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临床十年后重读《伤寒杂病论》的新心得(9.21~9.25)

梁老的笔记 2024-02-21 07:48:27
9.21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若欬者,其人必咽痛;不欬者,咽不痛。

阳明病均为恶热而不恶寒,体内纯粹有热,热气上冲,故头眩。根据9.13条,“能食”可知此处为阳明中风之证。

个人认为此条文的意义并不在于通过咳不咳嗽来判断是不是咽痛,临床上,无论六经中的哪一条经咳嗽了就一定会咽喉痛吗?当然不是。同样的,也不能说咳嗽兼有咽痛就一定是阳明病吗?当然也不是。所以此条文的临床意义在哪里?是在“眩晕”这里。

临床上导致眩晕的原因有太多了,胃有停饮会引起眩晕,少阳病会引起眩晕,热上冲得厉害会眩晕,胃寒会引起眩晕,血虚也会引起头痛,等等。所以这里阐述了两种情况,第一个是热得厉害而引起的眩晕,热气上冲,波及肺部而咳嗽,同时灼烧咽喉而喉痛,此时脉象必大而弦,可用竹叶石膏汤;第二个是,若不咳,不咽痛,不恶寒,但仍然眩晕,则为胃气不上逆,邪不干肺,属于虚热上逆引起的眩晕,脉必虚弦而大。

9.22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阳明病,无汗”,阳明病本应全身出汗,现无法通过出汗来散热,热郁在里,所以会“心中懊憹”。“小便不利”,说明水气内蓄。有热又有湿,一定会发黄。

上面是字面的意思,没有多大临床意义。再深入思考,《太阳篇中篇》可以知道,出现“心中懊憹”的症状,首先想到的就是栀子剂,栀子主要清的热是郁热,所以从这里可以反佐知道,这里是郁火瀰漫三焦引起的三焦区域的水道不通畅,从而再出现从无汗和小便不利则症状。

所以,黄疸伴随有小便不利、胸腔、胁下有闷闷不舒服感,并且皮肤干燥的时候,选用栀子蘗皮汤栀子豆豉汤栀子厚朴汤等栀子剂都是有效的。根据本人临床观察,此条涉及的黄疸并不严重,只是有一点点黄疸的情况。

9.23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阳明病本来就是里燥热且津液不足,现在更用火疗法或者被烫伤之类的,总之就是能导致津液进一步丧失的因素。因为体内没多少津液了,所以只能是额头出一点点的汗;小便不利说明水气内蓄;同样的,有热又有湿,身体一定会发黄。

类似的情况在6.6条和7.84的时候也已经提到过,当人体津液不足的时候“被火”,会导致血液中的津液丧失更厉害,当血液中的水不足时,皮肤就会出现没有血色的发黄。所以在临床上,此条更多的是指向溶血性黄瘅,治疗原则需要祛除血分中的湿和热,代表方剂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或者竹叶石膏汤。更严重的会出现惊痫(发惊恐),瘛瘲(一阵阵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9.24陽明病,脈浮而大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自汗出。

阳明病本应脉大而洪,现为浮而大(阳明脉若不洪则为弱),说明气虚。阳明病的潮热应该是发作无休止,现反而发作有时,又未言有汗出、口渴、恶热诸症,可知此非标准的阳明病,仅仅是津液有所不足的情况,方宜用竹叶石膏汤。

“若脉浮,必自汗出”,应该反过来理解,因为能自汗出了,津液出来一部分了,脉就不大了,仅为浮,此时的浮脉重按不虚。若脉浮按之空虚,则为津液也不足了,阴不养阳,此时则为盗汗。无论盗汗还是自汗,均为虚热在阳明经,宜黄耆、石膏、牡蛎、半夏、甘草治之。此处《宋本》为“必盗汗出”与此处“必自汗出”其实同理。

9.25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此示阳明热入血分的情况,从此条可以看出,阳明病是包含了后世方派温病的内容。若阳明经热,一定是津液不足,会咽干口燥渴,应当喝水不止,表现为怎么喝水都不够。现虽口燥但只是想用水漱漱口,不想把水吞到胃里面,这就代表了热在血分而不在气分,血分有热,迫血妄行,血从鼻出而为“衂”。此时脉象当大而瀒,宜白虎汤加生地黄治之。

0 阅读:3

梁老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