、发展战略逐步成熟[16]。
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立足中国的国情农情,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根本,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以科学现代化为指引,以城乡融合一体化为重点,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保障,以人口规模众多为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分析要深刻理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必须将其置于全球背景下进行考量[17]。对比分析世界各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仅可以揭示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位置,还能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本文基于系统性、可比性和代表性的原则,选取了包括了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农业从业人员的占比、城镇化率、农民受教育水平等评价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并综合农业比较优势、农业资源禀赋等,选取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以色列九个国家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关键性指标的比较分析,探究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表1 世界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与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指标的比较①②通过上述关键性指标对世界几大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以下共性特征:一是农业劳动生产效率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性指标就是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世界农业强国广泛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产量,大大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二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利用和改造各类农业资源,使农业由凭借传统经验转变为依靠科技的现代化产业[18]。三是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世界农业强国农业劳动力大多受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四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全面开发农业的休闲、旅游、生态等功能,显著提升农民的收入。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具有以上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普遍特征,也具有和这些国家不同的独有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粮食安全具有极高的战略性地位[19]。世界上已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中,日本、荷兰国等仍无法实现粮食稳定自给,只能依赖国际贸易、海外开发等方式保障国内市场的稳定。中国作为人口大国,2022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4.4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小麦、水稻自给率达到100%,玉米自给率超过95%[20],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体现了中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二是特色农业发展能力强。大部分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都有一个主导的发展路径,如美国、日本、荷兰和以色列等国都有独具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模式。而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具有明显的气候、物种和资源多样性。同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在漫长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璀璨的农耕文明,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因此,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不断挖掘、发展壮大具有地域特色、市场潜力的农业产业,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特征之一。三是农村土地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中国农村的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因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进行推进的。农村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同时还承担着社会保障的功能,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性,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要以稳定农业生产关系和农村社会环境为出发点。四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农民为主体。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旨,也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面临的困难极大,必须推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为主体协同配合、同向发力[21]。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往往是贫富分化的进一步加剧和小农户的消亡,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旨在增进农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把依靠和带动农民群众统一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
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条件分析(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基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深刻的制度变革,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逐渐确立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国家粮食安全得到基本保障[22]。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为13731亿斤,较5年前提升了498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稳居世界第一;小麦、稻谷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19.3%、25.3%,花生、籽棉、茶叶、肉类产量居世界首位;玉米和油菜籽产量世界排名第二,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24.1%和19.3%;大豆、甘蔗和牛奶产量世界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3位和第4位。从年份变动上来看,除稻谷和大豆外,其余主要农产品产量在世界总产量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1%的人口,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这一成就不仅得益于扎实的农业发展基础,还依赖于持续提高的农业科技水平、广阔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政府的高度支持,这些因素共同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建设提供了先进技术支撑、巨大的市场机遇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然而,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来看,中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已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一方面中国的农业生产仍然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23]。另一方面,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低。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03%,较2012年提高26.3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6个百分点[24],但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高于90%。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中国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二是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偏高。2022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956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24%[25],而美国、法国、德国、荷兰和日本等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该比值一般为1%左右。说明中国产业经济结构升级仍有较大空间,农产品在农业全产业链中所占的增值收益较小,农业产业自我升级发展困难。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有提升空间。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取得突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升到62.4%,但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该数值一般超过75%。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部分研究成果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业技术供给和需求脱节,产学研匹配度不高,导致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6]。四是农业农村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现象,如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农资利用方式不当,农业用水过于粗放,农村地区缺乏生活用水集中处理系统,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再如相比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实行节水灌溉和灌溉的科学化,灌溉水利用系数一般高于0.7,而根据202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中国当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68,反映出农业农村领域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未来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农村资源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五是农村居民收入偏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33元,实际增长4.2%,但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5,相较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的城乡收入比接近于1,说明中国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仍迫在眉睫。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社会关系网络不发达,就业竞争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经济增长不利形势的负面影响,导致越来越多农村地区低收入人口维持收入稳定的难度较大[27]。六是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一般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农民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比重都高于60%,部分国家甚至高于80%,但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乡村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9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差距。
(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条件保障中国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已经完全具备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保障条件。具体表现为:首先,制度条件日益完善。中国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已经基本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土地产权关系,推动了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5.57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5.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7.7万亿元,集体土地等资源65.5亿亩,共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9亿人[28],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改革的深化,为较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优良的制度条件。其次,生产条件不断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类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农业强国的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升,为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科技保障。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联合攻关,积极开展重金属低累积品种和治理修复产品验证示范。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发展动力。最后,经济条件持续改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多年连续上升,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松动,实现了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转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之路。这些都为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一)中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借鉴和参考通过前文对世界几大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关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和发展模式各有不同,其经验做法可以为中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具体包括:一是普遍比较重视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和转化一直是各个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关注的重点内容。二是注重于职业农民的培养。各国均通过出台农民职业化制度、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方式全面提升职业农民的素质。三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各国均致力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强化生态治理等,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四是大力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在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均培育了类型多样的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多元化经营的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良好支撑。
虽然中国与国际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在自然资源、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国际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经验可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大国,受制于传统农业的后发劣势,在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更大,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必须要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农情和国情。人多地少的国情要求中国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稳定供应,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要求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同时兼顾小规模经营的现状。与此同时,考虑到中国各地区农业资源禀赋的差异,应探索多元化模式,采取因地制宜的建设路径。
(二)中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研判根据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现代化”等核心层次,农村现代化所要求的“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代化”“农村教育文化现代化”“农村治理现代化”等核心层次,以及其所涵盖的关键性指标来进行预测,中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是完全符合历史规律的、必要且可行的转变。依据相关研究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计算结果,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评价得分年均增长率为2.62%,部分地区已经接近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水平[29]。
从农业现代化的层面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长期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18年,中国肉类总量增加到8625万吨,蛋类产量增至3128万吨,牛奶增加到3075万吨,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不断上升,2020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为2.4:1,预计2035年左右能够接近发达国家4:1的水平。此外,根据2015年开始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化肥减量标准进行判断,预计2035年左右能够达到化肥施用量低于225千克/公顷的国际安全标准,生产方式逐渐向绿色低碳的现代农业方向转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90万个,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5亿亩次,带动服务小农户超过7000万户[30],成为推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亮点。
从农村现代化的层面来看: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其目的在于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力和生产管理,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此后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入,健全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31]。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33元,比2012年增长133.7%,2013年至2022年间,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快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态治理”等措施先后出台,截至2022年底,中国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99.8%和99.7%,其中通公交(含公交化改造)的乡镇和建制村比例分别达43.9%和50.6%,分别较2020年提高10.6和11.3个百分点[32],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为实现中国式农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作者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建立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关键评价指标的实现程度和增长速度进行评价的结果来看,中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稳中有序。可以明确的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评价指标在2035年可以接近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水平,在2050年可以全面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水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最有可能在2035年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来看,中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把“十四五”时期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建设期,要努力取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进展;二是2026—2035年,力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突破;三是2036—2050年,力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50年中国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一)实行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的推进战略一是系统性。中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是一个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统筹各个方面、注重综合效益的战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不是关注单一方面,而是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生活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化体系。这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二是整体性。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仅关注农业生产,也注重农村的综合发展,关心农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治理等综合举措,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三是一致性。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在政策层面、资源配置层面和社会支持层面保持一致性。应在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上保持一致,包括农业科技支持、农村金融扶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促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有序推进。在支持农业保护和农村发展方面持续加力,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促使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快农业农村、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市民化农业人口的就业质量,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积极引导优秀农业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逐步消除显性和隐性的城乡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缩小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为返乡农民工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形成健全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二是进一步盘活农村要素和资产。土地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应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尤其是打通资本下乡的通道,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社会资金的支持。进一步鼓励大型企业到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行社会资本和农村居民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四是加强农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在核心农业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弥补中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的不足。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三)采取分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策略一是分地区推进。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科学规划农业功能产业布局,完善政策支持,形成功能定位合理、资源和区位优势利用充分的格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和资源较为充足,应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要鼓励和支持一批农业大省、市向农业强省、市转变,争取到2030年推动5—6个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35年带动一批东部农业强省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应找准自己的着力点,扬长补短,规避和同类型地区发展雷同的情况,树立发展典型,更好地实现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二是分产业推进。从国际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普遍趋势,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聚焦人才、资金、土地和技术等关键环节,构建常态化支撑体系;其次是降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成本,健全农村三产融合公共服务体系,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后是完善和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对紧密联结型融合模式的激励,最大可能地让创造的价值留在农村、留给农户。三是分主体推进。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技术采纳、投入产出效率等方面都比普通农户具备更明显的优势,将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导力量。应当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同时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加大高素质农民培养力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一是聚焦生物智能育种研发推广。在种业研发领域要设置国家种业专项资金、建立农业育种平台和育种研发基地。发掘优质种质资源、提纯复壮特色品种、选育高产优质突破性品种、保护育种知识产权、建设良种研发和繁育基地,保障我国农业发展“芯片”的安全可靠。二是加强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围绕效率型、效益型和效果型三类农业,打造一批智慧农业重大工程,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乡村网络设施进行改造,建立农村地区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教育、医疗、娱乐和科普等公共服务。三是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的研发,针对农业产业链中劳动密集的环节,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和应用,以充分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对高质量农机产品的需求。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情差异,加快补齐大型大马力农机设备和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农机设备的开发,研发推广一批适合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装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四是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并加快促进各类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生活中的转化和应用。通过科技赋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推动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化转型,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品牌,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村生活的协同发展。五是发展低碳可持续农业。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强化绿色兴农的科技支撑,培育绿色、优质、特色产业,加强农业节能、节水、节药和节肥技术的研发,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五)构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保障体系一是组织保障。加强和改善党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领导体制。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动力,着力培育基层党组织和带头人,提升领导干部的专业化水平。二是政策保障。研究创设一批支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关键性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政策保障、加大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政策等等。三是资金支持。全面落实金融支农政策,建立和完善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调整农村金融信贷结构,积极促进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等相互补充,发挥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骨干作用。四是人才保障。大力培育专业化农业人才,建立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出台支持农业经营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数量充足、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农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主力军的作用,加大对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培育力度,形成带动村民致富的良好效应。五是法律保障。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确立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制度,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推动农业优先发展的要求法律化,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将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制度化,并进一步提升农业依法行政水平,实现农业法律保障与农村制度改革互促共进。
参考文献:略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粮食安全风险管理视角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19BJY1154)
作者简介:蒋黎,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蒋和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郝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来源:《经济学家》期刊
文章根据平台发文规则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