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满载着生存的智慧,是一部最接近生活的哲学。
从经典里边不难看出,“道者”,在《道德经》问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老子对“道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古代那些自以为很懂道的人,他们不是在开启明智,而是在愚弄大众。(六十五章)
这种认识,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难能可贵的,他不仅是智慧,更是一种勇气。
其实,孔老夫子对这个神秘莫测不可言说的道也是持否定态度的,只是表达要隐晦得多:“朝闻道,夕死可矣”。
什么样的“道”值得儒家圣人这么推崇,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后人把老子界定为“道家”,依据是什么呢?谁能给大家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离世后的老子竟然收获了无上荣光,成了道家鼻祖,甚至,成了道教的太上老君,这就不好理喻了。
由此可见,天上掉馅饼看来并不算稀奇。
《道德经》里边的道就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可以断言,离开这一认知的所有解读翻译都是不靠谱的。
老子的智慧,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塔上最耀眼的明珠,非常遗憾,至今好像还在一片迷雾之中。
有人推崇王阳明的“舍即得”,认为有舍就会有得。这样的认知在两千多年前的老子面前,显得是多么的幼稚而不切实际,甚至有误导的嫌疑。
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好的处事方法就应该像水一样,他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为人们去除污渍而不计较“归途”。(第八章)
老子通过这篇文章教导我们:做好自己就行,活个好心态。
“舍”和“得”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应该不难理解。别人怎么对你,那是别人的事,你管得着吗?就如同帮助我们去除污渍的水,人们把它倒往何处,它管得着吗?
“夫唯不争,故无忧”:做好自己不求回报,不计“归途”,自然就没有忧愁。
这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对圣人智慧的准确诠释,他是老子基于生活的金玉良言。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校园,我们都教育孩子要善良、诚实、爱国······。的确,这些都是好东西,要怎么样才能落实到行动上呢?老子的一篇文章,就囊括了一切美好的行为都必须服务于社会。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得用你的工作服务于社会。(第六十章)
好品质,就如同“百川”,服务于社会,就如同“归海”。
我们提倡文明的语言行为,老子则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他从价值的层面上,肯定了美好的语言行为是非常珍贵的。他以出身、地位、财富作陪衬,突出了美好语言行为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设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出身高贵,地位显赫,财富众多,都不如拥有美好的语言行为。道:美好的语言行为。(六十二章)
看到这里,难道不想由衷地为老子的智慧点个赞吗?
在教育上面,老子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知识、技能、品德必须同身体融为一体。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剑术高强的人,不是那个时候都要把剑握在手里;善于摔跤的人,不是那个时候都把衣服脱掉;心中有祖宗的人,不是那个时候都要祭祀。(五十四章)
这段话表达的就是,技艺、知识、美德必须同身体融为一体。这样的教育理念,比“学以致用”还是要高一个档次。
对老师的要求也是非常明确的。传播的知识必须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不要想到从学生的身上获取什么。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优秀的师者传播知识,必须有利于人们的生活,而不是有害;师者传播知识的时候,千万不要想从学生身上获得什么好处。(八十一章)
文章里的“天之道、圣人之道”,实际上都是师者之道,是所有老师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做到了这两点,你就是学生的“天”,学生眼睛里的“圣人”。
最后我们再讲一讲德。老子对德的诠释是非常准确而客观的,他认为德就是方式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教育,还是工作,以及处事,只要讲方式方法的就是有德,反之则无德。
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对这个好,为那个考虑,我们只看效果。打着爱的旗号,误人子弟,这肯定不是德。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处理问题,不能拖离带水留尾巴;做事的目的,是为了把事做好;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有亲疏厚薄,但是,在面对事的时候,必须对事不对人。无论什么事,哪怕是面对满含怨恨的矛盾,都必须充分注意你的方式方法。(第六十三章)
老子蕴含在《道德经》里边的智慧,被人们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就是本文介绍的这些“家珍”,对不少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如果有人怀疑过分解读,我们可以翻开经典有理有据地讨论。
愿我们民族的圣人开怀于云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