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已经在江西劳动了两年多的邓小平接到中央通知,让自己回到首都北京。此时,已年近七旬的他不禁感慨万千……
邓小平
邓小平在江西劳动的地方,是南昌市郊新建县望城岗拖拉机修配厂。1969年10月,他和妻子卓琳、继母夏伯根一起来到了这里。
第一次来到拖拉机修配厂的那天,邓小平穿着蓝色中山装和一双解放鞋。厂里的车间主任陶端缙多年后回忆,自己眼前的这位老人当时精神状态不太好。
邓小平一家住在南昌陆军步兵学校“将军楼”,他和卓琳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七点三十五分出发去工厂。
在厂里,邓小平喜欢让工友们喊自己“老邓”,他每天上班进门第一句话总是“早上好”,下班时则是“明天见”,十分简单平易。
一开始的时候,陶端缙安排“老邓”做清洗零配件的活,但邓小平腿不好,长时间蹲下后再站起来会很吃力。而让他看图纸描线时,由于线条太细,小平又看不清。
最终,邓小平做起了钳工。这是一个力气活,可工人们很快发现,“老邓”的手法十分熟练,活儿很地道,令他们非常惊讶。
“你做这个事好像不是个外行。你是一个行家呀”,陶端缙疑惑地对邓小平说。“我年轻的时候在法国勤工俭学,就是做这个”,“老邓”笑着说。
就这样,每天一到车间,邓小平就来到位于车间一角的工作台,拿起锉子“噌噌噌”地开始埋头干活。他平时话不多,也很少休息。在同一车间劳动的卓琳劝丈夫找个椅子坐一坐,他表示不行:“我要坐下去就站不起来了”。
邓小平、卓琳和夏伯根
“真是好卖力的”,陶端缙回忆,“冬天,不管天气多冷,他都出一身汗,从后背到裤腰带全是汗水。好卖力的。”
到了夏天,车间里十分闷热,有厂领导提出给“老邓”配备一台小风扇,也被小平拒绝了。那段时间,邓小平过得十分节俭,在女儿邓榕的记忆里,父亲当时唯一的奢侈品是“烟”。
“抽烟是父亲在寂寞之中的唯一嗜好,此时连烟都少抽了。有时一支烟一次抽不完,留下半截下次再抽”,邓榕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写道。
邓小平下放江西后,他的工资取消,中央给他发一定的生活费。当时“老邓”是九口之家(邓小平夫妇,他的继母,五个孩子,还有一个卓琳姐姐的孩子也由他们供给),生活比较紧张。
因此,邓小平一家省吃俭用,节省着每一分钱。他们在住处后面的空地上种菜养鸡,虽然三位老人上了岁数,但都自食其力,分工明确。邓小平负责劈柴、砸煤块等比较重的活儿,卓琳负责扫地、洗衣、缝纫,夏伯根则负责烹饪。
在工作干活之余,邓小平读了很多书。他大量阅读马列著作和中外史学、哲学著作,并结合基层实践将这些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除了阅读经典著作外,邓小平也读了很多中外历史书籍,比如《资治通鉴》《史记》《世界通史》,还有哲学类书籍比如《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黑格尔的《逻辑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等。不仅如此,一些技术类书籍也出现在小平的书架上,比如《刨工》《船舶柴油机修理工艺》《锻工手册》《锻锤基础中的橡胶垫》等。
邓小平读过的书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1972年。这年5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被确诊为膀胱癌,需要有人分担他的工作。这时,毛主席想到了邓小平。8月14日,他在邓小平的长信上批示,邓“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同年12月18日,周恩来亲自过问此事,催促政治局安排邓小平的工作。
当毛主席听取了政治局的汇报后,同意恢复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于是,1973年2月,中央通知邓小平回京。
“我还可以干二十年!”邓小平接到通知后,这样感慨地说。就这样,中共中央通知县团级党委,恢复邓小平的党的组织生活。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他,分管的工作为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参加对外活动,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重大政策问题。
这年3月29日下午,在周总理的陪同下,毛主席接见了邓小平。看着他健康敦实的身体和乐观的精神风貌,毛主席十分高兴地说:“努力工作,保护身体。”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有意将这一消息传递给媒体。4月12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从柬埔寨归来的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邓小平出席宴会作陪。很快,他的现身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德国作家乌利·费兰茨这样记述当时的场景:
“‘这是……不,决不可能!’惊呆了的客人没有搞错。穿着酱色‘毛式制服’的矮小老人不是别人,就是邓小平。他的制服不大合身,步伐已不够敏捷。笨重的枝形灯发出冷色的光,这位回归者还留有些被流放的迹象。当领导们集体进入人民大会堂前厅时,他走在旁边。……尽管邓站在后面,但他的出现很快传开了。外国人不知所措,中国人大为吃惊。就在宴会开始时人们发现,不是亲王而是邓成了1973年4月12日的无冕之王。”
邓小平和叶剑英
邓小平回京工作后不久,叶剑英向毛主席建议说:“小平同志回来了,我提一个要求,让他来参加和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
对叶剑英这位革命同志,毛主席曾在1962年9月24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讲话中送给他两句话:“叶剑英同志搞了一篇文章,很尖锐,大关节是不糊涂的。我送你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吕端是宋朝的一个宰相,说这个人大事不糊涂。”
这两句话,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借诸葛亮和吕端的为人行事之风以自勉。毛主席用这两句话评价叶剑英,主要是指他能够在大关节处看清要害,做事情从大局出发,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早在1922年,当粤系军事将领陈炯明叛变革命后,时年25岁的叶剑英挺身而出,率部保卫蒙难广州的孙中山。1927年4月,当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后,叶剑英不仅通电反对,还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在共产党秘密策划南昌起义的紧要关头,叶剑英得知了汪精卫、张发奎将诱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对他们进行逮捕的消息。关键时刻,他火速下山同贺龙、叶挺商量对策,从而保证起义顺利进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蒋介石召集的全国参谋长会议上,叶剑英不仅单刀赴会,还在会上舌战群儒,颇有大将之风。
叶剑英曾在一首诗中说“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这可以视为他在大关节处最能彰显政治品格的生动写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勇有谋,有动有静。叶剑英为人随和,平时谨言慎行,很懂政治艺术。他才兼文武,学识丰富,常为人所称道。
作为元帅诗人,叶剑英对大事的许多思考,经常寓于诗中,留下了不少名句。1965年重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时,他赋诗云:“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表达了对当时国际紧张局势的深刻思考;同期创作的《七律·远望》,则以“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的比喻,传达出对国际社会主义阵营走向和前途的担忧。
毛泽东和叶剑英
对于叶剑英大关节处靠得住的品质,毛主席深有了解。1971年8月底他在长沙同刘兴元、丁盛、韦国清等人谈话时,重提1935年电报一事。
1935年长征途中,叶剑英将张国焘密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的电报报告给了毛泽东,从而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按原计划北上。毛主席此时重提此事,对他们明确说道:“叶剑英同志在这个关键时刻是有功劳的,所以你们应当尊重他。”
不久之后,毛主席让叶剑英主持新成立的军委办公会议,表达了对他的高度信任。叶剑英不负重托,同周恩来等人一起妥善处理了军队中的遗留问题。此后,他主持军委工作,并在1973年党的十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此刻,叶剑英向毛主席建议,让邓小平来参加和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1973年12月12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几天后,毛主席在和有关政治局委员谈话时,说:“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了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隔天,他在召见政治局有关人员和各军区负责人谈话时,又提到了邓小平:
“我们现在请了一位总参谋长。他呢,有些人怕他,他是办事比较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你(邓小平)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地改一改吧。不做工作,就不会犯错误。一做工作,总要犯错误的。不做工作本身也是一个错误。”
毛泽东和邓小平
19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后,叶剑英在邓小平的工作安排上多次建言,得到了毛主席多次赞赏。这年10月20日,毛主席在长沙与人谈到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时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邓做第一副总理兼总长,这是叶(剑英)的意见,我赞成照他的意见办。”不久后,李先念在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说到,“小平的问题解决了,一致拥护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回应道:“我拥护叶剑英同志的意见。”
进入1975年后,在1月的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扩大会议上,叶剑英曾两次提出自己不再主持军委工作,要邓小平主持。同年6月底,毛主席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由叶剑英或邓小平主持,叶剑英再次体现了他在大关节上的政治智慧。7月1日,在给毛主席写信时,叶剑英写道:“我因年老多病,精力不胜,提议请小平同志主持以利党的工作。”
对此,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信上欣然批示“同意”。于是,这年7月到9月,邓小平主持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1976年9月,在毛主席弥留之际,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分组与他进行告别。此时的毛主席头脑还清醒着,当叶剑英走近床前时,他动了动手臂,可惜叶帅未有察觉。
等叶剑英告别完走到病房门口时,毛主席吃力地用手示意,让工作人员招呼他回来。此时他睁开双眼,嘴唇微微张动,似乎有话要说,但却只能用一只手紧紧握住叶剑英的手……
后来,叶剑英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主席一定要交代什么事情,不然为什么特意招呼我回去呢?为此,他想了很多。
叶剑英
到了1983年,86岁高龄的叶剑英身体每况愈下。这年年底,他的心肺出现病症,在王新德等教授专家的会诊治疗后,病情稳定下来。
1984年初,叶剑英肺炎复发,病情较重。进入7月中旬后,病情再度恶化,并发多种病症,病情极其复杂。尽管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参加抢救的全体医务人员,依然极力为挽救叶剑英的生命而努力。
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叶剑英的病情再次趋于稳定。中央对抢救叶剑英的工作很满意,一位中央领导对医疗组说:“你们创造了医疗史上的奇迹。”
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七天后,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大会,由邓小平亲自主持。小平向这位历经风雨矢志不渝的老帅,进行了最后的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