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周五晚间突然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所以周末的海康又再度成为了大家话题讨论的焦点,好多人都在论坛上发帖子进行点评,一时间颇为热闹。
今天我也紧跟着这个话题,谈谈我个人当前对海康的看法。

先上数据,根据业绩快报,2024年海康威视共实现营业总收入924.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59亿,比上年同期下降15.2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97亿,比上年同期下降13.68%。
ROE下滑4.32pct,下降至15.32%,创造了历史最低纪录。
如果进一步对比前三季度数据,会发现2024年海康的业绩基本呈逐级下滑状态。
单看第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下降了2%,净利润下降了26.77%,扣非净利润下降了29.99%,非常惨淡。

之所以这么难看,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国内业务增速下降,海外市场稳步增长,公司坚定信心,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努力提升运营效率,推进公司业务稳健发展。
从这一描述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全年海外部分应该持增长态势,业绩下滑主要还是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
快报中虽然没有具体分类数据,但是对照半年报的细分情况,可以推测大概率依然是公共服务事业群(PBG)收入不太理想(上半年该业务板块下降了9.25%)所致。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不难理解,一般在体制内工作的人都会知道节衣缩食过紧日子是去年的主基调,许多公共事务开支都在收紧,对下游吃公用订单的企业而言,肯定是会有影响的。
海康作为一家以视频技术为核心的企业,随着主业市场的饱和,近年来面临的瓶颈问题早就日益突出,公用开支的削减更是对这一趋势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从股权回报率数据来看,自2015年以来,海康基本上呈每况愈下的态势,2015年ROE是35.28%,到2024年只有15.32%。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在于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一直在不断下滑。
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为何会一直下滑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公司的成长性下降,增长日益趋缓所致。

2015-2023年,海康的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增长了3.98倍、5.41倍,但是营业收入只增长了2.54倍,费用增速明显超过收入增速,以至于净利率越来越低。
同时,由于收入增长缓慢,总资产周转速度自然也跟随着不断下降。
尽管很多人撰文为海康的成长性进行辩解,但是就数据而言,安防需求增量见顶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海康目前之所以还能享受二十几倍的高估值(2025年2月21日收盘,对应最新业绩,PE值为25.24倍;如果取近五年平均净利润,PE值为21.84倍),主要依靠持续增长的创新业务在作逻辑支撑。

但问题是创新业务的体量终究有限,即使这些年持续增长,依然无法带动已成为大象的海康继续飞奔。此外,海外市场也始终存在可能被掐脖的隐患,无法让人感到彻底的放心。
不过,好在公司的现金流和股东权益总体仍呈持续增长态势,说明公司的成长性和效率虽然在下降,但是赚钱积累能力还是在线的,这也算是我暂时没有将其删自选的理由所在。
那么公司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我个人觉得还得看AI,如果AI技术能够取得突破性发展,海康无疑将是一个极大的受益者。
因为安防肯定是一个重要的落地应用场景,AI绝对可以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从而提升利润率;同时也有望带动旗下创新业务出现爆发式增长,所以还是别为短期业绩太着急,可以再多看看。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