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临床十年后重读《伤寒杂病论》的新心得(8.41~8.45)

梁老的笔记 2024-02-22 03:20:55
8.4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这里的发汗、吐、下,均不是误治,因为“解后”。也就是说伤寒经过发汗,依据证候或者用吐法或者下法之后,伤寒的病是好了,但是遗留“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这些问题。“心下痞鞕,噫气不除”都是因为胃虚,邪气趁胃气之虚往上逆而造成“噫气”,严重的时候无时无刻都在嗳气,此时需要用旋覆代赭汤。

这种情况常见于本胃就不好但没有任何症状的人,平时没有太大明显的胃部不舒服,外感伤寒用药之后,胃气进一步受到损伤,所以即使是伤寒好了,胃部隐疾就明显的发作出来了。如果本来就有胃病的人,这种情况下更多出现的是3大泻心汤的症状。

【旋覆代赭湯方】旋覆花三兩 人蔘二兩 生薑五兩 代赭石一兩 甘草(炙)三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旋覆花能降逆、散结气,人蔘除了用于痞证,还有预防旋覆花耗气的作用;代赭石具有补益性质,能健胃,虽然如此,但此毕竟是属于痞证,脾胃较虚弱,所以代赭石不能用大剂量。

旋覆代赭汤个人觉得从两个角度分析会更加清晰它的用途:

与三大泻心汤对比,少了黄连、黄芩,所不去热,用在没有热的情况;同时少了干姜,所以不止利(黄连、干姜均有止下利的作用),用在没有下利且有一点大便干的情况。此外,生姜5两可以看出旋覆代赭汤在嗳气的病机上跟生姜泻心汤相同,祇是针对嗳气上生姜泻心汤还不够力,所以用旋覆花、代赭石来加强降嗳气的功效。所以,可以简单的这样总结:嗳气兼容易拉肚子/大便顺畅的用生姜泻心汤,嗳气/吐酸/呕吐兼大便不好的用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汤为小柴胡汤去柴胡、黄芩加旋覆花、赭石,小柴胡汤的结构作用在肋骨外,旋覆代赭汤的结构是作用在在肋骨里面(《神农本草经》中,旋覆花是具有治疗胁下满的作用),二者相对应;话虽如此,但是在实际临床上,几乎很难分辨出胁下痛到底是肋骨里面还是肋骨外面,所以临床上旋覆代赭汤更多的还是运用在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根据本人临床经验,旋覆代赭汤属于治标药,需要配合其他调理体质的治本药。大致上有三种使用时机:用了痞证的药嗳气还不好,嗳气后还觉得不舒服,经常嗳气不好。当然,单纯用在嗳气,使用范围还是太过于狭窄,除了嗳气,其实还会有机会用在吞咽时食道塞住感、掐紧感的情况。

8.42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此条与7.32条的证候完全相同,但是7.32条发汗后,这里则是下后导致热邪内陷于肺,肺有热故汗出而喘,“无大热”同样是指没有全身高烧的热、没有表热,实际上肺有热。

“不可更行桂枝汤”同样为倒装句,应该在“无大热者”后。大部分内容在7.32条已经阐述过,这里补充一些内容:“不可更行桂枝汤”除了桂枝汤以外,还应该包括桂枝加杏仁厚朴汤,毕竟单纯从“汗出、喘、无热”这几点来讲,首选桂枝加杏仁厚朴汤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临床上必须严格仔细就是这样,因为有里热的情况下,不能用桂枝(6.21条的内容,有里热用桂枝会吐脓血)。

因此,除了汗出、喘、无热,还需要明确几点会比较稳妥:

有无内热的情况:例如舌苔厚黄/干,脉久按应指渐大;所出汗的性质:桂枝剂所出的汗往往是比较少且没有味道的,石膏剂所出的汗往往很多且味道重。8.4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裏不解者,桂枝人蔘湯主之。

7.11条有解释过“外证”跟“表证”不一样,桂枝汤是解肌,比麻黄汤的解表要深,但仍在人体外部,所以是外证,外证就是桂枝汤证。“太阳病,外证未除”,应该继续用桂枝汤,但在这里却“数下之”,因此导致邪热内陷而出现“协热利”;“协热利”前面已经多次出现,是指下利的同时有表证的发热(或者表热协同下利一起出来)。“利下不止,心下痞鞕”,多次下利大多会导致胃虚,所以出现心下痞的情况。

“表里不解”,本来太阳外证未除,又数下而引起里虚,以至于表里不解,此时用桂枝人蔘汤。桂枝人蔘汤跟桂枝加人蔘汤不一样,桂枝人蔘汤是理中汤和桂枝甘草汤的合方,理中汤补胃虚止下利,桂枝甘草汤解外,从药量上看也可以知道是两个方的合方。

那为什么不用合用桂枝汤而选择桂枝甘草汤?这里有三个考量,第一个是“数下”已导致身体缺少津液,不宜更发汗,桂枝甘草汤因没有生姜而不具有发汗功能;第二个是“数下”后,表证多少都会有一点内陷,已不在营卫之间,所以不必用桂枝、芍药来调和营卫,只用桂枝解表即可,既然没有调和营卫的必要,又不能用生姜,自然就无需用到大枣配合生姜的组合了;第三个是芍药具有松弛内脏平滑肌的作用,会加重下利的情况,而且这里下利也没有出现腹痛等芍药的使用指征。综合这三点来看,确实没有使用桂枝汤的必要。

【桂枝人蔘湯方】桂枝四兩 甘草(炙)四兩 白朮三兩 人蔘三兩 乾薑三兩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理论上,桂枝人蔘汤用在表里双解的时候,桂枝最好后下,个人是这样考虑的,首先解外、解表药本身就需要快煎快用,而温里祛寒药则需要久煮慢煎,综合起来看,桂枝似乎在煎药的最后20分钟放会更加合理。当然,理论归理论,实际临床操作上,一起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毕竟这种情况下的表证已经比较轻,桂枝药效差点也问题不大。

桂枝人蔘汤除了表里双解以外,还可以这样分析,理中汤和桂枝,理中汤主要治疗胃虚寒的情况,桂枝能降逆、通血脉,所以桂枝人蔘汤还可以用在因为胃肠虚弱引起的头痛、心悸、手脚麻、咳嗽等情况。当然,在用药比例上需要根据临床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既然再次提到“协热利”,不妨将几个方子做一个小总结:桂枝人蔘汤主要症状是水泻、腹痛、呕吐、手脚酸、发烧;葛根芩连汤主要症状是下痢肚子不痛、臭、热,黄芩汤主要症状是下痢肚子绞痛、热、臭;葛根加半夏汤主要症状是脉浮有热、吐、下痢。

《伤寒杂病论》有两个地方出现桂枝人蔘汤,第一个是这里,另一个是《胸痺篇》,胸痺问题为什么会涉及胃虚?以后在《胸痺篇》的时候再讲。

8.44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後攻其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

这里的“复发汗”指的是用了麻黄汤之类的发汗剂。所以这段是在讲,伤寒用了下法,属于误治,后来又用了发汗剂发汗,导致身体丧失很多津液,表邪内陷而出现心下痞,但仍有恶寒的情况,说明表证仍在,还有表证的情况下,需要先解表再攻里,这是《伤寒论》不变的定则。

已经发过汗了,津液丧失很多,所以只能用桂枝汤,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新加汤。这里的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只是举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泻心汤。

8.45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嘔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形似伤寒发热,但不恶寒,汗出病也没好,“呕吐”提示有少阳病,“不利”提示有阳明病,所以是已传入少阳阳明合病的情况,故“大柴胡汤主之”。“心下痞鞭”需要跟虚证的痞证做区分,此处应该是实证,而不是虚证,大多变现为脉弦实、心下痞硬且拒按。

这里的“呕吐而不利,大柴胡汤主之”没有问题,大柴胡汤本来就有通利的作用。但《宋本》的却是“呕吐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临床上用的时候也同样有效,不过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利为“痢”,细菌感染导致的痢疾,此时用大柴胡汤要把大黄去掉,;如果下利同时有恶寒,则为葛根汤主之。

1 阅读:33
评论列表

梁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