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二个要走自主拆旧建新的旧村出现了。
前几天,广州黄埔旺村村发布了一份自主拆旧建新实施方案,拟以“拆一补一”的原则,自主建新安置,占地面积为80㎡,最大面积为300㎡。
楼层不超4层,1楼为临街商铺,2至4层为村民自住层。
仔细对比,和同是黄埔龙湖街道的埔心村自主拆旧建新方案一样,旺村也被“夺走”一层临街商铺的权益。
但旺村比埔心村更加复杂。
也更加多坑。
根据实施方案,旺村自主拆旧建新的安置面积核定及置换,是在原定整村旧改模式中,签订的补偿安置协议及其补充协议为约定的回迁安置总面积为依据,进行回迁。
超过300㎡部分,按1500元/㎡卖给村集体,不卖则按照10:6选择原安置区的高层安置房。不足部分,也以单价1500元向村集体申购,最多60㎡。
外出户置换面积则为3:2,外嫁女置换面积不超120㎡。
这说明,旺村此时走自主拆旧建新,要被刮下两层肉。
如果想要改变旧改模式,更快推进拆旧建新,使用原本已经测量的数据,无非厚非。但先按照整村旧改的回迁安置面积,再折算为自主拆旧建新回迁,显然有些无法理解。
实际上,埔心村走自主拆旧建新遭到村民反对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一层商铺不归属自己。
旺村的实施方案,也给推进增加了一种潜在阻力。况且,它拆迁率远远高于埔心村。
早在2017年9月,旺村村集体成立了子公司广州旺园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始与村民签订拆迁补偿合同。
一开始,旺村由一家小型开发商广州创豪负责前期服务工作,广州创豪老板是梁世洪。梁的交际圈十分广泛,彼时已经与碧桂园、实地地产、科学城集团有业务往来,后续还与合生朱老板关联公司有交集。
在旺村,广州创豪是奥园进驻的“引路人”。

2019年,由奥园、科学城集团、港龙中国地产共同持有的广州科旺,与旺村签订了旧村改造合作协议。当年,3月,旺村临时市场疏导区率先开始进行清拆。
旺村,抢先做了龙湖街道“猎德村”
汤村、何棠下村争着做“冼村”,起初,埔心村、迳下村的村民只有眼红的份。随后,整个龙湖街道基本都加入了广州旧改名单中。
2021年9月,黄埔区政府公布的拆除率中,汤村为99.5%、旺村为93.02%、 黄田村91.11%、何棠下村为74.32%、埔心村为73.38%。
事实证明,拆除率越高,拯救难度越大。
曾经想要在广州闯出天地的升龙,建了两栋回迁房不见了;科学城集团兜底了何棠下村;迳下村率先完成了自主拆旧建设,埔心村无奈只能成为了迳下村的“跟屁虫”。
号称拥有“万亿旧改货值”的奥园,与旺村旧改合作方对簿公堂,却依然能够成功逃脱。
郭老板不过是一个“小许家印”
对于接盘侠来说,高拆除率是一种很大的压力,临迁费、建安费、方案重新报批.....都需要投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更为重要的是,看不到可以盈利的空间。
奥园被踢出局之后,旺村旧改操盘主体公司变更为了由知识城集团、科学城集团、旺村联社三方共同持股的广州旺城,但依然陷入停摆长达2年多时间。
直到2023年6月,旺村旧改迎来了久违的好消息——重启招商建设方。2个月后,旺村南率先开展了旧改项目土地整备、实施方案(片区策划)。
3个月再度传来好消息,中交一公局、中建七局以中标方式进场旺村旧改。2024年,范围内的项目地块也开始在广州住建局公示。
但一切在2024年10月,又戛然而止,中交一公局、中建七局双双宣告退出旺村南复建地块的施工中。
旺村旧改把接盘侠吓跑了,到头来得个吉
选择自主拆旧建新,旺村村民也像埔心村那样成为了“跟屁虫”。
用户96xxx40
中交一公局、中建七局的退出是怎么个情况?为什么继续不下去了?
Ricky 回复 02-21 09:10
你说呢?吓跑了呗