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为什么会可大可小?难道“道”会七十二变?

三棱心爱文学 2024-10-06 14:43:08

对于“道”可大可小的质疑,其实不光我一个人有。在论述“道”可大可小的文章评论区,质疑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呢?

一件事物可大可小,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本身的变化,比如一棵小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一股细流演变为大江大河,这种情况是实实在在的大小变化;二是认知主体的主观感受,或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运动状态的一种主观描述,比如一座山,与比它小的山相比它是大山,与比它大的山相比它又成了小山,这种情况是概念化的大小,是主观认知,对事物本身来说它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那么“道”会可大可小吗?仍然要分两种情况:

一是先天之道,即有的解读者所说的“恒/常道”。《道德经》第14章描述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那个道;第21章描述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的那个道,第25章描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的那个道,能大能小吗?我觉得不能。虽然庄子说过“道在蝼蚁、道在屎溺”,但其意思是表示“道无处不在”,并不是表示“道会变小”。

所以我认为,那些把“恒/常道”解读为“可大可小”的学习研究者,事实上连“恒/常道”是什么都没有搞明白,是“一道到底”的拥趸者和受害者。我们从上述引用的《道德经》的三段论述,能读出来“道可大可小”这层意思吗?反正我是不能,老子似乎也不能,能读出来、写出来、讲出来的,大概是神仙吧?

事实上,老子把“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也不是大小之大,而是包容之大,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

二是后天之道,即“非恒/常道”。什么是后天之道?即从先天之道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人类文明成果,包括:概念和定义、制度和文化、思想理论主义、各学科知识,等等,在《道德经》中叫做“有/有名”。相对于后天之道的“有/有名”,那么先天之道就是“无/无名”。怎样来理解先天之道和后天之道,我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你可以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在地球上没有人类的时候,哪些东西是没有的,或者消失了,那么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就是“有”,比如:温度、时间、上下左右、大小多少、东西南北、猪马牛羊、阴阳善恶……这就是第16章描述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后天之道”,能不能可大可小呢?太能了。因为“后天之道”本身就是认知主体对物质世界进行概念和定义而得来的,它能不能可大可小,事实上并不是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而是认知主体对它的主观描述、感知或者规定。

比如一个人,在某一个固定的时段,它不大不小、中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美不丑、不善不恶……但是,我们为什么会认为某些人是“大人”,而某些人是“小人”?所以,人的可大可小是一种主观描述,是一种价值评判;那么“道”的可大可小,其实和评判“大人、小人”是一样的。下面我们结合《道德经》第34章来具体分析。

怎样理解第34章的“名于大”和“名于小”?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实际上已经得出结论:第34章的“大道氾兮”,论的是“治理之道”,即后天之道(有、有名、概念和定义、制度和文化、思想理论主义、各学科知识……)中有关国家治理的那一部分。这里的“大道”不是所谓的“恒/常/先天之道”,为什么?原因有二:

从事实上来讲,“恒/常/先天之道”是老子笔下第14章、第21章、第25章文字中描写的那种状态,它只会呈现,不会表达。这个先天之道的所谓“恒道”,是人类这个盲人所摸的大象,是作为认知对象而存在的,它没有即拿即用的条款、原则、逻辑,人类要合于先天之道而生存发展,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从中提炼出自己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这就是先天之道向后天之道的转化。如果先天之道有条款、有原则、有逻辑,那么人类就不用辛苦探索,现在也就没有什么主义之争、文化之争、道路之争。基于主观视角,对“恒道”的所有描述,只能是主观臆测(读者可以参考某些作者对于“大道”的描述,我认为经不起推敲和追问,不再引用)。从文字逻辑上来讲,本章文字中,明明是“可名于大、可名于小”“以其终不自为大,终能成其大”,说明这里的大小就是一种主观看法和主观感受,并不是所谓“恒/常道”本体的存在状态;且,这里的大小也不是指体积和体量的大小,与“大人、小人”中的大小的含义类似,指的是格局、境界之大小高下。而且在第25中“强为之名曰大”的时候,其中的“大”指的也是包容之大,也不是大小之大。而不明就里的解读者,往往把这两类含义混淆使用,说什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使“道帝”或“道仙”有了神通一般,解读出来的东西杂乱无章、主题不清、含义不明,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读者可以参考某些作者对于“大小”的解读,看是不是存在这种情况?)如果把“大道”理解为治理之道,则“可名于大、可名于小”简直不要太容易理解!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好的治理之道会像水波漫延一般覆泽万物,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走向。左右不是方位词,而是动词,就像好的司机在前进的道路上把握着方向盘一般,不至于使车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共同富余之大道氾兮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生:生存和发展。万物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有生存发展就有成功和希望,而成果是谁干出来的?不是“大道”,而是“万物”,这一句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实践转化。“人民创造了历史”就是这个意思。(有的解读者解读为:大道不以自己生养、辅助了万物为由,就因此干涉、支配和主宰万物……道帝人格化的臆想笔墨)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可名为大”和“可名为小”,是主观视角下的大和小,不是“道”的大和小,这从文字上完全可以读出来,不需要绕弯子,而有的解读者绕了很多弯子来证明“恒/常道”可大可小,弄了半天不明所以。前一句是“为道者”,即通过无为思想、总结出治理之道、以治理之道把握发展方向的“圣人”,从自我的视角对“大道”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所推行的“大道”并非是自已的“个人逻辑”,把自我放在很小的位置,所以“可名于小”;而后一句是“万物”,即大道氾泽之下的人才物资源,从自身发展的视角对“大道”的主观评价,没有“大道”的方向性选择,就没有万物的发展,所以“可名为大”。这里的大小是价值评判,而非体积和体量(所谓“道体”)的比较。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一句总结出了一个深邃的治理逻辑和政治哲理,“不自为大”并非是单纯地“自为小”,而是“以天下为大”,当一个政治家以天下为大的时候,他自然就会“不自为大”。有的解读者单纯地从“不自为大”来理解,得出了“自为小”的结论,暴露了“止于术”的狭隘。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理解《道德经》,“一道到底”是非常被动的,是行不通的,换一角度来理解“道”,立即迎刃而解。

1 阅读:42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