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摘自《战国策·秦策》
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之名,始于宋代。这里钟灵毓秀、历史悠久。生活在这片富饶土地上,四川人更是创造出了灿烂的巴蜀文化。
早在100多年前,一些西方的科学家,对位于中国西部的四川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来到这里进行实地探险和考察,揭开了四川神秘的面纱。
笔者搜集了不少西方人拍摄的四川老照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植物学家尔尼斯特·亨利·威尔逊拍摄的一系列照片。
1910年,他从现在重庆的开县(当年属四川管辖)进入四川,经宣汉、达县、巴中、仪陇、阆中、盐亭、三台、金堂到成都。一路上,他拍摄了很多照片。
由于当时的摄像技术有限,大部分原片都是模糊的黑白照,笔者为其上色并修复了清晰度,力求最大限度接近实景。史海浩瀚,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1910年7月19日,威尔逊考察队一行人,来到了四川南充的阆中。阆中,从元至元十三年至民国初,阆中一直为保宁府治。在阆中古城南津关附近,威尔逊拍下了这张照片。
南津关,位于阆中市嘉陵江南岸,是古城的重要渡口。南津关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物贸繁盛的水陆要塞。照片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古韵悠远。
这张照片,拍摄于阆中的黄连关附近,照片里建筑是一座关帝庙。黄连关,又名黄连垭,位于白塔山下。在威尔逊的眼中,阆中的确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威尔逊先经过黄连关后,沿着嘉陵江前行到了南津关。笔者只搜集到了四张阆中老照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也为后人了解阆中的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口。
6月27日,威尔逊来到了重庆巫溪县,在县城北门外拍下了这张照片。巫溪县城门小巧又古朴,城门上方有“拱辰”二字。在城北门前面,还有一座小码头。
古城墙始建于明代正德初年(即公元1506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了。兼有“御敌”和“防洪”的双重功能。巫溪建县比较早,以前叫大宁县。1914年,才更名为巫溪。
这张照片。拍摄于巫溪县宁厂镇的谭家墩附近。两边的大山犹如两扇敞开的巨门,江水从峡谷中奔涌而出。山崖之下有一个小码头,一条小船正停靠在岸边。江岸之上,能看到有很多高脚楼民居临江而建。峡江风貌令人震撼。
1910年7月3日,考察队来到了重庆的云阳县附近。在一个小村附近,拍下了这张照片。几栋当地传统民居,石头垒砌的墙壁和台阶,很有年代感。房屋后面,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目光越过房屋,依稀能看到远处起伏的山峦。
在云阳县农坝镇,威尔逊看到一处壮观的建筑群——陶家大院。这是当地一陶姓人家修建的院落,建筑飞檐高挑,看上去规模不小,绝非等闲人家所能拥有。大院外面是大片的稻田。
在云阳县考察期间,威尔逊在茶马古道上遇到了一名挑夫。他带着硕大的斗笠,扁担两头挑着的货物,可能是茶叶。
挑夫沿着山路,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一路上风餐露宿非常辛苦。茶马古道是我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云阳县上坝乡季湾村附近,一名挑夫从正山洞里走出来,洞口有沿着山体开凿的石道。人们穿过这个山洞,可以到达山的两边。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就是真实的写照。
7月14日,威尔逊一行人来到了达州市鼎山镇。在这里,他们看到一座石拱桥横跨在河道之上,拱桥十分漂亮,桥面两侧还建有石栏板。
威尔逊打着伞,和两名助手一起站在拱桥上,画面意境顿生。桥下的石头,水流的常年冲刷,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这是达州市达县北山乡附近的景象。山坡上分布着一些民居建筑和街道。山坡下有很多稻田,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
这里自清代以来,一直文风鼎盛,诗歌文化自古盛兴、名人辈出。现有禹王宫、龙王庙、铁佛寺、点兵山、寨子门等历史文化遗址留存。
1910年7月5日,在重庆市开县附近,拍下了这张照片。在谷底小溪上,有一座石板桥。这里是上下山的必经之路。在石桥一头的台阶上,有两名赶路的男子,正坐在树荫下休息。
7月21日,威尔逊等人来到了南充市三台县八角镇附近。在村口几棵大树下,有一座庙宇建筑。大殿前面有一座四层高的古塔——字库塔。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微型建筑。大树下面有一间草房,门口撑着遮阳棚。几名当地人坐在棚子下休息。
我们将镜头拉近看,原来中是庙门口的一个茶摊。三张方桌,几条长凳。三名赶路的男子坐在长凳上休息、喝茶。摊主则站在桌子后面,他光着上身,手拿一把扇子。不得不说,这画面很有年代感和生活气息。
7月15日,考察队来到南充市仪陇县地界上。他们看到路边立有一通石碑,上面雕刻着“泰山石敢当,阿弥陀佛”等字样。石碑的最上部,雕刻着一个狮子头。
在过去,石敢当是用来辟邪的。据西汉史游的《 急就章 》记载:“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这张照片,拍摄于重庆市巫溪县。三名男子坐在一个墓地前的台阶上休息。这座墓地规格很高,石壁上雕刻着六个双开门扇,前面还有立柱和伸出的檐。石牌楼正中匾额上能依稀看见两个字“节孝”。
这张照片,拍摄于重庆市巫溪县。当地村民第一次看到外国人,都觉得很好奇,青年男子都聚集在村口看热闹。在他们身后,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
8月10日,考察队来到了绵竹市的兴隆镇。在村口,他们看到了一座高大的三间四柱石牌坊。中间门洞上方,写着“乐善好施”四个大字。最上边的火焰状造型中间有“御赐”二字。在石牌坊的四根立柱上,镌刻着几十个字的楹联。
这是位于绵竹兴隆镇的古戏台。戏台雕梁画栋,飞檐高挑。屋檐下的匾额上写着“音翕海潮”四个大字。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演员在戏台上精彩表演,台下父老乡亲看得兴致勃勃。有道是:舞袖风生蹁跹入妙,歌台暖响婉转关情。
这张照片也是拍摄于绵竹境内,在村子外面,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高大的树木掩映下,能看到村子里的房屋。这样的画面,和现在的乡下农村很相像。
7月13日,威尔逊一行人来到了当时的成都。在成都郊外,他们看懂了一座很气派的院落。山门设有三个拱形门洞,在大门口旁边还立着一个岗亭。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机关单位。
这张照片,也是拍摄于当时的成都。在一条马路旁边的大树下,有一座庙宇。几名挑夫正站在路边休息。一人挑的是干柴,另一名挑的好像是油篓。远处那个院落,看上去也像是一座寺庙。这样的画面,充满了乡土气息。
在成都市金堂县,考察队看到了奇怪的一幕。在一片玉米地里,几根木杆撑起了一间简易小棚屋,里面坐着两名男子。他们可以蹬着木梯上下。原来,当时正值玉米成熟时节,两名男子坐在高处警戒,预防动物和坏人偷窃将成熟的玉米。
这张照片,也是拍摄于成都市金堂县。一名随从人员站在一座院落门前。院子的大门没有拍摄完整,看不出这到底是哪里的古建筑。
威尔逊是一名植物学家,他在四川考察期间,研究和拍摄了很多当地特有的植物。从这张照片看,他对四川当地的古建筑也很感兴趣。
1910年8月25日,威尔逊考察队中的两名藏族向导。他们身上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在一处建筑前休息,一名向导接过威尔逊递给他的一杯水。
1910年8月25日,考察队来到了松潘县县城,站在高处俯瞰县城。松潘县,现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
照片中,在正对城门口的位置,有一座廊桥横跨在河道之上,这是进出松潘县城的必经之路。在河对岸,也分布着一些民居。远处的大山,连绵不绝。
这张照片,拍摄于松潘县的新塘关附近。在一条河道之上,修建有一座设计精美的廊桥。桥头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写着“富贵桥”三个大字,桥头还种植有几棵柳树。
8月14日,北川县小坝乡景象。清嘉庆年间定场址时,选址下坝地、坝地坪和小坝地三处,后定场址于小坝地,故场名小坝。清宣统三年(1911年),设太平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小坝乡。
8月12日,威尔逊站在北川县漩坪乡的一座悬索桥上。桥身为几根粗大的绳索,悬索上垂下许多直立的绳索,起到稳固和安全的作用,再在桥面上铺设木板。一名男子站在线索桥上。这样的桥在当地很普遍。
这张照片拍摄于四川平武县。在山间平地上,有一处小村落。木制的房屋,顶上覆盖着茅草顶。院子围墙是用石头垒砌而成,远处的山坡上,种植有玉米等庄稼。这样的小山村,呈现处于一派古朴自然的景象。
这是位于茂县太平乡一座民居。房屋游石头垒砌而成,上下两层,非常结实。上层有露台和烟囱。房子四周绿树掩映,非常幽静,而位置且临近水源。房前台阶下就是一条小河,方便主人取水。
在四川宣汉县东南乡,威尔逊看到了一处奇特的建筑。在一座崖壁之下,有一个山洞。石壁上,有泉水不断流下。山洞里面有用石头垒砌的房屋,应该居住有人。一名男子正站在山洞前面的水池边。
结束语:回看100多年前四川各地的精彩老照片,让人感慨万千。通过威尔逊的视角,我们看到了过去的四川充满历史感。百年一瞬间,如今的四川已完全变了模样,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四川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